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联手 - 在十六世纪西方靠女人上位的可行性报告 - 无法忘记的遗憾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17章联手

作为权将作监大匠,曾铣当然有权参加宫廷的各种活动,他的妻子和子女同样有权参加。

曾铣本来想按照他的习惯,穿上他们眼下最体面的衣服直接去——没办法,曾家曾经被抄家,他还有官服可以穿,他的妻子就没有这个待遇了——结果却被提醒,要好好打扮,如果没有衣服可以租。

曾铣非常不爽:“何必!”

打肿脸充胖子什么的,真的没有必要。

也不符合他一惯的行事。

曾铣不喜欢出于这种目的去借钱。因为他知道,这往往是贪污的开始。

曾铣讨厌贪官,虽然他不得不跟贪官·共·事,却不等于他就认同贪污。

赵良道:“曾大人,这边的人都当大明是黄金之国,天底下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若是被人发现大明外强中干……”

那大明恐怕永无宁日。

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他们,将是千古罪人。

曾铣当然知道轻重,他也知道大明的国防力量到底有多虚弱。现在的大明,说只有一个架子,其实一点都不为过。可是这件事已经触及了他的道德底线,哪里那么容易就过得去?!

曾铣道:“真真是卖头油的娘子水梳头。大明国库里的大半绸,怕是都在这里了。”

大明的律法明文规定,商人不得穿丝绸,农民可以穿丝绸。可是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多钱置办丝绸的衣服?而商人之家,最多也只敢在背地、在家里穿穿,出了门,哪个敢穿?

所以大明的街头,举目望去,多是棉麻的衣裳,少数的几个丝绸的,不用说,绝对是达官显贵。

毕竟大明官员的俸禄是有数的低。不贪污的肯定穷,当然就穿不起丝绸。而贪污且没有后台,肯定会被弹劾而罢官。能遍体绫罗的上街的,绝对是惹不起的那一挂。

哪里像这无忧宫,人来人往,无论男女,都裹在绫罗绸缎之中,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这便是盛世吧。

曾铣在心中暗叹。

何时大明也能如此呢?

何时大明的官员不用贪污也能穿得体体面面的呢?

赵良道:“曾大人一直在陕西,大概不甚清楚。这些年靠着丝绸贸易,江南一带溺死的女婴大大减少。不知道多少人家把王爷当成万家生佛,为王爷立了生祠呢。”

曾铣道:“我知道。我在陕西也种土豆。陕西也有王爷的生祠。”

话出了口,曾铣这才发现说得太硬。

没办法,虽然他是进士出身,可是武将做得太久了,有些习惯已经改不过来。

曾铣道:“我只是好奇,荷兰到底有多富庶,竟然有这么多人穿得起丝绸!”

大明的丝绸出口东洋就已经是十倍的价钱了。往西洋而来,如果没有二十倍的价钱,那些商人怕是早就在半路上就出手了。

曾铣很清楚商人的德行。毕竟,山陕也有大豪商。

赵良笑眯眯地道:“只荷兰王国一国,举国上下约五百万人,全国每年赋税约合两千多万杜卡特金币。”

两千?多万?

曾铣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他破功了。

因为他很清楚大明的税收多少。想荷兰一国,面积不如大明的一省,人口不足大明的三十分之一,可是赋税竟然足有大明的五倍之多?

怎么可能?!

“王室按照比例向国会领取津贴。此外王室还有领地收入和其他财产收入。”

曾铣道:“其他财产收入?”

“船队。我以为你已经知道了。”

“船队?!”

曾铣倒吸一口凉气。

他当然知道船队。西班牙的珍宝船,葡萄牙的香料船,荷兰的丝绸、瓷器、漆器等东方珍品船,都是无忧宫里的热门话题。而远东的金银船这件事,根本无人提及,曾铣曾经试探过几次,至于结果,无需赘言。

至于东方珍品船的贸易金额,以他儿子跟他汇报的数字为例,一千一百六十三万两银子,除去贴补嘉靖私库的,除去被各级官员扒皮的,假设朱厚烨的船队最后能拿到手里的,就只有嘉靖的私库里的那些高级丝绸、瓷器、漆器、茶叶……等等等等贡品,合计约三百万两银子。按照二十倍利润计算,那也是六千万两银子,也就是六千两百七十六万杜卡特金币!

六千万两白银!

六千两百七十六万杜卡特金币!

当这两个数字滑过曾铣的脑海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僵硬了片刻。

等一下!

是不是算错了?

这是曾铣的第一反应。

他再度低头思考了一下,大明的货物往东洋去,是十倍的利润,往西洋,路程何止是东洋的十倍!只是两倍于东洋的利润,已经是往少了说了。

换而言之,六千万金币,真的是太保守了。如果说船队运回来的珍宝,供给王室花费之外,其余的拿出去卖,还能结余六千万金币,那还差不多。

不过,真有这么多吗?

压着手指算完,曾铣都不确定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