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四个名额都被反超了
十大忠臣榜,大明王朝一下子就占据了两个。 这可把朱元璋高兴坏了,脸上露出了洋溢之色。
他已经不知道被王莽压在多少个榜单下面了,天知道他有多想赢王莽一次。
这不是面子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以前,他很期待金榜的出现。
可在每次金榜出现,他都被王莽压在下面之后,他现在又怕金榜出现。
因为他觉得,每次金榜出现,王莽都能将自己压在下面。
而这次,他或许能在忠臣榜上,以数量胜过王莽!
倒是王莽看着第九名和第十名都是大明的,他并不意外。
大明这个王朝,你说它弱吧,他它又不是很弱。
你说它强吧,似乎又强不到哪里去。
可偏偏在忠臣这件事上,还真是能人辈出!
就在王莽沉思之际,金榜放出了接下来的名次:
“十大忠臣榜第八名——海瑞!(大明王朝)”
“奖励:黄金三十万两!”
好家伙,又是一个大明王朝的!
海瑞,字汝贤、一字国开,号刚峰,世称刚峰先生,明朝政治家、著名清官。琼山人。
4岁丧父,靠母亲抚教成人,嘉靖二十八年考中举人,嘉靖三十二年,海瑞被选授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
上任后,制定教约十六条,要求学生认真遵守。由于教育成绩突出,受到副提督朱衡的器重,被召掌管书院。他主张维护师道尊严。
有一次,提学御史视察学府,各学官皆伏跪迎接,唯海瑞作拱手礼说:“若至台院,当以属官礼见,此堂乃师长教士子之地,不当屈体。”
海瑞以维护师者尊严抗礼不屈出了名,被称为“笔架博士”。
要说这历史上的清官很多,但海瑞绝对是其中翘楚。
在明朝中后期,腐败严重,只有海瑞刚正不阿,和嘉靖皇帝据理力争。
哪怕是因此而下狱,他也丝毫不惧!
就连王莽看到海瑞的名字,也不禁摇摇头,无话可说。
倒是朱元璋一脸喜色:“哈哈哈哈,我大明这是要霸榜的节奏!”
“来人,传令下去,升海瑞为吏部右侍郎!”
一下子得到了三个名额,朱元璋兴奋不已。
“十大忠臣榜第七名——文天祥!(亡国,归属大华王朝)”
“奖励:黄金四十万两!”
南宋状元郎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
20岁入吉州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应试。
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
忽必烈即帝位后,改国号为元,于公元1274年发20万元军水陆并进,直取临安。南宋政权一片混乱,度宗死,仅4岁的赵隰即位,为恭帝。谢太后临朝,要各地起兵“勤王”。
次年,任知州的文天祥,散尽家资招兵买马,数月内组织义军三万,以“正义在我,谋无不立;人多势众,自能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开始了戎马生涯。
义军赶往吉州,文天祥受任兵部侍郎,获令屯军隆兴(今江西南昌)待命,几经阻挠才得入卫临安。
1278年底,文天祥在海丰北五坡岭遭元军突然袭击,兵败被俘,立即服冰片自杀,未果。降元的张弘范劝降,遭严词拒绝。
文天祥曾写《过零丁洋》以明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最终虽然兵败被俘,但却依旧没有投降,最终被元军杀害。
而现在,大宋同样亡国,可在看到王莽善待大宋百姓,其他文官也纷纷愿意归降之后,文天祥也愿意为了大宋百姓违心一次。
如今的文天祥,已经被封为户部侍郎,处理大宋境内的许多事情。
对于文天祥能上榜,王莽一点也不意外。
“十大忠臣榜第六名——史可法!(大明王朝)”
“奖励:黄金五十万两!”
史可法(1602-1645),明河南祥符人,字宪之,号道邻,崇祯进士。
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崇祯八年(1635年),迁右参议,分守池州、太平,监江北诸军以堵截民变队伍。
十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光州等府县,提督军务,扼李自成军。后由漕运总督、凤阳巡抚升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十七年,闻北京失陷。初欲立潞王,马士英、阮大铖合谋欲立福王,送之至仪真,遂立福王于南京。加东阁大学士,入阁参政。
受马士英排挤,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清兵至,可法传檄各镇,无一至者,亲守西门险要。
城破,自刎不死,被执,不屈死,以袍笏葬于城外梅花岭,人称史阁部,谥忠靖。
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在死后能有谥号的,必定是千古流芳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