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钱汉忠
深秋的市委大院,比往日更添了几分肃静。
银杏叶已落了大半,剩下的残黄在枝头倔强地挂着,衬着灰蓝色的天空,显出一种繁华落尽后的冷清。
距离那场席卷明州的四海风暴,已经过去数月。
表面的波澜早已平息,媒体上充斥着关于城市新规划、民生改善、营商环境优化的正面报道。
北河村的村民拿到了足额补偿,开始了新的生活。
四海集团的资产清算接近尾声,庞大的商业帝国彻底成为历史。
新组建的明州城投集团,在陈默的带领下,高效运转,与省交投的合作稳步推进,几个老旧小区改造和微循环道路整治的试点项目已经悄然启动,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市长张林最近意气风发,频繁出现在各种协调会和调研现场,说话底气足了不少,俨然一副大干快上的架势。
常务副市长马天祥似乎收敛了许多,除了必要的公务活动,深居简出,让人摸不清动向。
副书记刘卫东依旧是那副温和超然的样子,喝茶,看报,参加会议,发言永远滴水不漏,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郑仪预设的方向,风平浪静地推进。
他依然很忙,主持会议,审阅文件,听取汇报,陪同邹侠调研,偶尔去城投集团看看进展。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在这份看似平稳的节奏之下,一股冰冷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并且越来越接近那个深藏于“春晖”温暖名号下的巨大漩涡。
陈默的秘密调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那个看似普通的下午,陈默再次出现在郑仪办公室,带来的不是文件,而是一个小小的、加密的u盘。
他的脸色比上次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骇。
“秘书长。”
陈默的声音极低,仿佛怕被墙壁听了去。
“赵庆龙和他那几个亲戚开的皮包公司,基本查清了,就是个洗钱的白手套,利用虚高报价套取养老中心的资金,证据确凿。”
“但这只是小鱼小虾。”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复杂地看着郑仪。
“我们通过交叉比对入住记录、异常缴费流水以及……一些特殊的护理服务清单……”
陈默似乎难以启齿,顿了一下。
“发现有两名退休干部,在过去三年间,接受的所谓‘特需养老服务’和‘专项捐赠补贴’,金额高得极其离谱,而且资金源头……最终都指向四海集团及其关联企业。”
郑仪面无表情,手指在桌面上轻轻一点,示意他继续。
“更重要的是,”
陈默的声音愈发低沉,带着一丝颤抖。
“这两个人……身份特殊。”
“一位,是已经去世的原市人大副主任,冯坤。”
“一位,是退休多年的原市委书记,现在的市关工委名誉主任,钱汉忠。”
钱汉忠!
纵然郑仪早有心理准备,知道这条线背后必然牵扯到重量级人物,但听到这个名字,还是有些难以置信。
钱汉忠!
明州政坛上曾经真正意义上的一棵“常青树”!
论资历,他比刘卫东还要老!
论影响力,他虽然在多年前就已经退居二线,只挂了个关工委名誉主任的虚职,但门生故旧遍布明州乃至省里的各个要害部门!
据说,就连现任省里的某位领导,早年都曾受过他的提携!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领导”!
甚至可以说是明州本土派系的精神象征之一!
四海集团……张四海……竟然能把“孝敬”送到这位老人的“养老账户”上?!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利益输送了!
这背后蕴含的政治信号和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足以让任何知情者感到窒息!
郑仪强迫自己冷静,但后背已然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盯着陈默。
“证据链……完整吗?”
“资金流向清晰,关联账户明确,虽然经过多层伪装,但最终都指向钱老的‘特需医疗’和‘生活补贴’账户。养老中心内部的账目和记录,我们也通过特殊渠道拿到了副本,相互印证。”
陈默的声音干涩。
“而且……时间点高度吻合。几笔最大额的‘补贴’,都发生在四海集团拿下几个关键地块和政府项目的前后。”
郑仪沉默了。
冯坤已经死了,死无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