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59章册封姜宝瓷为“嘉宁公主”……
第59章第59章册封姜宝瓷为“嘉宁公主”……
陆晏和一哂,不解道:“二殿下何出此言?陆某虽愚钝,但也认得几个字,一、二、三还是分得清楚的,圣旨上朱批犹新,玺印未干,何错之有?”
陈氏一党的官员一个个面面相觑,像被点了xue的木偶,笏板上准备的长篇大论没有了用武之地,满眼迷惑地看向殿上对峙的二人,一位是皇子,一位是手握百官把柄的内相,他们谁也得罪不起,只得静观其变。
李氏那边方才见赵枢把李羡之赶出了大殿,正在六神无主之际,谁知圣旨一出,自己一方竟然躺赢,瞬间欢欣鼓舞,跪地接旨,山呼万岁。
赵枢这时才回过味儿来,爬起来跳脚道:“陆晏和,你假传圣旨,陛下明明答应了,要传位给孤,他赵麟算什么东西,也敢和我抢皇位。”
话音未落,就听殿外鼓乐齐鸣,九架火炮齐发,冲天的炮声如雷鸣,震的人鼓膜嗡嗡作响,众人一时愣在当场。
随着鼓乐之声,一队威严的仪仗缓缓步入大厅,前面簇拥着一个人,身穿龙袍,项戴朝珠,头戴五色十二毓珠太平冠,正是三皇子赵麟。
赵麟身量未足,个子不高,在帝王衮服的加持下,满身威严却冲天八尺,稍显青稚的脸上,一双鹰眼目光锋利,扫过殿中,满朝文武皆被他盯的一缩脖儿。
他穿过众人,来到殿前,于阶下微微倾身,双手举过头顶:“儿臣接旨。”
陆晏和踱下台阶,把圣旨呈到赵麟手中,撤后一步行了个臣子礼:“仆参见陛下,恭祝陛下千秋万岁。”
膝盖还未沾地,陆晏和就被赵麟一把扶了起来:“先生快快请起。”
李氏一党见状,连忙跟着行礼:“臣等参见陛下,恭祝陛下千秋万岁。”
赵麟冲陆晏和轻轻颔首,一步步走到了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前,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对众人,端坐其上。
文武百官跪了一大半,剩下的陈氏一党内心似油煎火烧一般,慢慢都熬不住,反正二皇子大势已去,还不如识时务者为俊杰,跟着谁不是干呀,何苦跟官帽过不去,于是都屈了膝。
殿上如熟了的麦田被镰刀过境,齐刷刷全折了腰,只剩下田间地头的陈衡,知道跪也是个死,便挺直腰板在那里一枝独秀。
赵麟扬起下巴:“众爱卿平身。”
说罢低头看向赵枢:“二皇兄觉得,朕算什么东西?”
赵枢心思电转,已经知道自己被赵麟和陆晏和联手做了局,父皇迟迟不露面,恐怕也已凶多吉少,那道圣旨必然是假的。他没有跟赵枢多废话,转头疯了一般往外冲:他要去找父皇,想要破此危局,只有请父皇出面做主。
“来人,拦住他!”赵麟吩咐道。
早就埋伏在暗处的禁卫军一拥而上,堵住了大殿出口,两个侍卫抓着赵枢的膀子,刀鞘压在后颈,把人押了回来。
赵枢挣扎着怒骂:“你们这些宵小假传圣旨,谋害圣上,必将死无葬身之地!赵麟,你做出这等忤逆不孝之事,百年之后,有何脸面去见赵家的列祖列宗!”
陆晏和向侍卫使了个眼色,侍卫会意,拿帕子堵上了赵枢的嘴。
赵麟坐在龙椅上,面上龙威不改,手缩在龙袍里却有些发抖,他觉得这龙椅过于宽大,他坐在上面像坐在了空旷的原野里,四面八方哪边都够不到边儿,找不到一点依靠。
赵枢骂得都是他的死xue,一字一句让他心里直突突,他勉强保持着镇定,记着陆晏和教他的话:殿下仓促登基,必然有人不服,所以要软硬皆施,让对方从内部土崩瓦解。
“先生是要我杀了二皇兄和陈衡么?”
“不,对他们两个,殿下要怀柔,给二殿下划一块封地,封为亲王,好生供养,以示兄友弟恭。陈大人也要加官进爵,让其重新回内阁主政,放在眼皮子底下,反而放心。若殿下杀了他们,反倒显得心虚,就跟自己得位不正似的。”
“可是,父皇......”
“殿下只需记得,你是奉旨登基,无任何过错。”
“是,先生,那你说的软硬皆施,硬在哪里?”
“对于二皇子的拥趸,捡几个骨头硬的,杀鸡儆猴。其它人看到二皇子和陈衡好好的,自己人支持他,却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自然寒心,届时殿下再拉拢一二,他们必会倒戈。”
“先生大才,孤受教了。”
赵枢看着被押在殿前的赵枢,下令道:“来人,传旨。朕继承祖制登基,当以孝悌为先,今册封父皇为太上皇,皇后、李贵妃为太后,其余后宫皆进为太妃、太嫔。二皇兄、四皇弟、五皇弟封为亲王,封号由宗人府拟定。另朕之生母李贵妃,膝下无女,朕恐忙于政务,不能承欢膝下,遂收其宫中女史姜氏为义女,册封嘉宁公主,依贴母怀,稍解烦忧。”
被侍卫摁弯了腰的赵枢,正咬着布条龇牙咧嘴地咒骂,听到自己被封为亲王,错愕地擡起头,看向龙椅上坐着的那个少年:他竟不杀自己?
为何?
赵枢扪心自问,若登上皇位的是自己,可做不到这么大度,养虎为患,乃是帝王之术的大忌,斩草除根才是王道。
没等他想明白,就听赵麟接着道:“二皇兄枢,今已及冠,不宜再囿于后宫。两浙鱼米富庶之乡,更有苏杭美景如画,便划为皇兄封地,择日启程吧。”
一旁的秉笔太监刷刷点点,不一会功夫,几道圣旨已草拟完毕,陆晏和先过了一遍,斟酌着没有不妥之处,便呈到赵麟面前:“陛下请过目。”
赵麟快速扫了一遍,点点头:“盖印发邸报吧。”
赵枢冷笑,他才不信赵麟会这么好心,京都距离两浙千里之遥,赵麟肯定会在半路设埋伏,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他,再嫁祸给某个山头倒霉的山匪。
只可惜,成王败寇,就算心有不甘,也没奈何了。
都怪那个陆晏和捣鬼!
下完这几道圣旨,赵麟便算是在朝堂上站住了脚跟,就算立得还不稳,也只是需要时间来巩固了。
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完成了权柄交接。
陆晏和暗暗松了口气,把册封姜宝瓷为“嘉宁公主”的圣旨收在袖中,命人先将二皇子赵枢带下去,送回他自己住的宫中,由侍卫看押,待启程之日,再由东厂一路护送。
其实,再登基大典上,特意册封一个宫女为公主,此举很突兀,自开朝以来,也是没有的事,只是今日遭逢突变,对朝臣们带来的震撼太大,倒显得这是个无足轻重的小事了,六科廊和六部内阁,竟无一人提出异议。
陆晏和立在阶前,四平八稳地开口:“众位可还有本上奏,若没有,就退朝吧。”
文武百官三拜九叩,送走了新登基的赵麟,一头雾水地结队走出宫来,直到老城门口,才有人如梦初醒:“陛下呢,陛下怎么一直没有出现?”
“陈大人,你说什么呢?陛下那不是刚登基,一直在龙椅上坐着呢吗?”旁边有人接过陈衡的话茬。
“不是,我是说先皇......也不对,是太上皇。”陈衡急道,“太上皇又没有驾崩,活得好好的,册立新皇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会不露面?”
“陈大人慎言。”张九远冷声道,“你这是诅咒太上皇驾崩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