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7作文大赛
chapter17作文大赛
见面的地点再次约在了luna的咖啡店。正是周六,luna咖啡店的人要比往常多了很多,虽然luna自己没有在小红书找博主来探店引流,不过大概是有明星来过的缘故,有不少年轻人都来到这家店里探店打卡。“我来了我来了。”李韵进店时,店面已经是座无虚席,只有角落里的一张小桌子还有位置,何翀就坐在那里等着她。“路上有点堵车,”李韵有点抱歉,“今天人怎么格外多。”“谁让临江市这两年的旅游业火起来了呢。”何翀说道,“不着急,你要不要喝点什么。”李韵摇摇头,“不用了,我在家吃过了,”她环顾四周,忍不住感叹一句,“好多漂亮女孩啊。”“你也好看。”何翀下意识地说道。李韵小小翻了个白眼,心道,还用你说。“对了,你说的那个特别厉害的编剧呢?在路上了吧。”李韵开门见山地问道。何翀放下咖啡杯,非常诚恳地指了指自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李韵一脸的无语。何翀挑了挑眉,“你可别忘了,我当初是怎么考上的燕华大学。”说起何翀考上燕华大学的经历,大概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赶上好时候了。那是一个还没有完全忽视文科的年代,普通人保送顶级大学的途径除了数学竞赛、信息竞赛这些,还有个许多文艺青年做梦都想把握住的机会——新时代作文大赛。那是由一本国内顶尖的青春文学杂志主持的作文大赛,算上何翀参加的那届,其实也就坚持了五年。在这五年里,总有那么几个只爱文字却极具灵气的文艺青年,靠着这个比赛保送到了国内顶尖的大学,何翀就是其中之一。何翀参加的是第二届比赛,可以说,这个比赛在某种程度上拯救了当时郁郁不得志的何翀。一方面,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从小喜欢的邻居学霸姐姐考上了国内顶尖的燕华大学,一方面,他自己却是除了语文和英语,其他几个科目总是成绩平平,眼看着只能留在临江本地,勉强考个临江的还算不错的大学,离燕华大学却是差得非常远。最重要的是,他和邻居姐姐的表白还失败了。邻居姐姐只把他当成个小弟弟看待。…
见面的地点再次约在了luna的咖啡店。
正是周六,luna咖啡店的人要比往常多了很多,虽然luna自己没有在小红书找博主来探店引流,不过大概是有明星来过的缘故,有不少年轻人都来到这家店里探店打卡。
“我来了我来了。”李韵进店时,店面已经是座无虚席,只有角落里的一张小桌子还有位置,何翀就坐在那里等着她。
“路上有点堵车,”李韵有点抱歉,“今天人怎么格外多。”
“谁让临江市这两年的旅游业火起来了呢。”何翀说道,“不着急,你要不要喝点什么。”
李韵摇摇头,“不用了,我在家吃过了,”她环顾四周,忍不住感叹一句,“好多漂亮女孩啊。”
“你也好看。”何翀下意识地说道。
李韵小小翻了个白眼,心道,还用你说。
“对了,你说的那个特别厉害的编剧呢?在路上了吧。”李韵开门见山地问道。
何翀放下咖啡杯,非常诚恳地指了指自己。“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李韵一脸的无语。
何翀挑了挑眉,“你可别忘了,我当初是怎么考上的燕华大学。”
说起何翀考上燕华大学的经历,大概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赶上好时候了。
那是一个还没有完全忽视文科的年代,普通人保送顶级大学的途径除了数学竞赛、信息竞赛这些,还有个许多文艺青年做梦都想把握住的机会——新时代作文大赛。
那是由一本国内顶尖的青春文学杂志主持的作文大赛,算上何翀参加的那届,其实也就坚持了五年。在这五年里,总有那么几个只爱文字却极具灵气的文艺青年,靠着这个比赛保送到了国内顶尖的大学,何翀就是其中之一。
何翀参加的是第二届比赛,可以说,这个比赛在某种程度上拯救了当时郁郁不得志的何翀。一方面,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从小喜欢的邻居学霸姐姐考上了国内顶尖的燕华大学,一方面,他自己却是除了语文和英语,其他几个科目总是成绩平平,眼看着只能留在临江本地,勉强考个临江的还算不错的大学,离燕华大学却是差得非常远。
最重要的是,他和邻居姐姐的表白还失败了。邻居姐姐只把他当成个小弟弟看待。虽然说邻居姐姐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从不闻窗外事,可那是上中学时的邻居姐姐了,都说大学的第一课就是谈恋爱,难保邻居姐姐不会找个男朋友谈个恋爱试试。
新时代作文大赛就在此时横空出世。所以,在班主任找到何翀的时候,他二话不说就选择了报名。
“报名,必须报名。”他很少对一件事情这么坚定。
何翀小时候喜欢读些杂七杂八的散文,那些散文大家总是劝人要放下我执。
所以何翀对许多事情的执念并不深。
除了一个人和一件事。
人,是李韵。事,是创作。
至于这个人和这件事孰轻孰重,何翀自己却也不得而知了。
再后来,何翀靠着一篇颇具有东方玄幻色彩的短篇小说获了大奖,一时间在学校里风头无两。当然,之所以能风头无两,主要还是归功于这场比赛带来的最具功利性的意义——他被燕华大学看中,才高二就被提前“预定”好。
何翀的父母自然高兴得想要大摆酒席三天三夜,就连老师和同学在那几天看到他,都免不了要恭维两句。当然,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对他是赞不绝口,止不住的表扬,一点也不是在刚开学时数落他作文写跑题,不按照模板来的样子。只是同学里还是眼红的多一些,因此走在学校里,何翀也总是听着同学们在他背后交头接耳地酸几句,“都保送了,还来学校干什么。”更有甚者,也会三三两两地传播他的家庭背景,说什么是暗箱操作才赢了比赛。这样的风言风语传播了几天,直到传进了老师的耳朵里,才被喝令禁止。
至于那篇小说,到底有多少人看过,却是不得而知了。
只是那些传播谣言的同学若是看过那篇小说,自会发现小说里给主角捣乱的小丑角色的所作所为,与他们眼下的行径别无二致。
这些话当然也传到过何翀的耳朵里。
说不难过是假的。何翀就算再成熟,也始终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人。正是心气高的时候。他为此很是低落了一段时间,甚至在家躲着不愿意去学校。
直到收到李韵的消息。
“你的小说我看了,写得真好!”远在燕华大学的李韵给他发消息。
其实自从何翀向李韵告白后,两个人的关系就变得有些微妙了起来。李韵从前只把何翀当弟弟,硬要说的话,或许是太熟悉了,甚至生出来些男闺蜜的意味。可是自从何翀向李韵表白后,两个人的交往就收敛了很多。李韵不太再和何翀分享她在大学里的生活,何翀也不知道怎么缓和两人之间的关系,只能从李然那里打听关于李韵的点点滴滴。
那段时间的何翀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闷头打游戏。父母见他这样,却也不好说些什么。许多事情,旁人多说无益,只能自己想开了才行。
不过李韵不是旁人。
何翀还记得那一天,微信响起,他却不愿意去看,隔了好久才拿起手机,却发现是李韵的消息。
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开心起来了。
何翀本来想说,“还以为你不打算理我了呢。”可是他想了想,又把这句话从输入框里面删掉。明明是写作时才思泉涌的一个人,此时却硬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正在他犹豫的时候,对方又是一条消息发了过来。
“我们是不是又要是校友了?”
何翀对着这句话反复念了好几遍,居然生生品出了些思念的味道。整个人也都重新明媚了起来。
诚然,后来何翀和李韵提这件事情的时候,对方非常果断地反驳了对方,表示自己绝对没有其他的意思。
“不过,我是从那以后才开始写小说的。”李韵曾这样坦诚地对何翀说。
luna咖啡厅里来来回回已经换了好几批人。
李韵把电脑带了过来,她嫌两个人对面坐着不方便,干脆就把椅子搬了过来,坐到了何翀的旁边。
李韵其实心里一直记得何翀当年写过的那个故事。
其实不过是个屠龙少年的故事,只是在何翀的笔下流淌出来,这个屠龙少年的经历就变得曲折了起来,当年的何翀又喜欢用些华丽的辞藻堆砌,整个故事就显得过程无比绚烂,而结局无比哀伤。
两个曾并肩作战的伙伴,终究是一个成了恶龙,一个保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