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莫非真是个在山里自学的天才? - 穿到七零年代靠种田致富 - 米娅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7章莫非真是个在山里自学的天才?

第57章莫非真是个在山里自学的天才?

孟西施请了一天假,陪林春花操持完柳婆婆的身后事。

柳婆婆火化后,林春花将她装在一个碧青色的骨灰盒里,就近埋在大灵山的山间公墓。

她特意选了地势最高的那一层。

用林春花的话来说,她希望婆婆在最高的地方能看得更清楚,或许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祭完三柱香,两人沿着山路往下,准备回到桥西大队。

“你之后怎么想的?”

孟西施心里记挂着柳婆婆的交代,却又不想给林春花太大的压力,只好先委婉试探她自己的想法。

林春花听懂暗示,毫不犹豫答:“我想考广州的大学,但不知道能不能考上。”

孟西施愣了一下,很快想到了她转变如此之快的缘故:柳婆婆是广州人。

思绪飘到这里,她忍不住多嘴再次询问:“你是因为柳婆婆才想考大学的吗?”

恩情是很沉重的,沉到让人不知不觉间,就肩负上名为报恩的命运。

林春花没有回答。

孟西施见她沉默,便借此说起自己的故事,希望能让她想得更加明白。

“我认识一个女同志,是个厨师,她拜了个师傅教她做菜。”

“后来她学成手艺,小有名气,理应继承师傅的店铺,行业里那么多师徒都是这个路数,可偏偏她想出去闯一闯。”

“师傅没有拦她,哪怕他早早为她规划好了前路,哪怕她选了截然不同的方向,但师傅心底应该是欣慰的。”

在春去秋来的劳作中,孟西施已经想开了。她从前会担心师傅埋怨自己,如今历经千帆,回头去看,才理解了师傅寄来那个花篮的含义。

按你的想法往前走。

“他们为后辈规划的那条路,是他们视野里省时省力的最优解,而不是拿来束缚你的荆棘。”

林春花听到这里,大致明白孟西施在担心什么。

她当然想读书,之前半途放弃是因为放心不下;如今柳婆婆临终前交代她要去考上学,要走出大山,她自然要去实现她的遗言。

不论前后的顺序如何,她得到的结论都是相同的路数。

为了遗言,也为了自己。

林春花深呼吸一口气,郑重地回答:“西施姐姐,我明白你是担心我只是为了柳婆婆的话,才去报名。你放心,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比从前的任何一天都要清醒,我不是只为了她。”

短短一夜过去,林春花的脸仿佛褪去了活泼的稚气。

可她今年也才十七岁。

林春花说着,牵出一个微笑:“这座大山,现在除了你,已经没有什么是我想要留下来的动力了。”

孟西施冷不丁听见她这么一句突然的告白,嘴角忍不住上扬。

她拍了拍林春花的肩膀,没有再接着沉重的话题往下聊,转而谈起:“那你也得先考上,我们现在去报名?”

“好!”

两人沿着山间的蜿蜒小路,走到大队办公室。在公社的动员下,老书记组织了两个年轻干事,专程腾出了一个像模像样的桥西大队高考委员会。

设备是门口的一张老木桌。

以及墙上那块黑板擦出的二分之一空间,另外一半要留给生产通知。

两人还没走近,就听见门口在吵架,似乎正是为了报名的事情。

“年龄怎么就不合适了?现在这些20岁上下的年轻人,又有哪个是正儿八经读过书的呢?我可是在高岭镇的初中念完了整整两年!”

今天负责职守报名桌的是一个戴眼镜的干事,看上去年纪不大。

他似乎没有想过会遇到现在的情况,听见对方的辩解,只能一遍遍指着黑板上的字重复。

“大哥,你自己看,省里招生办规定的报名条件,25周岁以下,你都超龄四岁了……我也没办法给你糊弄啊!”

“四年就要判我死刑吗?”

青年很激动,几乎是怒吼道。

“那是以前老会计的儿子。”

林春花适时补充。

她记得桥西大队之前的那个会计,是因为他们也姓林,和她爹差不多,都是从杨林大队搬上来的。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啊。我等着一天等了那么久,县里不接受我的报名,大队就不能通融一二吗?”

眼镜小干事一脸难办的纠结,只好一遍遍重复:“真不行”,“我给你填了也会被打回来”,“你别浪费时间和报名费”,“我们真的没办法通融”。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看上去像是永远也不会结束似的。

孟西施决定不再耽误时间,赶紧先帮林春花报名,免得夜长梦多。

她用手指轻轻敲了一下桌面:“你好,两位同志,能让我们先报个名吗?”

眼镜小干事瞧见她和林春花,就跟逮着救命稻草一般,立即笑着说:“可以,你稍等一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