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你出不起的投资
“死了!”
温知夏惊讶地看向王曼玉。
“听说是昨天晚上从自家酒店的顶楼跳下来,当场就死了。”
温知夏沉默。
章婧雅的下场让她想到了原著中的原主。
“我记得周一下午她离开的时候好像是去想法子了,现在看来那个法子好像没什么用。”班迪说着看向旁边的温知夏,“知夏,章婧雅的这件事你真的不知情吗?”
班迪这么问是因为那天章婧雅的反应,温知夏像是知情者一样。
“我不清楚。”温知夏没有改变自己的说辞,“我那天只是去他们家酒店恰巧碰到了她。”
王曼玉听后说道:“其实如果是我遇到像章婧雅这样的事情,我也没脸活在这个世上了,更不用说他们家还被收购了。”
温知夏看向王曼玉,“收购?”
“这个我知道!”班迪声音激动道:“章婧雅家的酒店是被致远集团收购的,听说致远集团近几年的计划是发展房地产和酒店业,收购章家的酒店只是他们集团扩张的一小步。”
“我毕业就业的目标就是进致远集团,听说致远集团的福利待遇是省内最好的!”
王曼玉纠正道:“何止是最好的,就是在全国都数得上号。”
说着她叹了口气,“可惜,我妈想让我进制衣厂工作。”
“但现在制衣厂的效益不是不好吗?更不用说现在市里新办了不少港资制衣厂,实力强悍。私营和个体企业发展势头也迅猛,国营厂可没有之前那么一家独大了。”
“但不管怎么说进了国营厂就相当于有了铁饭碗,我妈的意思是,女生还是要安稳一些比较好。”
班迪听后点点头道:“你妈这么说也没错,我就是觉得咱们还年轻,闯一下可能会更好。”
“班迪说得对,万一铁饭碗不铁了呢。”温知夏想到九十年代迅猛的发展速度说道。
如果是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王曼玉妈妈的这套说法其实没错,但如今已经进入改革开放迅猛发展的九十年代。
而他们所在的广省是国内最早开放门户的地方,改革变化速度尤其之快,一直走在国内发展的前端。
而如今的国营厂在机制死板、设备老化、设计落后等窠臼中,与灵活的外资和私营企业竞争时常处于下风。
国营企业如果转型不成功,面临的很有可能就是在竞争中停产或者是倒闭,可以说前景十分严峻。
王曼玉听后叹了口气,“起码现在还是铁饭碗。”
她说完看向温知夏,问道:“知夏,你毕业打算做什么?”
班迪想顺应时代发展进致远集团打拼;王曼玉准备听从自己妈妈的话进国营制衣厂端铁饭碗。
她们都有自己的打算,而温知夏……
她想了想笑着对班迪和王曼玉说道:“我想创业。”
三十多年后的创业环境十分严峻,但是在如今这个九零年代,创业可以说是直接乘上了时代的东风,温知夏有信心可以成功。
“创业?”班迪和王曼玉惊讶地看向温知夏。
“对,我要自己当老板。”
她再也不做打工人了!
而想要自己做老板的温知夏还没想好自己创业要做什么,反正距离他们毕业还有一段时间,温知夏觉得自己可以慢慢考虑。
而在温知夏考虑出自己想要做什么之前,她先找到了自己要投资什么。
原著中,宁远致在96年的时候收购了一家只有七个人的工作室,而这个工作室在宁远致的支持下,成功在两年后研发出一款即时通讯软件,从前期的单一聊天软件发展成后期的综合性互联网平台,整合无数服务后成为一个超级app。
这不就是她上辈子几乎每个人都在使用的某信吗!
当温知夏得知这几个人是他们学校的,且现在正缺资金的时候,她主动上门。
张奇峰下课放学准备往工作室跑的时候,被一个明媚白皙的美女堵在教室门口。
张奇峰听着身边同学的怪叫声,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面前的美女,他确定自己不认识眼前这个女生。
温知夏看着一脸茫然望向自己的张奇峰,笑着说道:“同学你好,我叫温知夏,可以和你聊一下吗?几分钟就够了。”
张奇峰没拒绝,而在听到温知夏想要投资他们工作室的时候,张奇峰更没有理由拒绝带她去参观工作室。
张奇峰等人为了租金便宜,且方便查阅学校书籍、咨询教授等原因,工作室就安排在了鹏城大学的外面。
张奇峰带着温知夏走进学校对面小吃街二楼的工作室时,几个二十出头的男生正在对着一个年纪在五十岁左右的阿姨求情。
“云姐,您把时间给我们宽限到月底,我们绝对把下半年的租金给你。”
“对啊云姐,现在刚进六月份,你再多宽限几天。”
站在温知夏身边的张奇峰在看到这一幕时大步上前,“云姐,我们都是鹏城大学的学生,绝对不会不讲信誉的。”
而房东云姐也是因为看到这一屋子里的人基本都是鹏城大学的大学生,所以才一拖再拖。
“这是最后一次,如果这个月底你们没办法把下半年的房租交了,就赶紧给我卷铺盖走人!”
云姐从温知夏的身边离开时,不远处工作室门口的张奇峰几人已经吵了起来,且越吵越激烈,根本就没有看到张奇峰带来的温知夏。
“罗绍辉,你以为我们现在面对的只是半年房租吗?”其中身材中等戴着厚重眼镜的男生对着一个瘦高个男生吼道:“我们现在毕业快两年了,可是一点儿成果都没有。”
“有成果。”罗绍辉纠正对面的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