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尸检报告
但我们需要确保这类事件不再发生。赵博士将负责全面评估三监区囚犯的精神状态,排查自杀风险。陈医生,你需要配合她的工作。
陈飞点头,注意到蓝燕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她似乎对这个安排并不知情,或者不完全认同。
对了,张蓉的尸检结果如何?陈飞假装随意地问。
中年男子与赵敏交换了一个眼神。
初步认定为药物过敏反应,最终报告还在等待。中年男子回答,语气不容质疑。这个案子已经由专人负责,不需要你再介入。
威胁的意味不言而喻。
会议结束后,陈飞被安排协助赵敏熟悉监狱环境。
两人走在通往三监区的路上,沉默不语。赵敏的步伐轻快而有节奏,手中文件夹紧握,指节微微发白。
你在这里工作多久了,陈医生?她突然开口,声音控制得恰到好处,既有同事间的随意,又保持着专业的距离。
不到一个月。陈飞回答,同时观察她的反应。你是专门为张蓉的案子来的?
赵敏的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不只是。三监区的囚犯精神状态普遍需要评估,张蓉的死只是一个触发点。
她没有正面回答,陈飞注意到。
三监区的囚犯确实有些特殊。陈飞试探道。症状惊人地相似,瞳孔扩大、幻觉、记忆混乱……
赵敏锐利的目光迅速扫向陈飞,随即恢复平静。精神类药物的常见副作用。你对心理学有研究?
机会来了。陈飞露出一丝感兴趣的表情。
略懂。医学院时选修过几门心理学课程,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药物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这个话题似乎引起了赵敏的兴趣,她的眼神稍微柔和了些。那也许你能协助我的评估工作。旁听几次我的谈话,从医学角度给出建议。
正中下怀。陈飞点头应允。
三监区比昨晚更加安静,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1082号囚室——张蓉的房间已被清空,门锁着,仿佛那个人从未存在过。
陈飞心中一沉,右鞋跟的线索恐怕已经随着张蓉的遗物一起消失了。
赵敏在1085号囚室前停下,这是陈飞前天检查过的囚犯,曾提到过凤凰。
我先单独谈话,你在外面等。她说,语气不容置疑。
陈飞只好点头,站在走廊上,通过单向玻璃观察里面的情况。
赵敏坐在囚犯对面,表情亲切而专业。她没有翻看文件,而是直接开始提问,像是早已熟悉囚犯的情况。
谈话内容因为隔音效果无法听清,但陈飞注意到囚犯的反应——起初警惕,随后逐渐放松,最后竟主动倾诉起来,神情时而恐惧时而迷茫。
更引人注目的是,赵敏并没有做记录,直到谈话结束才迅速在文件夹上写下几行字。
她明显记忆力惊人,或者说,她特别关注某些特定信息。
一上午,赵敏接见了五名囚犯,全部来自三监区,全部有过幻觉或记忆混乱症状。
陈飞注意到一个规律——赵敏似乎特别关注那些曾经提到过记忆变化或失去时间感的囚犯,并在谈话后记录更多内容。
午餐时间,陈飞主动提出与赵敏共进午餐,话题刻意引向心理学。
你知道吗,这些囚犯的症状让我想起了一种实验性药物的副作用。陈飞一边吃饭一边说,语气刻意保持学术性。那种药物能够影响神经递质,理论上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变人的记忆模式。
赵敏的表情没有变化,但握筷子的手指微微收紧。有意思的理论。但那种药物不应该用于人体,伦理上不允许。
除非是在特殊情况下的……临床试验。陈飞补充道,眼睛直视赵敏。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如同两把出鞘的剑。赵敏的眼中闪过一丝警觉,又隐约带着探寻。
你似乎对这些囚犯很关心,陈医生。她放下筷子,声音平静。超出了一般医生的职责范围。
陈飞迎着她的目光,不退反进。
我只是尊重医学伦理。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即使是囚犯。
赵敏似乎在评估他话语的真实性。几秒钟的沉默后,她轻轻点头。
希望在这种地方,你能保持下去。
下午继续评估工作。这次赵敏允许陈飞进入囚室,旁听谈话。一名瘦弱的女囚坐在床边,目光呆滞,手指不停地绞着衣角。
告诉我,你最近睡眠如何?赵敏温和地问。
睡不着……总是做梦。囚犯喃喃道。梦见自己变成别人……或者别人变成我……
你觉得这是药物导致的吗?
囚犯的眼神突然变得警惕。什么药物?我只吃医生开的药……
赵敏轻轻笑了,不再追问,转而询问其他问题。但陈飞注意到她的笔记本上已经迅速记下了什么。
一整天下来,陈飞观察到赵敏特别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记忆变化、身份认知混乱、以及对药物的敏感反应。这些恰恰是凤凰计划文件中提到的实验观察重点。
日落时分,评估工作暂告一段落。赵敏站在监狱的围墙下,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陈飞走到她身旁,假装随意地问:
赵博士,你觉得这些囚犯的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赵敏没有立即回答。她望着远处的天空,阳光在她的镜片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