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mri操作室里,影像科技师奇怪,见监视器中的面容明明是个年轻人,但系统里的下一位,应是个60多岁的患者?刚想让检查室确认是不是送错人进来。
不过见沈力和秦风一起进来操作室,联想起这几天医院里的传闻,再加上秦风指着系统里的最后一行、刚刚收到的检查申请单……
略一思忖他闭上嘴,按照平时调整定位光。
“加扫swi和3d-tof。”秦风的语调里,有闻所未闻的急切。
扫描开始后,沈力凑近屏幕,与秦风一同关注进展。
见t1高信号……沈力心下有结论,但毕竟秦风才是这方面专家,他不发一言。
秦风却像找到宝似的:“swi序列显示,血肿周围有微小低信号灶!”并让人调整成像。
技师只好照做。
这时,神外的刘主任也推门进来。毕竟icu请求神外支援,这才是合理程序。
几人打过招呼,刘主任又仔细看了一遍,舒服地往椅背上一靠、脾酒肚一挺:“adc值正常,我认为可以排除细胞毒性水肿,是抗凝导致的亚急性期血肿。”
小事,过段时间会吸收。毕竟他从事这行近20年,经验不可谓不丰富。
被他的轻视态度更为激怒的秦风:
“你看看!t2-flair高信号持续进展,结合swi的微小低信号灶,提示血管源性水肿在加重,而患者e2v2m4已持续36小时,考虑到昨天ct结果无异常,可知进展极快!”
急得连敬语都忘了用。
先料败、后料胜,一向是他的原则。血管破裂叠加抗凝,且现在不做介入,等血肿扩大——
“那你想怎么样?介入?又没明确指征病变急剧发展,先用利尿剂,叠加crrt呗。”刘主任还是轻描淡写。
是没明确指征,但现在加做cta,考虑单移植肾,担心碘剂过量;只有单移植肾,极可能又要重新启用crrt,再使用镇定剂,苏醒遥遥无期。
明明现在,问题就发生在他秦风的专业领域内,明明他的知识足够扎实,却找不到办法救他的爱人。
前几天下病危通知时,只要人能活下去,依赖器械不得而已。
但贪念一起,就想楚非昀能睁开眼睛,还能如以往放声大笑。
但自己真有把握,微创介入能救醒他吗?一想到洞单下的人是自己的宝贝……
无法冷静的秦风,只能一再让技师反复扫描冠状位薄层。
屏幕上画面不断变化,他的心情纷繁芜杂。
干脆把人揉进骨血,两人身心合二为一……
其实现在这样僵着,毫无意义。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其他三人也都不开口。
资深的影像科技师,与默不作声的沈力对视一眼:唉哟,太子爷在干嘛啊?后面还有患者在排队呢!
刘主任也略有不耐。
按手续,要是别的患者,治疗方案出了,解释过,治不治是他们决定;
要别的副主任,他早开喷了“不动脑子看看这生命体征”?
以前秦风还在神外时,他就从来不敢把秦风当下属。人家以后要接他妈的手、进董事会的。毕竟这是私企,他这小小主任算什么啊?
幸好秦风的老子十几年前是自己的老师,又是华瑞总院的名誉院长。
“你先研究,我请教一下秦老师。”于是刘主任拨通了秦伟树的电话,在秦风还没来得及阻止之际。
“老师,您好啊,吃过饭了?……”刘主任例行对师长一阵问候,也没说其它,就说“有个患者的影像,需要请教请教您……”然后把那一段视频发到秦伟树那儿,又强调了,人是前几天刚脱离ecmo,单移植肾,中位截瘫。
在京城家中,秦伟树刚吃过晚饭,本来在悠闲泡着茶。
收到视频、在刘主任指出的病变位置仔细反复查看,再考虑病程,过了好几分钟,刚想给出“符合ecmo撤机后的亚急性期血肿表现”——
转念一想,小刘在这行也有小二十年,功底没得说,这点小问题还来问他?
他终于留意到左上角拍到一点的患者名字,“昀”。
考虑前几天小风才说撤机成功。
看来是想请他教育儿子来着:“秦风在你旁边?把电话给他。”
刘主任把电话递过去时,刻意忽略秦风的黑脸。
等两父子简单对话完,手机被递回给刘主任,秦伟树对刘主任嘱咐:“按你以往经验,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这才是正常手续。
过几天年会时见到儿子,再当面好好说道。
刘主任再度装傻,大声说:“哎哎哎,老师,托拉塞米加氢氯噻嗪,配合白蛋白泵入,没错吧?”
得到电话那头的肯定后,刘主任挂了电话,对icu正式给出会诊意见。
“签不签,家属考虑清楚。”
医护把患者送回原来的病房,房内的人各司其职,都在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服务。
秦风看在眼里,他们都在为“患者”提供适当服务。
就如同曾经的自己。
“秦风,我知道你现在不好受……”沈师兄坐到他身边。
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