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100章你这个无情的女子。…… - 妧枝 - 六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妧枝 >

第100章第100章你这个无情的女子。……

第100章第100章你这个无情的女子。……

世间夫妻,成婚三日就会回门,探望妻子家中的父母亲戚。

但历常珽已经离开京都,也就不存在继续守这规矩,而妧枝也成了光有头衔的郡王妃。

没有长辈,且甘府也做不得主,妧枝可以自行去留。

可历常珽离开的第一日,妧枝待在郡王府,并未有什么特别的动静,她像是自己的丈夫不过是出了一趟远门,也不在乎是否新婚,日常与在妧府无异,吃了喝,喝了睡。

闲暇时余,就用些伙计和看书来打发时候。

据商榷安得到的消息,之后的两日三日,都十分寻常,甚至回门那天妧枝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妧家,历常珽的下属顾曲跟随,只要她在郡王府的一天,这个府里的上下都认她是他们的王妃。

而她以历常珽秘密出门办事为缘由,挡住了平氏的疑惑和询问。

此番虽然让平氏等人惊讶,却又十分体谅,没有过多追究。

待到妧家之行结束,妧枝便又回了郡王府,整日都不曾出来过。

枕戈将那边得到的消息禀告给商榷安听,在一处新购置的宅院中,商榷安的卧房里,他合衣而躺,如今他已从濉安王府内搬出来,自立门户。

这般分开,以他今日的地位无一人敢置喙,夜色深沉,枕戈办事回来得太晚了,但不敢耽误,于是将连日来的观察都在当下说了出来,由商榷安自行揣摩决定。

而知晓妧枝近况的商榷安表现得并不着急,历常珽才走没多少时日,这般急吼吼地去接触妧枝,不过是自降身价。

此女肯定会拒绝他,商榷安沉着冷静道:“让人看着点她,只要不出意外,她想做什么都成全她。”

枕戈愣了下,但看商榷安怎么都不急的意思,也未有行动,一时猜不出他心中打算,只得点头应下,“是。”

眼下妧枝定然心绪不宁,多在离京的历常珽身上。

想到此,在下属走之前,商榷安道:“多安排些活计,免得她成日多想。”

枕戈很快便明白了,从商榷安房中离开。

要剥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注意力,自然需要其他身外事来牵扯他们心神。天下的消息,无论大小,枢密院的情报都能截获到,从往日机构升官成了宰执的商榷安身兼两职,想做些动作简直轻而易举。

郡王府里,妧枝这些时日的确思绪低沉,尤其在亲自追到渡口,却无法将历常珽留下,对方依旧坚定离开京都,这让她眉头上笼罩了不少忧愁。

是以她最近都在思考与历常珽的关系,是放手成全他的想法,还是不辞辛劳等他到经年日久。

他自认已给不了她幸福,便想让妧枝寻个第二春。

可妧枝并无这样的心思,她已经到了视情爱非唯一的地步,除了与历常珽结为夫妻,她不知还能有谁再走近她的身边。

母亲与弟妹皆以安定,身边没有忧患,妧枝心意开始懒散,并不追求情爱。

要强求历常珽回京,或是保留二人这段婚事,妧枝亦有些为难,她为历常珽考虑,他所经历的痛楚,并非三言两语就能抚平。

她也不是他,无法感同身受,说再多安抚的话,或是待在历常珽身边,也不过是增加他的痛苦,所以才在他要离开时不敢强留。

而她也不想让自己在历常珽心中,变成那等一想起她来就会痛彻心扉的印象,这是妧枝对他的理解,也是对他的温柔。

于是便僵持在此处,好在对方人不在京都,妧枝留在郡王府也无人敢对她说三道四。

妧枝想留多久,便留多久。

她黯然神伤,没有什么闲情逸致出去游玩逗留,但常待在郡王府不见生人,也会令她心情低落。

就这般过了小半月,不知何时开始,平氏那边来了消息,让她择日有空就去庙里祈福。

生母相邀,妧枝不可不从,她收拾心思陪平氏去了东林寺。

故地重游,在香火鼎盛的寺庙中,妧枝仿佛回到了开春时候,只是这个季节渐渐天寒地冻,树木枯黄,在这心境也全然不同。

从前刚重生时候,她抱憾病逝,心中充满怨念,只想改变过去,为自己和为家里复仇,而今仇怨已消,即使东林寺没有了春日茂盛的气息,却也让妧枝感受到了新生。

很快,她与平氏排队上香,等出了殿门,就听见有人呼唤,“救,救命,我家夫人要生了,谁来帮帮我们?”

妧枝与平氏过去,寺里僧人也意想不到会出现这种事,拿捏不好姿态,“佛门重地……不好沾染血腥,玷污了佛祖。”

正考虑要不要留下妇人在此地生产,就听旁边一道柔和的女子声音不乏威严道:“佛不就是为普渡众生,又怎么会嫌弃被人玷污?小师父简直着相了,还是救人要紧。”

那僧人看她衣着不凡,不怒自威,显然是富贵出身,加之地上的妇人不断哀嚎,且还有附近香客涌过来,只得听从妧枝的命令,将人暂时挪到殿宇空置的地方。

好在平氏懂得药理,也通晓些医术,又有过生育经历,于是命人赶紧烧水,让妧枝与她一起照顾即将临盆的妇人。

“阿枝,剪刀。”

“给她喂口水,别让她咬到自己的舌头……”

剪刀妧枝很快去找人拿来,僧人不知去了何处,也许是去通知了寺里的主持,而整个大殿的门被微微合上,妇人的夫婿则在一旁不断宽慰她。

期间烧好的热水被送到殿中,还有一些穿旧了的俗家衣物给他们拿过来。

待到主持来时,只听一声凄惨的哀叫,接着一声哭啼,孩子便呱呱坠地了。

妇人夫婿对着平氏与妧枝感激不尽,“多谢夫人,多谢娘子,若不是二位出手相救,只怕我妇人和我孩儿都活不下去……”

主持对颇有微词的僧人一番训诫,同样在旁悲悯道:“阿弥陀佛,两位施主慈悲心肠,定得佛祖保佑。”

妧枝同母亲忙碌一场,待到呵出一口热气,才感觉到自己紧张到出了一身冷汗。

没有过谦,妧枝与平氏得到妇人及夫婿的感谢,心中也快慰不少,在之后得知他们须得归家还让出了马车,让妧府新来的车夫将其送回家中。

而母女二人从寺里出来,则有意在城中街道上走走,寻了个路边茶摊暖和身子,等待车夫回程来接。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默默驶过来,枕戈打开窗户,朝着刚坐下不久的母女二人问候:“平夫人,妧娘子,二位可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