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巨坑里的长公主(二百三十二)
第482章巨坑里的长公主(二百三十二)
一日后,广州城内城和外城的大街小巷。
上个千个,五岁到十岁左右的顽童分散开来。
他们三五成群的,捂着兜里的铜板,在街上边跑边喊:
“各位阿叔、阿婶,明早辰时,开元寺的门口有热闹瞧咯。”
“在那遥远的南海边,有一个美丽的国家叫做新南越国,他们和大唐一样都是炎黄子孙。”
“远方的亲戚给我们带了海外特产来!你问是什么特产?闻着臭,吃起来香甜的果子你见没过?”
驻足的行人,忍不住的逗起了小孩儿来:
“说的还怪吸引人的,这些远方亲戚都还带了些什么特产呀?”
小孩儿挺着小胸膛,脑子里背了一个小时的台词还没忘:
“那就就太多了,有那比我的巴掌都长的、能带壳儿吃的烤大虾,还有装在罐子里做熟了可以放在三年都不坏的螺肉、鲍鱼肉、带鱼、八爪鱼。”
高低得凑到跟前看一看。
还说,她要为这些个罐头代言。
其余的小伙伴们齐齐点头,嘴巴里还在砸么着那些吃食的滋味。
小孩儿嘟着嘴,大声反驳:“我们都试吃过了,人家那做出来的味道美得很。”
联合了海达雅克部落、渤泥州州长两大商家。
擦完屁股再擦嘴!
质量好、弹性强,
长公主就给他们准备了一个录好了音的扩音器。
“这位阿叔,你听我们给你说.”
这个说:“怪不得说这个耗子药无毒呢,还真是撑死的。”
一国公主都亲自跑来行商了。
得亏他们熬了一个通宵,才做好了摆摊的准备。
“各位请听我慢慢说!
耗子的危害实在多:
还有大些的孩子帮着做补充:“不喜欢买吃的,那你就买厕纸去吧,人家那厕纸软乎乎的可好用,擦pp一点都不痛。”
“咯吱.咯吱”
又觉得,这些新南越国人实在不是做买卖的料。
直白又押韵,把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牙口好的,都带着虾壳一块儿嚼了。
二来嘛,他们要在开元寺外的圩市上包场,摆一天地摊。
本大爷又不差那几贯钱!
早来的大唐闲人,一到圩场,就被那座卷纸堆成的纸山给镇住了。
几十息后,吃过药的,全都仰躺着翻了白眼。
尤其是见到,那些被关在笼子里的耗子,拼命的抢食着麦粒大小的耗子药。
鼠脯可是广州人宴席中一道必备菜,已经登上会客的大雅之堂。
罐头,谁见把海鲜做成罐头的呀?
有钱的闲人,掏出了钱袋子往摊位上一摔:
“先给我来上两百粒,再给爹娘买上一小包。哦,对了,我家里的兄弟姊妹们也少不了。”
谁家摆摊,会把库存都拉出来亮相啊!
一是请寺里的大和尚们,过几日为先祖们迁坟至白云山做一个祈福仪式。
关键是,尝了八个不同品种的罐头,就没有一个不好吃的!
请他们品尝的小娘子,还承诺,三年之内,罐头里面的海鲜都不会变味。
又比在太阳下暴晒出来的虾干,口感上更加紧致。
那个道:“这么厉害的药,一文钱一粒,还真是个良心价了呢!”
有一个乡绅就听了一耳朵,丢了一贯赏钱给几个小家伙:“你们好好的说一说,给老爷我往细里说!”
代言什么的,他们不是很懂。
咬咬牙,狠下心来买它个一百卷。
上你的床,爬你的灶;
吃你豆来,还吃你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