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114章
第114章第114章
【第114章】
太夫人身形一僵,握住阮筠的手,另一手放在阮筠的侧脸上,“好孩子,你叫我什么?”
阮筠哭着扑进太夫人的怀中,自从阿爹阿娘去世后,她原以为在这世上再无亲人,当年进宫也只是想要活下去。
但不想她竟还有人可以依靠,又因阿爹曾经做的事,她怕皇上知晓后会迁怒于国公府,国公府如今走的每一步都十分不易,她绝不愿因为从前的事情,让国公府众人好不容易获得的圣心,如同流水般淌走。
所以她不敢认下自己的身份,怕国公府惹人非议,纵然皇上不在乎,然而满朝文武大臣,还有御史言官,他们如何会放过这些。
阮筠扑倒在太夫人的怀中,映凝和听絮见着都分外紧张,她们也没想过,娘娘竟然是这样的身份,但如今娘娘腹中还有龙裔,她们可不敢马虎。
映凝轻声说:“娘娘,您仔细自个的身子,莫要悲伤过度。”
太夫人最先缓过神,连忙扶起阮筠,说:“娘娘腹中的孩子如今最要紧,可别再哭了。”
阮筠擦干净眼泪,欲言又止,太夫人温声道:“娘娘想说什么?”
“阿爹的事,会不会对国公府有旁的影响。”阮筠终究还是没忍住将话给问出。
软糯的声音带着几分哭腔,阮筠关切的说:“阿爹毕竟是帮了逆王,只怕卷宗上也早有写明,我怕皇上知晓,后面会因这事迁怒国公府。”
太夫人让阮筠靠在自个的肩头,倏然也反应过来,为何先前阮筠不愿答应这事。
手放在阮筠的身上,时不时的轻拍,像是哄着年幼的孩童入睡那般,太夫人声音变得洪亮些:
“这都是他们男人该想的事,与娘娘可没关系,若他们保不住国公府,也算是国公府的命数,老国公在地下也能谅解的,有何干系。”
阮筠被太夫人的话逗笑,安静靠在太夫人的身上。
几年过去,她确实从未想过,自个还会被人如此疼爱。
晏识聿和誉小公爷站在花厅外,听着里头人的哭泣和哽咽的话语,誉小公爷身旁的手逐渐交握成拳。
转身离开时,晏识聿想着的仍是阮筠所说的那番话,他不知心中听着作何感受,唯独知晓的事,时至今日,她仍旧不相信自己。
誉小公爷朝花厅中看了一眼,赶忙追上皇上的步伐,又回到书房,誉小公爷跪在晏识聿的面前,说:
“微臣祖父和祖母,晚年所求只有找回从前下落不明的姑母,如今姑母已经离世,阮筠……萦充容是姑母留在世上的唯一血脉,萦充容那时还小,如何能懂得当年发生事情的弯弯绕绕。”
“皇上若要迁怒降罪,烦请莫要迁怒萦充容。”
晏识聿手攥的极紧,背手而站,冷眼看向跪地的誉小公爷,嗤笑一声,手放开又坐回太师椅上,“你真当朕,什么都不知?”
这话说得巧妙,不仅是在说方才誉小公爷所求之事,更是将他的心思都猜得淋漓尽致。
誉小公爷头垂得更低,两手垂落在身侧,“微臣不敢。”
晏识聿轻敲桌案,睨眼跪在地上的誉小公爷,“起来。”
誉小公爷却没动,仍是刚才的动作,“微臣有罪,还请皇上降罪。”
“她如今,是朕的妃嫔。”晏识聿声音骤然变冷,“从她到朕的身边那刻起,就再也没有离开的可能。”
“收好你的心思,从前之事,朕只当作不知道。”
誉小公爷闻言羞愧难当,只能闭上眼应声,“是。”
魏茂元站在书房外,虽然听不清楚里面说了什么,却能感觉,皇上的心情不似开始那般好了。
和誉小公爷从书房走出,皇上本是想要去花厅接萦充容一道回宫,可怎么又折返回书房了,不仅如此,脸色竟还如此难看。
视线不由得落在誉小公爷身上,这定是誉小公爷说了什么,此事也只会与萦充容有关。
魏茂元想起皇上御案之上放着的卷宗,打从皇上得知萦充容的身上,那卷宗就一直被皇上收着,普天之下,什么事能瞒得住皇上。
“去接萦充容,回宫。”
魏茂元应下皇上的话,吩咐小穆子跟着皇上,自己则去往花厅。
太夫人听见这话,脸上带着不舍,阮筠更是闷闷不乐的站起身,映凝扶住娘娘,提醒说:“娘娘,后头还有的是机会。”
阮筠想起还在外头的皇上,对着太夫人柔柔一笑,“等日后……若有机会,我再来看外祖母。”
太夫人拍着阮筠的手,摇头说:“娘娘如今有了身孕,宫中人心狡诈,娘娘要多注意自身,如今娘娘腹中的孩子最重要,旁的事都不打紧。”
听絮在后面接过嬷嬷递来的酸梅,随着娘娘一道出了国公府。
回去时仍旧走得来时路,今日虽说与从前不同,可阮筠却仍陷入悲伤之中。
指尖嵌入掌心中,阮筠颤着腰身将自个埋进皇上的胸膛中;
“多谢皇上。”
晏识聿擡起她下颌,见着她满脸泪痕,想硬下心肠都不能够,指腹摩梭着她下颌,声音冷硬,“想谢朕?朕要看的,可不是筱筱口头说说。”
阮筠瞬间脸上羞红,手指下意识的微曲,还没将话说出,晏识聿黑眸的视线,隔着衣衫落在阮筠的心口处。
“朕要的,唯有一样物什。”
“阮筠,你明白的。”
“试着将心交付给朕,可好?”
他虽是皇子,然而太后却只顾着自身荣宠,他早已习惯太后因为想要争宠,在人后对他做的种种事情。
若不小心摔伤自个,太后头一时间,不是让人去请太医,是去请先帝过来,等先帝到后,见着太后梨花带雨的模样,这才让人请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