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连锅都偷 - 窑火岁月 - 桃煊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窑火岁月 >

第6章连锅都偷

下午,张和江的调令下来了,同时下来的还有对杨鸣家属的补偿。

不仅给杨鸣的爱人正式工的指标,还给安排了相对轻松的库管的工作。

同时和家属签了合同,轮窑厂负责把杨鸣的孩子杨媛媛抚养到十八岁,除了生活费连带学杂费都由厂里出。

厂里有人议论:“自杀还给补偿?”

“不管怎么说,是死在厂办里了。”

“也算给了他老婆孩子一个保障。”

议论归议论,厂里给了孤儿寡母妥善的安置,职工们对这样的安排还是认可的,没让人寒心。

不过,另一边张和江走得就不算光彩,只有于荣广帮他把行李拿到车站,等车的时候,不少路过的职工对着张和江唾痰。

大家认为,杨鸣这个人虽然不合群,虽然太较真,可是个老实人。

张和江不问青红皂白,给他扣个小偷的帽子,还让他写检讨,才逼死了杨鸣。

还有人到杨鸣邻居家门上贴字条,骂他们逼死了人。

把杨鸣的邻居弄得抬不起头,也想报名去建安公司,建安公司那边却回复,只有优秀的人才能调到市里,像他们这种偷鸡摸狗作风有问题的,建安公司不要。

不过,在离轮窑五公里的位置,要建个材料厂,开个新窑,可以让他们提前报名,窑建好了再把他们调过去。

当天晚上,于荣广和小芦子就搬去了新房。

两人简单把墙和地扫了一下,然后到唐八戒家里买了些二手家具。

唐八戒是个开拉砖车的,他老婆没有工作,不过他们脑子活,靠着自家房子在路边第一排,就腾出一间住房来开了个小杂货店。

这小杂货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米面粮油还不能自由买卖,其他的油盐酱醋,和小孩子们的零嘴,以及烟酒全都一应俱全。

唐八戒的老婆还会剪裁,买了台缝纫机,平时给人做个衣服什么的也赚不少钱。

这段时间,不少人往建安公司调动,家具不好带走的,就被唐八戒收了来,转手卖给那些需要的人,又可以赚一笔。

“咋叫个唐八戒呢?这不骂人吗?”小芦子一边收拾屋子,一边问。

“嗨!”提起这个,于荣广笑着解释。

“这是外号,不是大名……”

这是因为开拉砖的大车全年无休,哪怕冬天也要早早起来给汽车打火,拉砖的大解放车可不是好发动的,又是烧开水,又是什么,反正拿着摇把折腾半天。

冰天雪地地冻得人鼻涕直流,等大家起来,看到的是他刚发动好车灰头土脸流着鼻涕的样子,就给起了这么个邋遢的外号。

小芦子听到外号的起因也笑起来,而后直起腰休息休息,感慨道:“唉!干什么都不容易。”

她摸着挺起的肚子,温柔道:“希望这孩子将来能好好读书,有个好出路,别再这累死累活的地方讨生活。”

很快,两间房虽简陋却被布置得温馨舒适。

于荣广打量着和妻子一起收拾的房子,心想自己是走了大运,找了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很高兴。

可是没盖围墙,就没有院子。

于荣广随便在门口砌了个土炉子应付着。

小芦子爱干净,尽管床和家具都是买二手的,仔细清洗后铺垫的都是新买的,可是这锅碗瓢勺说什么也买别人用过的,宁愿价高些,全置办新的。

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做完饭忘记把铁锅拿回房子,中午下班回来一看,锅没了!

把小芦子气坏了,瞪着于荣广问:“都是固定的住家户,怎么连锅都有人偷?”

于荣广也气,朝着四周虚空,不知道是谁的贼,怒吼道:“活不起了吗?连锅都偷!”

这吼声都引得周围邻居出来看。

有人说:“才出了杨鸣那事,怎么又有人手脚不干净,安保科真该好好管管了。”

也有人说:“那咋办,偷都偷走了,骂也没用,只能再买一个,要不咋做饭?”

小芦子注意到,围观的人里有个小老太太,一看就是退休的,大家都上班不在家,她们退休的应该在家,说不定看到是谁拿的。

毕竟,那么大一口锅,又不是个小物件,难不成大白天被偷走了,愣是一个看到的人都没有?

上前问道:“姨,你退休在家,看到谁拿我家锅了吗?”

这位小老太太姓王,和老伴是从上海来的,两口子都有文化,退休前是老师,大家都喊她王老师。

王老师意味深长地笑笑:“我是个老师不能说假话,看是看到了,但我不好说,要是说了反倒搬弄是非。”

这句话说的莫名其妙,王老师转身就回了自家院子。

小芦子脑子转得快,一下就明白王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

也对,刚出了杨鸣那事,谁手欠在这个当口偷东西?除了……

小芦子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拔腿快步就往人群外走。

于荣广看到她这样,害怕她找错人,别和杨鸣一样,到了别人家却没找到锅,反被人倒打一耙,忙跑上前去拦着,却被小芦子一把推开,还嫌恶地用眼狠剜他一眼,仿佛偷锅的人是他。

“这是怎么个事,又不是我偷的锅,你对我这么凶干什么?”

于荣广叨叨着,脚下不敢停,一直跟在小芦子身后。

走着走着,才发现不对劲,这是去他父母家的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