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元日将近,各方动作 - 北宋:摊牌了,谁说我赵祯没儿子 - 岂曰无衣1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6章元日将近,各方动作

第66章元日将近,各方动作

新年的脚步渐进,汴京的百姓们也更加忙碌了起来。

过年需要的春联、灯笼等等,在大街小巷都已经有所售卖,家家户户都在置办着年货。

忙碌了一整年,新年是他们难得清闲的日子,自然是要好生准备。

赵和家里,郭槐也在紧锣密鼓地安排着过年所需要的东西。

今年他们一家移居到了汴京,靠着赵和的点子赚了不少钱,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自然要比往年要准备的更周全一些。

“小郎君,先别忙了,裁缝就在外面,先去量一量尺寸,帮你订做几套衣服”

“隔壁的那老家伙说要帮咱家写对子,我看他字写得还不错,就不买了。”

“对了,后天要开年会的事情我已经通知给大家了,小郎君记得抽出时间。”

“行,麻烦你了郭伯.”

赵和仍是在忙碌,只是这些事情都几乎分不出心神,距离实践上的突破还有一段时间。

郭槐早年身为后宫总管,这点小事对他而言算不得什么,不过他一个人还是忙不过来,就喊了周肥一起帮忙,反正都是自己人了。

至于衣物,赵和本身穿的就是那几声,他平日喜欢穿青衫,郭槐也就照着他的喜好来订做了几声,布料自然是最好的,如今他们家里也不差这点钱。

虽然郭槐很不想承认范仲淹这老头厉害,但实力的确是摆在那里的,一手大气磅礴的楷书任谁看了都会觉得吓人。

况且范仲淹是什么人?

能让他亲自题写的对联,价值几何就不用说了。

不过这老东西一个人住,看在他平日里也十分关心赵和,郭槐就连带着帮着范仲淹一起置办了,该掏多少钱还是掏多少。

周肥这边,平日里与小郎君极为亲近,郭槐自然是帮着置办。

皇宫之中,自然与民间差不了太多,上上下下也是在紧张忙碌着。

圣人亲命,新年新气象,下面的人几乎都停不下脚步。

汴京城内,倒是发生一桩有趣的事情。

其一就是辽国使臣进京,带着新年的贺礼,官家按礼节是要给赏赐的,不过因为对方是辽国的原因,给出的赏赐价值要比那贺礼多出数倍。

往年都是这么个流程,可偏偏今年有个人跳了出来。

那人叫包拯,朝堂之上就敢辱骂官家有辱大宋威严,然后指着那辽国使臣骂他们贪得无厌。

此事立刻被京城百姓传颂起来,都说那包拯铁面无私,而事后包拯也并未落下什么实质性的惩罚。

大宋需要这样一个人,去对辽国摆明态度。

大宋现在给你们辽国的,是赏赐,不是苟求和平的退让!

在朝堂大多数官员都是软骨头的情况下,包拯的出现让他们羞愧难当,自然也少不了怨恨。

下面的百姓,也是被给予了一定的信心。

宰相府上,王安石正在府上拜访,书房里二人边下棋边聊天。

“介甫,自你回汴京之后,可是发生了许多热闹的事情啊!”

民间,赵和以一己之力力压汴京第一酒楼的樊楼,已然被百姓广为传颂。

汴京的夜市,多出了炒菜烧烤等诸多美食,令人赞不绝口。

春明楼与樊楼明面上的较劲,颇为有趣。

还有一个并不简单的少年,让二人都十分感兴趣。

王安石笑着点了点头:“先前崇和夜市那少年,并非是什么寻常人,能只凭这种身份就做到如此地步,人心把控以及谋划皆是不凡,只可惜那性子实在是太冲动,让人喜欢不来。”    贾昌朝摇了摇头:“自古以来,大才生性都颇为倨傲,与常人自然有所不同,那少年出身民间,殊为不易了。”

“听贾公的意思,是有意招揽?”

贾昌朝呵呵笑着:“你也知道他身边跟着的是范希文吧,有希文在一旁教导,老夫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王安石微微皱起眉头,他就是对此事感觉到很奇怪。

范仲淹本是被贬,却直接辞官,不成想辞官之后竟是跟在了一个少年身边,令人费解。

那少年身上所展现的不凡,若是以范仲淹弟子的身份来说的话,倒是能解释的通,可时间对不上。

“范仲.范老为何会与那赵和待在一起,难不成真是师生关系?”

“此事,老夫也不清楚”

贾昌朝说完,也是不由得感慨起来:“那少年之前说的确实是有道理,换成我们任何人站在希文的位置,恐怕都不能把这场新政给做得完善了。”

“正如他所说,大宋内部的问题已经很大了”

听到这话,王安石眼神坚毅开口说道:“范老办法太过激进,若是能加以改善协同各个阶层的利益,效果必然会更好一些.”

这话是之前赵和说的,如今王安石拿来用,显然是认可了这个道理。

贾昌朝脸上露出笑容:“既然你也有心于此事,不妨日后多于赵和交流一下思路,他的想法总是很令人意想不到的。”

“元日之后,你便要离京了吧?”

王安石点点头:“官家的意思是想让我入馆阁,不过朝中那副样子.我也不太好说,受那少年启发,我是不打算留在京城为官的,在地方多历练一些年也是好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