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事出有因
第511章事出有因
第一年举办这类年会性质的喜庆活动,金尚就想过将其正规化,然后逐步成为集团公司的一大招牌。
它本质上就是今夕文化和友商举办的一次团建活动,往年倒也热闹,提前举办,剪辑好后,放在大年三十下午录播,影响力中规中矩,在一大批同期节目中处于第一批次,但并不算特别拔尖。
主要还是后台成色不足,由一大批企业家和商会联手举办,并没有官方站台背书,权威性天然就差了一大截。
即便有这些劣势,春节联欢会活动还是一年一年地坚持办下来了,关注度也还可以。
对金尚和梅应年来说,过去的一九九八年只能算还不错,可与许许多多商海同行相比,那确实称得上“丰收”了。
在有不错的基础前提下,大手笔投入“办大事”,并掀起声势浩大的宣传,并不仅仅是为了给今夕商城张目,民兴银行,星海广场,混动新能源车,笔记本电脑,小灵通,游戏主机,手机,mp3播放器和今夕视频等产品,都需要打广告,就连老金旗下的优衣库和元气楼等连锁生意都买了几个好位置宣传一把。
既然不在大年三十播出,而是选择直播,那么时间就很重要了。
与其抢占除夕和春节这两天的泼天流量,还不如自己创造一个,反正春晚上有小灵通互动的强势出镜。
选了一圈,最后圈定了北小年(腊月二十三,比南小年早一天),当晚八点到第二天凌晨十二点半结束。
除夕当晚肯定是竞争不过春晚的,其他时间又有点鸡肋,还要和一大批同质化节目打擂台,有点不划算。
倒是“小年”这个大家约定俗成的节气,尽管南北方稍微有点差异,吃饺子、喝鸡汤或者打年糕什么的不尽相同,总体而言还是相通的。
对城市打工仔来说,小年就像是个信号,外出讨生活准备回家过年,大大小小的公司也进入过节模式,放假的放假,摸鱼的摸鱼,反正心都飞了。
如往年般,今夕文化提前一个月和京城铁路沟通联系,为麾下员工团购火车票,免除后顾之忧。
安排得差不多了,离家远的员工就陆陆续续踏上了回家的路,到了接近小年的时候,今夕文化旗下三分之一外地员工已经放假或者准备返乡了。
春节之前最后的一次大型活动,就是春节联欢会和今夕商城的促销活动,从二月七号(北小年前一天)晚上八点开始,公司创办以来力度最大的促销抢购活动将会如期展开,到十号晚上八点结束,票券发放、数据中心、服务器机组、网站维护、售后客服、物流配送、安装维修和线下生活等一系列联动蓄势待发。
大促活动结束后,仓储物流将停止发货,准备放假过年,可订单还是要继续接,但配送就要到年后了,因为常规优惠活动和零散小规模营销将要持续到元宵节。
总体优惠幅度暂时不得而知,但真金白银投进去的钞票,可能超过五个亿。
一年的毛利还没捂热,就连本带利再超级加倍砸回去了,补贴是一方面,梳理仓储物流体系是一方面。
大成之前的电子商务,没有必要盈利,在金尚不缺钱的时候,适当少赚一点钱,争取更多流量和用户,比干巴巴的利润要有价值多了,眼前的“三瓜两枣”不用急着收取,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呐。
提前构筑护城河,更加靠谱。
上周五,金尚参加了好几个会议,其中工业与信息部组织的最重要,关于能源安全,煤炭与石油进口,地炼深加工,煤化工和稀土冶炼议题,是金尚最关心的。
环保与新能源的认定,上面的步伐,比金尚预料的还要超前。
在闭门会议之前,金尚还被母校的邓忠亮和张树德教授拉着开了个小会,一名带着两位拿着小本本秘书的陌生司长问了好多问题。
大致介绍了一下从专业学术的角度来谈了下燃料电池,绿电新能源和传统化石能源转型,尤其是金尚开始涉足的汽车电动化,决策方面想要听一听企业家从市场化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出乎意料的是,目前唯一一个在产业链层面确认有应用场景大规模落地的,是液氨。
具体点说,就是燃煤掺氨燃烧,在锅炉、发电和钢铁冶炼率先推进,船用燃料代用以及液氨内燃机、氨氢燃料电池,是很后面的规划。
而在分发的数据中,金尚居然看到了三年内燃煤发电机组必须改造或者重新设计,具备掺烧百分之十绿氨的能力。
如果按照国内目前的煤电装机量,五年后,将会凭空产生超过七千万吨绿氨的需求,二十年后预计这个数据会超过三亿吨。
暂时不管这个“液氨”绿不绿吧,国内目前合成氨总产量三千五百万吨左右,不到掺氨燃烧的一半,而这三千五百万吨合成氨,超过三分之二被用来制作化肥,剩下的是化工原材料消纳。
按照最理想的预估,三年后全国甲醇总产量能超过三千万吨,还是绿氨产能突破两千万吨?
都不考虑是不是低碳环保的问题,集全国之力,似乎都满足不了需求。
至于“绿不绿”,是不是低碳环保?
别傻了,产能严重不足好吧!
金尚自认已经是相当超前的激进派了,却没有想到,被认为趋于稳定平衡的保守管理者制定政策居然这么激进。
甲醇代用燃料方面的认定上,基本认可了它在乘用车领域的地位,至少在城市出租代步领域,应该能给予一定的支持。
至于燃气内燃机(lng,lpg和cng)等,商用车方面持开放态度。
二甲醚(偶联聚合物,聚二甲基二甲醚等)和液蜡醇醚(非标燃料油)等混合代用燃料,不鼓励也不禁止,只要满足相关碳排放标准就行。
至于现在有关领域的规定,套用前世的标准,国一标准的正式生效,都在五年后,暂时不用考虑。
换句话说,现在对汽车(乘用车、商用车、汽油车、柴油车、燃气车等)的尾气排放,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特殊年代的特殊国情,让金尚都直呼内行。
只要别在城市让冒黑烟的柴油车太过嚣张,尾气别太难闻,惹出什么事端,基本没人管。 当然了,现在还是半野蛮生长阶段,“发育”为主,还不到用高标准来限制自身发展权的时候。
这也是金尚旗下的公司发布热效率虽然还算有点优势,但尾气氮氧化物排放超标的柴油车(降黏乳化重油车)和双燃料车、天然气(甲醇)电热塞辅助压燃汽车和轻混电喷高压共轨柴油轻混车可以顺利过关的缘由之一。
金尚觉得自己的标准已经够低了,架不住这年头的规矩真的没有那么严格,国际气候大会闭幕时间不长,西欧的第一代燃油车排放标准今年三季度才正式生效。
所以说,这几年的时间窗口期很宝贵,尽快从传统的大中型船用柴油机市场,转型到商用柴油车和双燃料车领域,再涉足市场空白的增程车制造,逐步往大型suv,mpv、轻卡、皮卡、乘用车、汽油车、甲醇车和混动车等竞争不激烈的“新赛道”发力。
至于重卡、大型农机和叉车、装载机、矿卡、中小型内河、江海直达和近海船舶等限定使用场景的大型机械,是试点燃料电池和纯电商用车的最佳选择。
想要押注这个赛道的,其实并没多少,生物乙醇汽油的推广,其实有特殊缘由的。
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是,国内的粮食储备是相当大,这是历史上的无数经验教训给咱们的启示。
民以食为天!
只不过,大规模的收储,会带来一个棘手的难题,那就是粮食这玩意是有保质期的,哪怕存储技术再高明,过几年后,还是要用新粮换旧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