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京城居大不易 - 大宋文豪 - 西湖遇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宋文豪 >

第332章京城居大不易

第332章京城居大不易

从宋庠府邸出来,陆北顾又回到“澄明斋”待了一会儿。

一方面是跟沈括研究一下经营事宜,另一方面是看看黄石是否能适应这里的环境。

为了防止被人攻讦,他们做事特别小心,都是确保在三个月内能交付的订单,才会收一笔定金。

嗯,是定金,不是订金,要是反悔了肯定是不退的。

毕竟原材料确实还是挺贵的,若是不收定金的话,我把镜片已经磨了一半你不要了,那我这镜片不就白费了嘛。

至于那些时间比较久的排单则不收钱,只是告知对方制作比较慢,前面的客人多,给个日期先排着。

但即便如此,光靠着大批送上门来的定金,“澄明斋”开店这几天以来的账目收入也已经足够可观了。

而陆北顾因为打算先把陆家旧宅买回来,所以需要一大笔钱,他得跟沈括商量商量,从账上支取出来。

晚上光线很差,此时沈括也没有磨镜片,而是正坐在椅子上喝茶休息。

“竟是买回旧宅吗?”

听闻陆北顾提及此事,沈括忙道:“那可耽误不得,被人买走便麻烦了,只是不知道需要多少贯钱?”

“很小的院子,大约要千余贯。”

陆北顾也有些无奈,地以稀为贵,东京开封作为这个时代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池,房价高是必然的事情。

高到什么地步呢?

此前青松社聚会的时候,欧阳修喝到兴起,念过他回忆青年时期在开封窘迫生活而作的一首诗。

“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

闲坊僦古屋,卑陋杂里闾。

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

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

这首诗可以说道尽了在开封大杂院里赁屋居住的辛酸,堪称大宋蜗居实录。

而之所以身为京官还要租房子住,一方面是因为提供给官员的官舍虽然租金价格低廉,但面积极为狭小,单身尚可凑合,成家之后根本没法拖家带口的住,只能去市井中赁屋;另一方面就是开封城本身房价奇高无比,外城一套住宅的价格普遍在上千贯到数千贯之间,所以买不起只能租。

至于这个房价是什么概念?开封市民的平均月收入不到五贯.

内城的宅邸,普通人根本想都不用想了,没个上万贯买不到的,置办豪宅更是至少要十几万贯。

哪怕是士大夫这种在大宋社会里妥妥的高收入群体,如果不是官家赐宅,想要光凭自己的俸禄在内城购置豪宅,也是不现实的事情如赵抃那般,官位已经不低了,但是也就只能在内城置办个老破小的宅院。

但即便如此,官员们还是会使出浑身解数,争取在开封内城购置宅子,因为这样每天能节省大量交通时间。

尤其是对于参朝官来讲,早晨能多那么一会儿睡眠时间简直不要太幸福了。

只能说,京城居大不易。

不过对于房价这个问题,朝廷也是尝试有出台政令进行调节的。

真宗时期朝廷就颁布禁令不准官员购买公家出让的廉价房屋,只限平民购买.可惜没啥用,谁家没个平民亲戚呢?挂在名下就绕开了。

到了如今的仁宗时期,朝廷更是颁布禁令,禁止非致仕官员在开封城内的房产超过一套。

而房产,也成了官员们互相攻讦的重点。

如果不是官家赐宅,又住的特别好,那简直就如同黑夜里的火炬,就是别人拿来光明正大弹劾的目标。

“贤弟买回旧宅要紧,尽可支取。”

沈括本来就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人,心思都在研究上,听了陆北顾要把定金先支取出来的话,甚至压根就没起什么怀疑之心。

在沈括看来,陆北顾如果不是真的需要,肯定不会开这个口.毕竟此前他们分“和买”热气球技术的钱的时候,陆北顾表现得也很大方,而且这次开眼镜店短时间内大获成功,也多半归功于陆北顾提供的技术原理以及进行的开局宣传。

而且在技术门槛非常高的前提下,“澄明斋”就是下金蛋的母鸡,以后能赚到的钱,肯定比陆北顾这次提前支取出来的钱要多得多。

“行,多谢存中兄了。”

陆北顾又问道:“那是否还需要多招几个切割和琢磨水晶的匠人?若是凡事都需存中兄亲力亲为,也太过劳累了。”

“我也正有此意。”

沈括用热茶的蒸汽熏了熏眼睛,又揉了揉,说道:“上次帮我们弄热气球的老刘他们虽然不是干这个的,但我觉得他们手稳心也巧,教一教大约是能做好的,关键的技术掌握在咱们手里就行了。”

之前三司“和买”热气球技术的钱,张载是有一成的,但这次开店,就只有陆北顾和沈括两个人合伙了。

故此店里的事情,都由两人商量着来。

陆北顾主要负责宣传、经营以及人员招募,而沈括则负责具体的眼镜制作工艺。

两人又商量了诸多杂事。

商量完,陆北顾说道:“总之,在入仕之前,店里的架子得搭好,要做到我们把自己抽出去也能正常经营,免得以后引人攻讦。”

大宋给了士大夫优渥的待遇,同时也划了红线,只要得了官职,那便不能从事任何商业经营活动了。

两人虽然通过了礼部省试,但从身份上来讲,还是举人,并未入仕,所以不受这条规则的限制,但不久后的将来,他们就必然受限了。

“要守选的你以为我是你啊?”

听了这话,沈括翻了个白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