第94章94行刺 - 别逼朕登基 - 庄九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别逼朕登基 >

第94章94行刺

第94章94行刺

这件事当晚便传入了太皇太后耳中,隔日一早,郡主便带着茵儿到太皇太后寝t宫赔罪。

太皇太后清退了左右,只留下心腹琉珠。

郡主则携茵儿跪了下来,先认了错,而后有理有据道:“姝儿也并非觉得外祖母做得不对!知道外祖母也是为了南家,为了我和我娘,保住了地位,才能保我和我娘一生周全。但这件事,一来要看婉乔愿不愿意,若是不愿意,又怎可强迫?二来,这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南家派这么一个货色过来,当真不怕生出个草包,若真登了大典,便是毁了大周两百年基业!”

南如月身为外祖母,做了这上不得台面的事,被郡主发现,本就自认理亏,又见郡主伶牙俐齿,说得头头是道,哪里还忍苛责。

“外祖母,”说着,郡主起了身,坐到外祖母身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对婉乔,婉乔岂不是太可怜了吗?那赵家,对自己亲生女儿都下得去手!还好外祖母没有把我许给赵家儿郎,寡恩薄义之家,岂可托付终身?”

南如月拍了拍她的手道:“姝儿说得好,所以外祖母才给姝儿选了那周二郎。他虽是孤儿身,却也有周权做倚仗,周权有情有义,为人可靠,我看周祈安虽有些年轻气盛,却也是性情中人。外祖母不愿我的姝儿过尔虞我诈、机关算尽的日子。嫁什么权贵?谁娶了我的姝儿,谁便是权贵!”

她这一生,也不过一个女儿、一个外孙女,如何宠都不为过。

看着郡主,南如月什么气也都没了,看了一眼仍跪在地上的廖茵儿,说了句:“你也起来吧。”

廖茵儿起了身,王宝姝趴在了外祖母腿上,问道:“但婉乔若诞下皇嗣,日后便是大周太后,到时赵家得了势,还会放过大帅和周大将军吗?”

南如月道:“日后新帝登基,赵家得势,他赵呈斗倒了祖世德,也要给大周留下个周权。周权背后是怀信、李闯,乃至大周成百上千的新兴将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万邦尚未安定,大周不可屠将。”

王宝姝听着,又支着上半身,从一旁端来鎏金高足盘,挑了一块透花糍,便把高足盘传给了茵儿,自己又趴回了外祖母腿上。

“大帅也杀不得。”南如月轻拍着外孙女,继续说道,“他是凭一己之力平了北国之乱的英雄,若是不得善终,后代史官要骂我们的。最好的结果,便是他退居青州,做个闲王,把兵部尚书之位让给周权。周权是儒将,没有祖世德那么大的威慑,这是平衡皇室与大帅之间利益最好的一条路。”

“等祖世德退位,赵呈会进一步瓦解兵部手中的兵权,到时兵部尚书便彻底沦为文官。这天下若是太平,他便调不动一兵一卒,天下若不太平,他跨马横枪,又是对外的一把利刃。周祈安是他弟弟,哪怕日后成不了大才,也定错不了。哀家把你许给周祈安,也是要拉拢周权的意思,关键时刻,叫他不要愚孝于大帅,再站错了队。”

王宝姝看着南如月道:“外祖母对姝儿,可真是爱之深则为之计深远!”

///

太皇太后往年寿诞,都是在宫里大摆筵席,今年却破天荒地改成了骊山狩猎。

寿辰狩猎,实在叫人摸不着头脑。

听宫里传闻,说是郡主觉得宫宴太没新意,颇感无聊,向太皇太后提议,这才把筵席改成了狩猎。

皇家出行,仪仗、巡防各个都是重中之重。

朱雀大街昨日便黄土垫道、清水泼街,今日一早又清了场。时辰一到,太皇太后的气派马车便缓缓驶出了朱雀门,郡主与外祖母同坐在马车内。之后是皇帝,太后,荣国公,镇国公,再之后则跟着文武百官,队伍绵延数里。

负责巡防的是禁军,禁军统领高高骑在马上,督查着前前后后的巡防情况。

正值清晨,日头不烈,空气中仍带着一丝清凛。

那日周祈安当庭受到皇上斥责,大家都说他这红人才当了几日便失了宠。

还有人说,先委以重任,再进行捧杀,是皇家驯养女婿惯用的手段。若是一点机会都不给,便显得皇家不近人情,对女婿太过苛刻,让女婿“入赘感”太强,但若给了机会自己没抓住,那就怨不得人了。

如今机会已过,他的青云路也算是彻底断了。官场没戏,日后也只有乖乖搬入公主府,当个郡马伺候郡主的份儿。

但无论大家如何说,也丝毫没影响二公子今日出城狩猎的心情。

他专门穿了身窄袖口的衣服,胳膊上绑了对臂鞲,背上背着把大弓,腰间还挎了个箭袋,装备相当全乎,正骑着马同周权、怀青几个走在一块儿。

怀青驭着马,看了一眼他背上那把大弓道:“咱们二公子,今日看来是要猎个大的了。”

周祈安骑在马上,身子随马儿律动,四步射程的水平,却显出了神弓手般胸有成竹、泰然自若的气势,回了句:“官场失意,猎场得意,今日必须猎个大的!”

几人随队伍缓缓前行,却忽然见一侧阁楼上有道寒光闪过,周权定睛看了一眼道:“有刺客,护驾!”

听了这话,四下哗然。

只可惜他们离队首太远,前头还未听到。

紧跟着,两名刺客便拿着弓箭从木柱后现了身。他们射的是连珠箭,一眨眼功夫,八支箭便一连串地射在了头一辆马车上,里头坐的是太皇太后和郡主。

只听“啊—!”的一声尖叫,马儿惊了,嘶鸣声四起,队伍停在原地,顿时乱作一团。

太皇太后大惊失色,王宝姝连忙压低了外祖母后背,带着外祖母躲进了座椅下。

廖茵儿拔了剑,挡在了马车前,大声道:“有刺客,护驾!”

若是八百营,此刻早该攀上阁楼进行追捕,功夫好一些的,怕是已经和刺客缠斗上了。禁军这些学艺不精、徒有其表的世家子弟,却是连箭矢是从阁楼方向射过来的也判断不出,慌慌张张拔了剑面面相觑,问道:“刺客,刺客在哪儿?”

“废物!”说着,怀信策马向前。

两名刺客听头一辆马车内传来的是女声,便知道自己刺错了车,转而将箭矢对向了第二辆马车。

怀信策马而来,说道:“保护皇上!”

只见得羽林军中有一侍卫纵身而入,飞进了马车内,抱住了皇上头颅,压低了皇上上身。

下一秒,箭矢便射穿了窗幔,钉在了马车上。

侍卫用身护住皇上,大声道:“车内不宜久留!护送皇上,太皇太后,太后和郡主离开!”说着,带皇上跳下了马车,附近羽林军这一回倒没出错,立刻团团围了上来。

大家不知发号施令的人是谁,只是事急从权,竟纷纷听从了那人命令,将太皇太后、太后和郡主从马车上护送下来,进了附近一家简陋的茶馆,关紧门窗,便将店铺团团包围。

那侍卫将皇上扶进茶馆内坐下,便阔步走出了店门。

八支箭再次一连串地射过来,侍卫利落拔刀,将箭矢一一斩下,脚下一助跑,便攀上了阁楼。

刺客搭上箭,将箭矢对准了侍卫。

周权、怀信帮其打掩护,连放了几箭,两名刺客便躲回了木柱后。

那侍卫身手敏捷,三两下便攀上了阁楼,只见他手中钢刀利落地挥了两下,两名刺客便接连倒地,温热的血液喷溅在他脸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