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赵丞相(下) - 秦末公子 - 人见人eye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秦末公子 >

第35章赵丞相(下)

子婴转头又将问题抛给了赵高,自己只说当时诸位大臣在商议清君侧。子婴当然知道赵高想要自己说的是什么,不外乎推翻胡亥罢了。

不过子婴目前所为的就是要暂时保住冯氏兄弟的性命,等到风声过去,再找机会相救。一旦把‘推翻胡亥’这四个字说了出来,冯氏兄弟肯定活不成了,而且自己还成了帮凶。

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子婴一脸无辜的看着赵高,自己好歹也是宗室中人,就算赵高再大胆,也不可能要串通自己做伪证吧?

果然,赵高微微摇了摇头:“算了没什么,想要对付我也就罢了,要是敢对陛下不忠,我第一个饶不过他们。”

此时子婴要装作不知道李斯造反之事,他静静的听着赵高说出了李斯伙同在大泽乡起义的陈胜共行谋逆之举,并且还有李斯与老家当地乡绅的往来信件为证。

听完这些,子婴脸上的表情越发惊恐,不过他的心里却在揣摩着赵高的意思。这么容易就打消怀疑了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这李斯竟然如此大胆,胆敢伙同陈胜等人造反?幸亏赵大人明察秋毫,否则在外起义的陈胜与在内做乱的李斯里应外合,咸阳城岂不是岌岌可危?大秦待他不薄,怎么养出了这么一条白眼狼来。”

听着子婴义愤填膺的话,赵高扶子婴坐下,他试探着说:“现如今陛下要把两位冯大人都下狱,李斯则在三日后要被处死,我已经老眼昏花,生怕其中出了纰漏,导致朝野动荡,而公子你说起来也算是陛下的兄长,所以我特意请你来商议商议。”

子婴心中了然,看来接下来赵高所说的应该才是真正要试探自己的话了,想要彻底洗脱赵高对自己的怀疑,就必须得在接下来的话中,让赵高真正的相信自己。

“公子,我听闻你与李斯之子李由结识多年,李由如今是三川郡守,奉命镇守三川,如果我按照陛下的意思处死了李斯,那李由该如何处置?”

“当然是要一并斩了,谋逆乃是诛九族的大罪,李由是三川郡守又如何?陛下既然决定要把对李斯的处置权交到了大人手中,那大人何不修书一封,假意传回李由,然后将之拿下。若是放着李由不管,日后李由要是心生怨念怎么办?更何况,李由难道真的就对李斯想要谋逆一无所知吗?”

早在和韩谈商定之后,子婴已经先一步给李由送去了书信,信中只有区区六个字:万不可回咸阳。

虽然子婴与李由是多年好友,可李斯之死乃是罪有应得,怪不得别人。当然,这笔账李由还是会记在赵高头上。现在时局不稳,而李由扼守三川重地,只要他不肯回来,就没人能逼他回来。

赵高笑着说道:“我还以为公子要为李由求情呢,没想到公子如此大公无私,老臣佩服!”

老谋深算的赵高眯着眼看着子婴。如他所猜测的那样,万一韩谈真的是子婴的人,而韩谈的所作所为也都是得到了子婴的授意。那么问题就来了,按照这个方向思考下去,子婴和韩谈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先不去管过程,单单是从结果来看,韩谈之计帮助自己除掉了李斯,而且没有任何风险的扳倒了冯氏兄弟。这三位乃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这么说的话,子婴难道是想帮自己吗?

看着一脸紧张神色的子婴,赵高默默的否定了这个想法,在今日之前,他几乎根本就没有和子婴交谈过,哪来无缘无故的善意?

这一年多时间以来,自己的权力越来越大,子婴身为赢姓人,对自己产生怨念才是正常的。如果韩谈此举的目的对自己不利,那赵高倒是要认真的想想子婴会不会才是真正的幕后之人了。

如果子婴想要对付自己,那他应该怎么做呢?赵高站在子婴的角度想了想,如果是这样的话,子婴最应该采取的做法就是什么都不做。

没有韩谈的献策,赵高已经决定要派出刺客杀死冯氏兄弟了,其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冯氏兄弟门人众多,而且冯劫手中还有些许咸阳城的兵权。冯氏兄弟若是被刺杀了,傻子都会联想到自己的头上来。恐怕自己会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陷入麻烦当中。

可现在冯氏兄弟是被皇帝的旨意下狱了,那怎么说都怪不到自己头上,倒是为自己免去了相当多的风险。

也就是说,如果子婴对自己有怨念,那就不应该让韩谈献计。

那就很明显了,既然自己与子婴根本就不熟,而韩谈的计策对自己的确是有利无害的。从结果来看,子婴应该不是韩谈的幕后之人。

随着赵高年纪越来越大,他的兄弟以及女婿都是中看不中用的主,他身边需要一个可以为他出谋划策的人。韩谈是个难得少见的聪明人,赵高实在不舍得因为一丝疑虑而直接杀了韩谈。

赵高又想了想,韩谈的计策导致的后果还有另外一些不同之处,那就是冯氏兄弟得以苟活下来。

要硬说子婴可能会和韩谈串通的话,那就只有这么一丝可能了,子婴想保住冯氏兄弟的性命?

对于赵高来说,冯氏兄弟一旦被下狱,那离死也就不远了,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什么时候死就要看自己什么时候可以伪造出他们谋反的证据了。当然,得等到李斯之死彻底风平浪静之后再说。

可子婴真的有要保住冯氏兄弟多活些日子的理由吗?之前这些人共同商议着要对付自己的时候,子婴可是摆了他们一道呢。

想到这里,赵高又询问道:

“对了,那依公子之见,该如何处置两位冯大人呢?老臣以为将冯大人下狱只是陛下一时气的昏了头罢了,冯氏兄弟忠心耿耿,要不直接将他们释放了吧?我想他们和李斯应该不是同谋。”

子婴立刻否定了赵高的话,他恳切的说:“不能放,千万不能放。既然陛下都说了冯氏兄弟是李斯的同谋,而陛下又将处置权交给了大人,我们身为臣子,就应当替陛下分忧才是。索性就将冯氏兄弟也一并处死,现在不是有许多反贼吗?正好让世人看看造反是什么下场!”

大概是没料到看起来与世无争的子婴心还是挺狠的,赵高饶有兴致的反问道:“公子是说,把冯氏兄弟一并斩了?”

“对,不但是冯氏兄弟,还有一人也当斩首!”

“谁?”

“这个...”子婴面露难堪的犹豫道:“没了没了,没有谁了。”

“公子不敢说吗?放心吧,你就把我的这个下人当成木桩好了。”赵高指着马成武说道:“公子有什么想说的就尽管说,到底还有谁也当斩首?我赵高保证,出了这房门之后,不会再有其他人知道公子到底说了什么。”

子婴沉思着咬牙道:“那我可就说了,北境三十万大军的统帅王离,此人也该斩首。当时王贲将军老迈昏聩,所以受到了李斯等人的蛊惑。接下来报应也就到了,王贲病死在咸阳城中,可王离正值当打之年,难保李斯没有和王离重新商议大事。王离手握重兵不得不防,倒不如趁着这次机会,把所有对大秦有隐患的人都剪除掉。”

赵高朝着北方随意指了一手说道:“公子还不知道北边发生了什么吧?前些日子王离汇报北方的军情,说是匈奴人多次扰边。现在真是关键时候呢,王离可不能斩啊!”

子婴当然知道这些了,他露出惋惜的表情,不过又不太甘心的问:“那冯氏兄弟呢?把他们两个斩了应该不碍事吧?”

从李由到冯去疾冯劫再到王离,子婴建议把这些人都给斩了。

赵高无奈的说道:“公子,你该不会是担心他们为了之前的事报复你吧?”

子婴尴尬的搔着鬓角,一副被看穿心事的姿态。

与此同时,赵高终于彻底放下了对子婴的怀疑,这哪像是一个心思深沉的人?满脑子小聪明罢了。看来对于韩谈也是误会了,这两人应该没什么太深的交情。

“倒还有一件事要托付给公子,李斯与两位冯大人相继入狱,陛下尚且年幼,国家大事谁来处理?我有一个想法,劳烦公子暂代丞相一职,公子意下如何?”

“我?丞相?”这次子婴的震惊并非作伪,看来这才是赵高让自己过来真正要说的事。

“对啊,公子不必震惊,如今正值王位交替之际,时局不稳,人才凋敝,谁能想到坐在丞相位置上的重臣都有了要谋反的心思。所以我们必须得找到一位忠诚信得过的人来担任丞相一职,试问满朝文武之中,要说起忠心,还有比公子更合适的人选吗?”

子婴的态度让赵高非常满意,就这样一个人当了丞相的话,岂不是成了自己的牵线木偶?

子婴连连摇头,他苦笑着说:“承蒙大人抬爱,如果我再年轻十岁,这个丞相之位我肯定不会拒绝的,不会当又怎样?我还可以慢慢学嘛。可现在我已经失去了年轻人的心气,要是让我这么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当了丞相,以后恐怕会出问题的。而且大人说我目前是最适合丞相的人选,这一点我倒是不赞同,有一个人要比我更加适合。”

“比你更加适合当丞相?说说看。”赵高心中纳闷,好像也没听说子婴和谁走的近啊,再者,真的有谁更适合当这个丞相吗?

子婴大着胆子指着赵高,在赵高诧异的眼神中,子婴缓缓说道:“大人你何不当这个丞相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