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4那些年 - 任朝暮 - 何颜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任朝暮 >

chapter14那些年

chapter14那些年

“出国的时候认识的。”何翀说道,他犹豫了一下,没再往下说下去。却听到李韵问道,“出国的这些年,”对方的眼睛没敢看何翀,只是望着房间的一个角落,似乎鼓起了很大的勇气,“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李韵与何翀是在何翀出国那一年分手的。要说当年的何翀因此恨过李韵吗,或许是恨过的。刚到异国他乡的时候,何翀一个人在机场拖着两个三十寸的巨大行李箱,他还记得自己过海关时,对面的黑人小哥问他来这里做什么,他说着留学,心里却是一片茫然。李韵当年分手的理由很明确。何翀要出国,李韵要回临江市。两个人在何翀临出国前就已经有了一丝丝细小的裂缝,那么不明显,可是风一吹过就能察觉出透骨的寒凉,让人不得不注意到。何翀从前虽不算是个乐观派,却一直是有一点浪漫主义在身上的。他知道自己和李韵早晚会有异国的这么一天——他不会为了李韵放弃自己的追求,正如李韵同样不会为了他放弃自己的计划。有时候,何翀也在想,如果李韵不是这样一个坚守自己追求的人,自己还会不会喜欢她。他们两个太像了,都是一样的倔强,一样的不会为了对方而改变自己,一样的以自己的未来为中心。只是那个时候的他们都太年轻,从没想过爱一个人时,是该把对方放进自己的未来里考虑的。他们考虑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未来,从来不是两个人的。当年李韵那个冰冷又平静的态度终究还是伤到了他。他起初只是难过,气愤,甚至有些负气地想,分手就分手,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悲伤从来不是在分手的那一刻袭来的。他带着这样负气的想法忿忿地出国,大有把所有的爱恨一股脑都抛在了脑后,然而在飞机到达a国的那一刻,他拿起手机给爸妈发了安全抵达的信息,在通讯录里停留了很久,然后装作无视发生地下了飞机时,他终于彻彻底底地清楚,他已经失去那个可以分享生活中一切琐碎细节的女生了。悲伤总是这样会在某一个看似普通的时刻被突然地触及。在那以后,何翀一边着手忙碌着自己入学的一大堆事宜——留学生要做的事情…

“出国的时候认识的。”何翀说道,他犹豫了一下,没再往下说下去。

却听到李韵问道,“出国的这些年,”对方的眼睛没敢看何翀,只是望着房间的一个角落,似乎鼓起了很大的勇气,“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

李韵与何翀是在何翀出国那一年分手的。

要说当年的何翀因此恨过李韵吗,或许是恨过的。

刚到异国他乡的时候,何翀一个人在机场拖着两个三十寸的巨大行李箱,他还记得自己过海关时,对面的黑人小哥问他来这里做什么,他说着留学,心里却是一片茫然。

李韵当年分手的理由很明确。何翀要出国,李韵要回临江市。两个人在何翀临出国前就已经有了一丝丝细小的裂缝,那么不明显,可是风一吹过就能察觉出透骨的寒凉,让人不得不注意到。

何翀从前虽不算是个乐观派,却一直是有一点浪漫主义在身上的。他知道自己和李韵早晚会有异国的这么一天——他不会为了李韵放弃自己的追求,正如李韵同样不会为了他放弃自己的计划。有时候,何翀也在想,如果李韵不是这样一个坚守自己追求的人,自己还会不会喜欢她。

他们两个太像了,都是一样的倔强,一样的不会为了对方而改变自己,一样的以自己的未来为中心。只是那个时候的他们都太年轻,从没想过爱一个人时,是该把对方放进自己的未来里考虑的。他们考虑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未来,从来不是两个人的。

当年李韵那个冰冷又平静的态度终究还是伤到了他。他起初只是难过,气愤,甚至有些负气地想,分手就分手,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悲伤从来不是在分手的那一刻袭来的。他带着这样负气的想法忿忿地出国,大有把所有的爱恨一股脑都抛在了脑后,然而在飞机到达a国的那一刻,他拿起手机给爸妈发了安全抵达的信息,在通讯录里停留了很久,然后装作无视发生地下了飞机时,他终于彻彻底底地清楚,他已经失去那个可以分享生活中一切琐碎细节的女生了。

悲伤总是这样会在某一个看似普通的时刻被突然地触及。

在那以后,何翀一边着手忙碌着自己入学的一大堆事宜——留学生要做的事情非常多、非常琐碎、流程也非常慢。显然,在国内生活惯了的任何一个人,起初都没办法习惯自己独自在异国他乡这样繁杂又孤独的生活。

何翀原本以为这样的匆忙会让他更快地忘记李韵,直到第一个月结束,他发现自己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每天都要翻几遍李韵的微博、朋友圈、网易云音乐…都说真正放下一个人的标志是停止看这些社交账号。可是何翀做不到,他甚至偶尔希望李韵将她拉黑、删除,他曾经绝望地想过,如果自己做不到不关注,那么能强迫自己不关注的方法也就只有“找不到”了。

又或者,何翀心里隐隐总是这样认为,李韵如果能把自己拉黑或者删除,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李韵心里对自己终究是有一点点波澜或在乎的。然而李韵现在说完分手却什么其他的事情都不做,几乎让何翀以为他们曾经相爱的那几年,从来都没有存在过。

他依旧是院子里那个小跟屁虫,李韵依旧是孤孤单单只喜欢码字或刷题的女生。

对,还有那本小说。

那是一个现实中只有何翀知道的账号,李韵曾用那个账号记录下他们念书时的一点一滴,那时候的那本书还不叫《锦年》,而是《少年锦时》,名字来自于他们共同喜欢的一个歌手,赵雷的一首歌。

那本小说也成了李韵和何翀曾经相爱过的最有力的证明。

也是自那时起,何翀有了把这本书拍成电影的想法。

他想和李韵一起,给他们,或者说无数个曾经在少年时代像他们一样相爱过的人,一个最好的纪念。

把一本小说拍成电影是需要很多条件的,天时、地利、以及最重要的人和。

何翀当然知道凭借当时那个刚刚去留学读研的自己当然是不可能的,没钱没势没资源。所以他能做的只有拼命地刷各科的成绩,认真完成每一次老师留下来的任务,电影学院的老师都是这个圈子里的大佬,他能做的只有在这些老师面前留下好印象,才能为后面拍电影获得更多的支持。他对这些老师当然是仰慕的,可是不得不承认,他的仰慕之中还是带了很多的功利心。

再后来,在老师的推荐下,他开始创作一些短片,自编、自导,自己做剪辑、做配乐,为了节省一些资金,偶尔甚至还会自己去演。

终于,他的短片被投资人看见,一个华裔投资人看中了他的潜力,将他引荐给国内影视行业的巨头,光耀传媒,何翀因此得到了完成自己处女座的机会,毫无疑问,他要用这次机会来完成自己几年来的心愿,《锦年》。

认识luna也是在那些年里。

那些年里的何翀总是一遍遍找寻着关于李韵和临江市的蛛丝马迹。直到在一次参加摄影展的时候,何翀认识了luna,对方其实算是他的半个学姐,也是同乡,两个人加了微信,一来二去也就成了半个忘年之交。luna和他描绘着自己对临江市的喜爱,尤其是对临江市的丁香花。

“其实我经常有回临江市生活的打算。”luna和何翀提起过,“只是不知道回去做些什么。”

“我在这里生活学习了那么久,可是我知道,我的才华是有限的。更何况,我还有不得不回去的理由。”

过了很久何翀才知道,对方的理由是“林巧巧”。

“开个咖啡店怎么样?”何翀试探地说道,“我很喜欢你做的咖啡。”

或许是为了缓解下气氛,何翀进而说道,“地址我都考虑过了,我知道一个带有一棵巨大的丁香树的院子,它很老了,几乎算得上是破败。可是相信我,luna,你会喜欢那里的。”

何翀想起小时候常常和李韵一起去的那条步行街,那个一起发现了一个隐蔽院子和一棵巨大丁香树的下午——哪怕那段记忆已经过去很久,可时光从未对其的完整性做出任何改变,只是更加了一层柔和的美化的滤镜,何翀还清清楚楚地记得那个下午,那棵丁香树。

luna回国第一眼看到那个院子时,是十万分的不乐意的。

“老板,”虽然两个人合资,但是毕竟何翀占了大头,因此luna时常用老板这个称呼来调侃对方,“虽然说破旧的老院子会有些文化底蕴,虽然说会有很多小文青喜欢这样复古的感觉,可是这个院子是不是太复古了些。”

何止复古,简直称得上是危楼了。

奈何何翀执意要选这个院子,而luna也确确实实为了院子里的那棵丁香树动心,没办法只能一点点地自己动手收拾了起来。在自己一点点动手收拾的过程中,luna竟然也一点点爱上了这样一个原本复古、破败、但又重新充满了生机的地方。

虽然不是很想承认,但不得不说,何翀的选址是对的。luna咖啡馆开业后,何翀总是会把自己在国外淘来的各种摆件寄给luna,luna给这些摆件、给咖啡店、给自己做过的点心和咖啡拍照,当然,也给来店里的客人拍照——安静看书的、讨论着新放映的电影或书籍的、或只是来喝一杯咖啡的。

luna把自己拍过的照片都发到朋友圈和网络上,慢慢的,这里的生意也就一点点好起来了。

何翀每天都会看一遍luna朋友圈里的照片,偶尔有人像小一些的,或者低着头面容隐藏在阴影里的,他都会选择一点点放大去看。

都不是她,何翀曾无数次这样失望地想。

直到有一天,何翀在这些照片里看到一个摆弄着电脑喝着咖啡的女孩。

是熟悉的侧脸。

那是李韵第一次去luna咖啡店。

那天的她原本有事情要外出,因为有新的系统要上线,所以随身背着电脑,生怕出一点问题。可偏偏问题真的找上来了。

那时候的李韵还不太好意思随地大小坐地工作,也不好意思随意地玩消失。于是只好在无奈与惊慌中找一家咖啡店办公,正好想起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一组luna咖啡店的照片,于是顺着地图导航,找了好久才找到。

李韵还记得这是自己曾经来过的院子。

还记得院子里那棵巨大的丁香树。

也是那一次经历,李韵发现在这个咖啡店里的人似乎都在看书或聊天,几乎没有人把工作带进来。李韵突然就觉得自己这样24小时的待命好没意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