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严嵩驾到
当日朱厚烨和玛丽在卧房里说了些什么,无人关心,倒是玛丽的主动,让宫廷里免不了风言风语。
一切的根由,在于玛丽的主动。
玛丽非常恼火,不过,朱厚烨很快对此做出了回应——他每天中午都会到玛丽的房间午睡,如果有要紧事不能去玛丽的房间,他会派遣侍从跟玛丽道歉,并送上礼物。
也许是一件小首饰,也许是一首带着插花的短笺,有的时候是简单的问候,有的时候是一首充满含蓄美的小诗。
朱厚烨的举动,让所有的风言风语消失得一干二净,而玛丽成了宫廷中最受羡慕的女人。
玛丽就是在这样氛围之中,参加了第一次听政。
因为已经是冬天,加上圣诞节前的一个月,对于西方各国来说是宗教月,是各国君主领头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月份,所以各种年终报告、来年的预算甚至是春耕谋划都必须提早,这也是整个十一月份的主要工作内容。
当然,那天最重要的议题就是玛丽的加冕典礼,以及两个消息:
“陛下,听说圣人国的皇帝陛下在两年前得到了一位皇子。”
事关皇族,开口的自然是宫务大臣阿尔贝。
“真的?我记得,这应该是嘉靖的第一个儿子。”
“是的,陛下。请问,我们是否要庆祝?”
朱厚烨想了想,道:“不必了。按照东方的传统,新生儿的庆典有两个,一个是满月,一个是百日,只有过了百日活下来的孩子,才有资格上族谱。这是东方的传统。等这个孩子活过百日的消息传来,我们再举行庆典。”
如果这个孩子已经夭折,他们却在举行庆典,一般人尴尬过去就算了,换成嘉靖……
反正朱厚烨无法理解嘉靖的脑回路,只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免嘉靖记恨。
“是,陛下。还有一件事,圣人国皇帝的特使昨日向詹事府提交了正式文书。”
“昨日?”
也就是说,黄锦前脚离开荷兰,这家伙就表明了身份?
也就是说,对方早就来了荷兰,而且还呆了不短的时间?
朱厚烨眼神微凝,脸上却不动声色:“既然如此,那么御前会议之后,我会接见他。他叫什么名字?”
“严嵩,陛下。”
朱厚烨直接傻了。
那感觉,就像是跟人斗地主,自己手里握着一堆散牌、小牌,结果被对方拿鬼牌王炸糊了一脸。
严嵩?
开什么玩笑?!
“他多大年纪?来荷兰几年了?”
希望是同名同姓的另一个人。
朱厚烨需要确认一下。
“他今年五十五岁,来荷兰快四年了,陛下。据他本人所述,他在语言上缺乏天赋,所以沉心学了四年法语、西班牙和英语、荷兰语。”
好家伙!
五十一岁抵达荷兰,因为没过语言关,就沉下心学语言,还一学就是四门!
而且在他提交文书之前,一点风声都不露!
的确是个狠人。
不愧是严阁老。
“卢米埃?”
朱厚烨的神色让玛丽有些担心。
朱厚烨迅速回神:“没事。只是有些震惊。有的时候,我都佩服这些东方的读书人,他们的毅力让人惊叹。”
“读书人?”玛丽道。
她很困惑。
不是贵族?
“是的。他们出身于平民,通过学习掌握知识,然后通过万中挑一的全国统一考试进入大明的官场,成为大明的预备官员,之后,他们还要年年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评考核,累积功绩和资历,才能成为皇帝的得用大臣。活到老学到老,是他们的座右铭。看起来,这一次嘉靖给我挑了一位真正的官员。”<
魏彬、黄锦、陈洪、谷大用等人,终究不过是皇帝的家奴,锦衣卫只是皇帝的鹰犬,严嵩才是真正的大明官员。
这里面的区别,朱厚烨一清二楚。
托马斯·摩尔道:“官员,不是学者吗?”
“不是,在大明,学者和读书人有很大的区别。以后大家就知道了。”
“那我一定要好好结识这位严阁下。”
朱厚烨大笑:“希望你早日适应他们的说话方式。”
东方人说话喜欢弯弯绕绕,而十六世纪的东方人更喜欢用典故。有些时候,哪怕只是一两个字,背后都带着历史。
不懂的人,跟他们交流起来,可不是一般地费劲。
果然,当天下午,朱厚烨和玛丽一起召见了严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