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黑色记事本
第121章【】黑色记事本
小伍子见我们罗列出这么多千奇百怪的高科技产品,早已看得目瞪口呆,哪还听得进沈麟的话,他咋舌道:“你们还真专业啊!”灌木丛下的地洞远比我们想的大,足可以开进一辆汽车去,看样子应该是长期的雨水冲刷所致。时间所迫,我们没时间探清里面的空气状况,既然小伍子说进去过一次,想必里面的空气状况差不了多少。
说是让小伍子做向导,我们也没让他走在最前面,而是沈麟跟他并排在前面带路。刚一进到里面,一阵刺骨的冰寒立即把我们笼罩起来,如同堕入地狱般瘆人。此番我才深切感受到小伍子之前独自进入是需要多大的勇气。
待我们四个用强力的神火电筒照亮整个通道时,心里恍然,这确不是什么古墓的墓道,因为通道壁上的材料竟多是混凝土为主,地面上的那个缺口正是开在通道的一个侧面上。我们四个无不为之动容,在此处深山里修建一条坚固得地下通道必然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小伍子一脸常态,说:“看,我没骗你们吧,这里真的不是古墓,倒是像一条地下的马路。”
我低头看了看地面,亦完全是混凝土结构,且平整的真像是一条山体内隧道。不过看这里的破败状况,至少也得荒废了几十年了,以旧中国贫瘠的国力,在此处建一条毫无用处的通道是根本不切实际的。
我们几个一时不知所措,对这条来历不明的通道惊疑不定。
大牛几乎看直了眼,骇然道:“这这宽度,装甲车都能开过去了。”
当大牛提到装甲车的时候,我心中一动,难道这条通道是为战事而建的地下要塞?从通道的坚固程度来看,该是错不了。把时间在倒推几十年的话,旧中国正处于战乱年间,我心里一个激灵,这条通道难道是当年日军侵华时留下的地下要塞?真是这样的话,这将又是一个震惊世人的发现。
小伍子见我们停步不前,奇怪道:“哥哥,姐姐你们怎么不走了?不会是害怕了吧。”说完自己窃笑起来。
我们亦无奈笑笑,看样子这条通道真的跟秦皇陵没有关系了,我们没必要再冒险深入了。
细心的落凡把我们几个的名字分别告诉小伍子,然后才说:“哥哥姐姐不是害怕,我们是发现这里并非我们要找的地方。”
就在这时,通道深处突然传来一声沙哑的叫声,如临终的老者咽气时发出的短促嗓音,我们几个无一不听得毛骨悚然,身上鸡皮疙瘩起了一层。我跟沈麟一齐拿电筒向通道深处照去,可视线里除了一片雾蒙蒙的漆黑,再不见他物。
大牛茫然的脸上带着几分惧色,虚声说:“咱们还是撤吧,我看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跟皇陵扯不上关系。”
众人点点头,毕竟时间有限,我们要把仅余的时间用到该用的地方,另外,那声突如其来的叫声,确实挫了我们几分士气。几人再望了一眼这条深不见底通道,转身退出。
小伍子一脸失望之色,只得跟着我们悻悻爬出了这条充满神秘气息的地下要塞。重见天日的我们深吸一口气,有种重生的恍惚感。
沈麟看了看天色道:“再有几个小时该天黑了,我们时间不多,要快点上山。”
众人点点头,我转而向小伍子道:“你的任务完成了,这次该安心回家了吧。”
小伍子睁大双眼,反问道:“这就叫完成任务了?我都还没出力。刚才默哥是说你们要找皇陵么?”
我心惊这小鬼倒是机灵,这么快便记住了谁是谁,另外大牛在仓促下说出的皇陵也被他记下了。听小伍子这么问,我知他又要有花样,于是问他:“你也知道这地方有皇陵?”
小伍子不好意思的一笑,说道:“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知道前面的山头上有一处观陵台,不知道跟你们说得皇陵有没有关系。”
“观陵台?在什么地方?”我忍不住问向小伍子,因为直觉告诉我,这个所谓的观陵台不简单。
小伍子伸手指了指前方最高的山头说:“就在那座山的山顶上。”
我们同时一惊,那座山峰就是我们意图登上的太行山主脉,不会这么巧吧,上面偏有一座观陵台。不管怎么说,我们总归要上去的,因为我需要借助山峰的高度俯察群山的山脉走向,借以察形观势,寻龙点穴。假如秦皇帝真的在此修陵的话,定然会找一处风水极佳之地,在山脉上亦会有所体现,因此我们才会想到借助高地来探查线索。如今小伍子提到山顶上的观陵台可谓正中下怀,说不定我们从中就能有所发现。
想到这里,我有些迫不及待,真想马上飞上上去一睹风采。我耐心跟小伍子解释着:“拿钱回家去,这里再没你能帮上忙的事了。”
可小伍子一股死钻牛角尖的劲实出我们的意料,他憨笑道:“你们不是要上山吗,我也要去那座山头捉火蚁,正好可以给你们再做一次导游。”
请...您....收藏_6191书1吧(六\\\九\\\书\\\吧!)
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只得带着这小鬼一路同行。路上我才知晓原来火蚁只在太行山主脉出没,别的杂山上根本捉不到。
真正走起来我才知道,有这样一个本地的‘导游’真还省了不少力气。前一半路走得我们几乎都生出几分惧意,陡峭的山路再加上茂密的灌木丛,走起来确实苦不堪言。而这一段路在小伍子的带领下,虽七拐八绕走了许多弯路,但是却免了不少‘皮肉之苦’,走的甚是舒服。而且这小子一路上给我们介绍了不少当地的风景古迹,颇有一番原生态旅游的风味。
大约一个时辰,我们顺利的来到主脉之下。望着巍巍峰顶,我顿生一种沧海一粟的渺小感。其实人的一生本微不足道,苦苦挣扎一世,微名也难留青史。难怪苏大学者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感慨。
我们实在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歇都未歇,直接跟着小伍子一起往山顶攀去。爬山的奔波大可略去,不再赘述,至于火蚁的事,我们决定下山时再帮小伍子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