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法师
第230章法师
抚琴看了她们一眼,浅笑如花,道:“好了!既然一切的误会都解开了也是好事一件啊!”弄玉和杨瑜不禁相视一笑,不错,经过昨日,倒是将两人的心结解除了,弄玉和抚琴也渐渐明白了杨瑜的不可操之过急的说法,杨瑜也谅解了弄玉当日的隐瞒,这不是很好?杨瑜顿觉十分欣喜,如今的她也明白了联盟的重要,昨日要不是弄玉出手相救,今日就不知道是什么局面了。
王贵妃依然和皇帝端坐在一处,思量了良久,还是笑道:“昨日皇上喝醉了,还叫着楚国夫人的名字,臣妾还命她留下来陪同,想不到最后竟是玉才人留下来伺候皇上的!”
果不其然,皇帝的眼眸顿时就冷了下来,王贵妃正洋洋得意的时候,却见皇帝怒视着她道:“王贵妃!你明知楚国夫人怀着身孕,还要她服侍朕,是何居心?不错!如你所见,朕和楚国夫人之间的确是有了嫌隙,但那是朕和楚国夫人之间的事,若是贵妃认为可以借机将楚国夫人铲除就大错特错了!朕要如何对待她是朕的事,但是若是有人刻意伤害她,朕也绝不姑息!”
王贵妃顿时蒙了,皇帝话语里的意思是明白了,但是王贵妃不理解这种情绪!既然有了嫌隙,不是应该厌弃的吗?为什么又要如此护着她?这是为什么?
说到底王贵妃终其一生也没有尝过这情爱的滋味,在她心里,她只要好好的做皇帝的妃子就够了,与她而言,做皇帝的妃子更像是要一生都奋斗的事业!故此她体会不了皇帝的情绪。
但是皇帝的不悦她是深刻的明白了,故此她只是愣了一会,道:“皇上恕罪!臣妾只是见皇上口口声声地叫这楚国夫人,想着能让她陪着一定是皇上的所愿,况且皇帝已经醉得不省人事,还能做出什么事来?”
皇帝依然冷着脸,“事实证明,朕真的做出什么了!”皇帝越想越心惊,虽然他有意要为难杨瑜,发泄心里的不满吗,但想起今日那弄玉身上触目惊心的印记,便知昨夜的他有多疯狂了,若是伤了杨瑜,恐怕杨瑜这一生都不会原谅他的!
王贵妃默然,只好不再言语,皇帝见她不说话,也知道刚才的口气过分严厉了些,道:“朕明白贵妃是为了朕好,想让朕高兴,只是凡事要顾全大局,朕是去请国师的,自然不能出事,你看看,昨日天气变化,便人心惶惶了,若是楚国夫人出了什么事,好事的人又要生出多少是非,又会说朕是无德的昏君,传了出去,可是有伤国本,绝非小事!”
王贵妃想了一想,也的确如此,看来她还是想的不全面啊。于是羞愧的道:“皇上!臣妾知错了,是臣妾考虑不周,差点就坏了皇上的大事!”
皇帝点点头,道:“虽然朕是皇帝,想请知玄法师为国师,别人看来是莫大的荣宠,但是大师却是方外之人,荣宠不惊,不然的话,他也不会隐匿了这么多年,若是朕不能将他请回,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王贵妃连声称是,皇帝于是有了笑意,道:“朕还不是为了大唐的基业着想?若是能平安的交到皇子的手上,也不枉朕如此幸苦了!”
王贵妃听皇帝的话语,顿时心念一动,惊喜地看着皇帝,皇帝果然道:“朕这些皇子里,最得朕意的就是俨儿,若是贵妃好好栽培,朕一定不会辜负了贵妃的这份用心!”
皇帝的意思已经这么明显了,聪慧如王贵妃怎么会听不出?皇帝的意思是要她不要动别的心思,一门心思的栽培皇子,将来的江山都会交给李俨的!
王贵妃当然是又惊又喜了,虽然大唐皇帝的废立均掌握在宦官的手上,但是王贵妃和宦官的关系本来就交好,在加上很皇帝的首肯,李俨将来继位的事就指日可待了!
王贵妃道:“臣妾一定谨记皇上的教诲,只以俨儿为念,再也不会起其他的心思了!”这时候真心话,若是为了对付杨瑜,却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进而影响李俨的太子之位,那么实在是得不偿失!
皇帝见王贵妃明白了他的意思,也就不再多言,眸光却是黯淡了下来,虽然他不愿意伤害她,但是杨瑜不愿意侍寝,找弄玉来代替的真相还是伤害了皇上的心!
皇帝现在才明白了这种欲罢又不能的纠结!若是他能够对杨瑜视而不见,他的心是不是就不会这么难过?但是他想念她,却在看见她的时候又怨恨她,直到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最可恨的是杨瑜那云淡风轻的模样,似乎荣宠不惊,却愈发显得对她的在意,这让皇帝心里实在不是滋味!
正思量间,大安国寺已经到了,安国寺位于陕县西李村乡,距三门峡市约64公里。寺院殿堂彩釉筒瓦,俗称琉璃寺。安国寺始建于隋,历代均有修葺。故此依然颇为雄伟,也别有特色。
前院山门为南面带有檐廊的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山门两侧各置一耳门。前殿为面阔三间的单檐式硬山结构,西侧有配殿三间,东侧有一座条石砌基、青砖筑起的正方形钟楼,楼顶四周有砖雕仿木斗拱。
中殿为面阔一间、进深三间的单檐硬山式建筑物,四面带有回廊,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拱、龙凤大脊,正吻和脊兽。中殿东侧用条石砌成的莲池也算雅致。
后殿面阔三间,单檐硬山式结构,中殿和后殿两侧的经(禅)房也都是单檐硬山结构。
火墙(由石碣得名)高约4米,自东而西将整个寺院分为前后院。正中为门楼,内外沿及额头雕二龙戏珠等图案,火墙南面东侧为砖雕蟠龙图案,西侧为麒麟图案,门楣两侧为五瑞图。火墙上嵌有大中四年“重修瑞云山安国寺火墙序“石碣各一块。
正殿在火墙北侧,面阔五间,单檐硬山式结构,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拱,龙凤大脊。正吻和走兽等砖雕装饰及廊檐下的木雕八仙人物图案等十分精致生动,雕花六抹格扇门别有意趣,廊下承檐的四根小八角体磨光青石柱上雕刻揩书对联:
宝筏渡迷津原里犬河边牛愿相逢去;
金绳开觉路井中蛇藤上鼠应早脱来。
昌水萦洄万顷流光映梵宇;
瑞山缭绕四围爽气浮祇园。
虽然和护国寺是没有办法比较的,但却更有脱俗的味道,更适合修行之人居住,佛性似乎也浓烈一些,护国寺虽然恢宏,但是尘世的味道重了一些,况且这里的高僧也远比护国寺的和尚来到高深。
皇帝来到,虽然僧众大部分都出来迎接,却没有一丝媚俗的模样,均是平淡如水的模样,反而叫皇帝的心神安定。
那方丈知妙法师不禁打了个佛偈道:“阿弥陀佛!皇帝不远千里前来大安国寺,实在是诚心诚意,佛主一定会感念皇上的一片诚意!”
皇帝只是笑一笑,眼光却看着旁边慈眉善目的得道高僧,身着袈裟,手持锡杖,双手合十,向前来参拜的信徒口念一声:“阿弥陀佛”,俨然一副仙风道骨的活佛气度。
原来那就是名扬天下的知玄法师,皇帝年幼时曾经在皇宫里见过他,当年知玄法师还曾经为先皇所推崇,只是知玄法师那时立志要云游天下,化人家的疾苦,所以才不曾留在皇宫中的。
皇帝不禁有些激动,道:“知玄大师,别来无恙?”知玄法师露出一丝丝笑意,一脸的平和,道:“皇上也别来无恙?”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皇帝激动地道:“朕心心念念的就是能请得法师回京,为大唐子民祈福,以博得佛主的庇佑!”这话确实情真意切,皇帝早就仰慕知玄法师,更是因为连宣宗皇帝都不能请得他做国师,若是他办成了此事,也算是功劳一见,更重要的是他心里的满足感,他也终于有一件事能超过先皇了!
知玄法师还是一脸的平静,皇帝要来请他做国师的事早已经传遍四海,人人皆知,也认为这是莫大的荣光,但是知玄心里却是淡漠如水,国师的位置看似光鲜,却并不好做,修行之人,一定要四大皆空,但做了国师之后,就会有诸多的顾忌,反而与修行不益,因此知玄在宣宗的时候就婉拒了宣宗的邀请。
对于皇帝此次大张旗鼓地来邀请,知玄也是抱着婉拒的态度。
知玄法师道:“阿弥陀佛!万法归心,只要心中有佛,处处皆可修佛,佛光也自会普照,庇佑四方!”
皇帝听出了知玄法师话语中的拒绝之意,不禁大为失落,“朕是一片真心!冥冥众生,有心学佛,却苦不得法,需要如知玄法师这样的高僧为指路明灯啊!”
知玄法师依然不为所动,道:“佛法无边,路路皆可通,皇上言重了!”皇帝有些急躁了,正欲说什么,王贵妃却笑道:“皇上!此事稍后再议,臣妾心急想要去供奉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