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原来大宋是钟表的先驱者?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明镜要高悬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13章原来大宋是钟表的先驱者?

第513章原来大宋是钟表的先驱者?

下午赵与芮不用上朝,又召来太史局太史令赖文俊,灵台郎严远峰,保章正周鹤、挈壶正林友恩,同时召来了科技司唐正。

宋朝管理天文的开始叫司天台,后来又改为司天监,到元丰改制,又改成太史局。

这部门管的事挺大的,但官都很小,一把手太史局令才从七品,目前是赖布衣在干,然后还有正八品的太史局正,从八品的太史局丞,另外还有正八品的五官大夫。(即春官大夫、夏官大夫、中官大夫、秋官大夫、冬官大夫),还有正八品的灵台郎,从八品的保章正和正九品的挈壶正,另外还有几个从九品或不入流的学生(包括礼生、历生、测验官、记注官、刻择官、监生、押更、节级、直官、鸡唱等。)。

太史局人也不多,上下加起来也就二十个左右,官也都挺小的。

其中正八品灵台郎掌管教习学生,观察天象,八品的保章正周鹤掌管历法、测验晷影、分至表准,从九品的挈壶正林友恩掌管漏刻时辰。

换后世的说法,这些人都是管日历时间的。

太史局当然算是古代冷门部门,这部门的官员还有个特点,就是升迁极慢,基本就是在部门里呆一辈子,而且升到顶才从七品。

“以后新学生进去,三年为吏,再三年升从九品,再五年升正九品,以后五年一升,若无实职空缺,也得享受相应的俸禄待遇,只要在太史局,最高俸禄可以拿到正六品。”

最出名的还有明朝靖难中的程济。

“陛下圣明。”太史局令赖文俊率先大喜。

这样大部分人到退休时,可以拿到正六品的工资了。

古代大部分皇帝对他们都不看重,就像后世的厕纸一样,擦到屁鼓了就用下,用完就扔了。

“朕有个想法。”赵与芮看完后转身道。

赵与芮听了大感兴趣:“走,带朕去看看。”

众大臣都赶紧听着。

最早用滴漏,接着又用烧香计时,古代经常说一柱香时间,就是用香计时,但不是竖着烧,古代计时将香横放,上面再放上连有钢珠的绳子,钢珠和钢珠之间就代表着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日晷,刻漏等各种计时方法。

他原本就是个看风水的,得皇帝重用为太史局令,朝中的官员还怪他鼓动皇帝迁皇陵,这些年皇帝也很看重他,迁皇陵的事,全权交给他负责。

这玩意一天正好转一周,在那时是算是相当精准的,然后到北宋时,元祜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创制水运仪象台,已运用了擒纵机构,更加高级了。

最下层包括报时装置和全台的动力机构等。设有向南打开的大门,门里装置有五层木阁,木阁后面是机械传动系统。

“朕就说嘛。”赵与芮原本以为大宋的科技是在自己带动下起来的,其实大宋也有很多相关的专家,只是以前没有得到重视罢了。

而临安太史局现在,主要有用两种方式,即有北宋传下来的水运仪象台,又有日晷,因为日晷阴天和晚上不能用么,所以必须配备水运仪象台。

大伙还是听的明白的,因为太史局的人经常几十年不能升迁,有人干到老死还是九品八品,现在赵与芮让他们五年一升,如果没有实职,但工资待遇一样升。

按原来的太史令从七品,升从正六品,每人升三级。

赵与芮笑着让他起身,接着道:“太史局诸官员相应升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