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好话题是完美沟通的开始(1) - 一开口就能找对话题 - 刘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章好话题是完美沟通的开始(1)

第2章好话题是完美沟通的开始(1)

当我们与对方沟通时,任何一个人肯定都想与对方进行完美沟通,因为沟通顺畅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可是,很多人却在沟通过程中出现了冷场的局面。所以,要想进行完美沟通,就必须先找对话题,因为好话题是完美沟通的开始。否则,就会陷入尴尬境地。1.找对话题,事情成功一半

某公司新来的员工王鹏,初次去拜访客户。

“请问,您今年芳龄?”这句话在王鹏心中斟酌了很久,但一说出口他就立即后悔了。客户直接不悦地回答道:“对不起,难道你不知道女士的年龄不能随便问吗?”紧接着王鹏又漫无目标地找话题,看看能否进一步与客户交流,于是说:“现在正在热播的电影,叫《xxxx》,听人说好像很不错!”结果又碰壁了,客户直接拒绝道:“哦,是吗?我从来不看电影的。”王鹏一紧张,赶紧回道:“哦,我以为您爱看电影呢,因为您的工作看上去非常轻松,应该有很多休闲时间。”这话一出口王鹏开始急得流汗。王鹏心里很清楚,这位客户对他很重要,如果没谈好,一大笔订单就泡汤了。客户不理会他急切的心情,反而非常不高兴地回答道:“看别人做事总是觉得很容易,自己试着做一做就明白了。”显然,他们的话题非常不投机。王鹏好不容易得到这次见面机会,眼看就要搞砸了,一着急直奔主题:“您看看,是不是可以谈谈我们合作的具体事情?”

客户听到王鹏说的话,直接睁大眼睛看着他,似乎没明白他在说什么。这位客户想的是:你约我来,就想这样三言两语和我把单签了?真有天上掉馅儿饼的事情吗?

在与客户沟通时,很多人可能都遇见过这样的情况:不知道如何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善于交往的人能很准确地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即使是初次见陌生人也能游刃有余地交谈,仿佛多年的老朋友。

在生活中,我有一位非常善于沟通的朋友。记得有一次,他初次拜访客户王女士,很自然地说道:“王小姐,你的皮肤很好啊,看上去像十八九岁似的,你平时是怎样保养的?”这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开始。因为很多女士对外表和化妆品都会感兴趣,极少有女士听到别人夸自己漂亮而不高兴。这时,王女士立马笑脸如花地回应道:“没有啦,我平常都不怎么重视化妆,我皮肤很少有机会保养的。”王女士一边谦虚,一边开始谈起皮肤保养方面的心得,谈话的气氛也就自然变得很融洽。

生活中,人们害怕与陌生人交往,一部分原因是对交流的对方有种陌生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双方交流时,找不到合适的话题。你可能不善于说话,在陌生人面前不自觉地选择了逃避,内心认为自己不会说话,还是不要开口的好。这种害怕说话的心态,让自己错失了很多机会,使得很多事情都以失败而告终。事实上,人与人交往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会交流。一场成功的谈话,往往给你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机遇。

既然谈话如此重要,那么到底什么因素决定谈话的成败?让你淡定自如的成功秘诀又是什么?为什么有的人说起话来总是让他人笑声不断,而有的人费尽力气说的话却让对方丝毫不感兴趣?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要学会找对话题。因为一个好的话题,是完美沟通的开始。

考虑好再开口

在与别人交流之前,一定要考虑好了再开口。这就需要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对方的资料,比如,兴趣、年龄、家庭成员、职业、过去的经历以及生活小细节等,只有全方面掌握对方的资料,说话时才能胸有成竹。在全面掌握对方资料后,要学会筛选资料,找准开场白,列出几个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你只有资料准备充足,考虑好了再开口,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说话要经过大脑

在与人交流的时候,要注意该少说的就不多说,该多说的不少说。王鹏在说话的时候没有找到合适的话题,接下来说的话题就不经过大脑思考,使得客户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2.寻找共同话题,营造良好的开场氛围

一篇成功的文章就是作者的观点能与读者产生共鸣,一场完美的沟通就要求我们能找到与客户的共同语言,即共同话题。当我们找到与对方沟通的共同话题时,那么接下来的沟通基本上就畅通无阻了。因为没有一个人会拒绝一个跟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即使这次洽谈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成交,也为以后的再沟通做了很好的铺垫。

那么共同话题的标准是什么呢?双方都认同这种观点,并且有展开探讨的余地。只有这样的话题才能使交谈变得更有味道,谈得投机,让对方产生“共鸣”。

对一个业务员来说,寻找共同话题尤为重要。一般来说,业务员大多都面对陌生客户,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交流难度。如果我们再找不到一个共同话题与对方沟通交流,那么洽谈起来就更是难上加难,很容易出现冷场的局面。

每个人都愿意与跟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沟通,客户也不例外。所以,我们在与客户交流时,必须找到一个共同的话题,再紧紧围绕这个共同话题展开,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客户,获取对方的信任。

王明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他一回到办公室就气冲冲地将包往桌子上一扔,并生气地说:“这是什么人呀,明明就是巴西获胜的希望更大,他非要说德国,不懂还装懂。”原来,王明是一个球迷,他一直很崇拜巴西的足球队,世界杯开赛以来,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起床看球赛。

李强是王明的主管,他见王明一副气冲冲的样子,便走过来问道:“怎么了?把你气成这样。”王明便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通。

李强拍了拍王明的肩膀,要了那位客户的联系方式,然后就走出了办公室。按照王明给的联系方式,他联系了那位客户,并约在咖啡厅喝咖啡。

那位客户如约而至,一见面,李强就说道:“巴西与德国真是竞争激烈呀,不过,我觉得德国更有希望获胜。”

“你也这么觉得?”那位客户放下咖啡杯,好奇地问道。

“是呀,我好些朋友也这么觉得。”李强进一步说道。

“是吗?可是,上午那位小伙子真是太令人生气了。他与我一见面就聊起了世界杯,看得出来,他也是球迷。我本来还想跟他好好聊聊,可是,他非说巴西更有希望获胜。你看看巴西的现状,他们怎么可能获胜呀!”那位客户气不打一处来地说道。

“是的,是的,巴西虽然有悠久的足球历史,但这并不代表它就能一直立于不败之地,你说对吧?”

“是的,世间没有常胜将军。”李强附和道。

“对,就是这么个理!”那位客户很赞赏地说道。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聊越投机。谈话结束时,合同也签了下来。

当李强把签好的合同摆在王明的桌子上时,王明惊呆了。李强随即语重心长地说道:“年轻人,冲动是魔鬼,你是在谈业务,不是在看球赛。不要跟别人针锋相对,因为你没有必要和自己的业绩过不去。”

王明一阵脸红,把头埋得很低。

故事中的王明本来非常幸运,因为他与客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作为话题展开了聊天。可是,他犯了一个业务员的大忌。

在意见不统一时,与对方针锋相对。试想一下,哪一个人喜欢与跟自己针锋相对的人沟通交流?所以,王明的失败可想而知。

故事中的李强就完全不一样,他先通过与王明的谈话,不仅得知了那位客户爱好足球,还弄清楚了客户更希望德国获胜。所以,当他一见到客户时,就抛出了“德国更有希望获胜”的共同观点,对方便立即饶有兴趣地跟他谈了起来。在谈论的过程中,李强只需附和他即可,一笔单子就这样签了下来。

由此可知,当我们在与客户交流时,我们应该时不时地向客户表达共同的观点,使共同话题得以延续。即使与客户意见不能统一,我们也不能与对方针锋相对。因为强出头虽然让我们有了面子,却少了票子。即使表达反对意见,也要注意方法和技巧。

所以,我们在与客户展开交流时,必须学会“没话找话的本领”。所谓“找话”就是“找话题”,要找到与客户的共同语言,找到能令客户产生共鸣的话题,然后再围绕这个话题进行深入交谈。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共同话题呢?

寻找有共同认知的话题

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对于合情合理的事情,人们的想法是相同的。所以,我们也有很多共同认知。在我们不清楚对方的情况下,我们不妨以一些共同认知进行切题。比如,大多数人都有爱国情怀,当你说起“世界杯没有中国”时,无意中就激起了对方的爱国情怀,自然而然就能进行完美沟通了。

尽量表达共同观点

当我们与客户进入沟通环节时,我们应该尽量时不时地向对方表达共同观点,使共同话题得以延续,千万不能与对方针锋相对,那样的话,洽谈很可能就此中止。即使表达反对意见,也要注意方法和技巧。

3.谈论热门话题,让谈话“一热到底”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就像2012年火遍全球的歌曲《江南style》一样,迅速成为国内最热门的娱乐话题。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一见面就聊起了《来自星星的你》,各大企业、各大品牌绞尽脑汁也要让自己和“星星”拉上些关系,就连搜狐焦点也抓住“外星人都教授400年买地,房产遍地开花”这一热门话题,来借势传递出“购房和投资”的相关诉求点。

不得不承认,热门话题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确实可以借势来推广自己的产品。那么何为热门话题?热门话题,既可以是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也可以着眼于身边的小事。

同理,我们也可以将热门话题运用到自己的洽谈中。当你与客户初次见面时,以热门话题与对方进行沟通交流,无疑会点燃对方的沟通欲望。谈判高手刘飞是一家纺织厂的销售经理,在与客户谈判时,他把热门话题运用自如。

最近几天,网上爆料出一则消息:杭州公交车纵火案导致多人受伤。刘飞看了这则消息以后,颇有感触。

那天,刘飞穿戴整齐后就去面见一位代理商,两人见面握手后就沉默了起来。刘飞立即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始,他想了想,立即感叹道:“唉,现在的人真是不可理喻呀,你说生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去公交车放火呢?既残害了自己的生命,又给他人带来伤害,这是何苦呀!”

无错版本在610910书10吧读!610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小说。六九书吧读

那位客户一听,立即问道:“你说的是‘7·5’杭州公交车纵火案吗?”

“是的,刚才出门时看到这则新闻,真是太让人震撼了!”刘飞不无感慨地说。

“是哦,也不知道现在的人怎么了,真是害人又害己!”客户也感叹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