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凑合
翟静带着孩子回轮窑的公婆家住,于清田给孩子起了个名字叫于成龙,直让翟静无语,不过这名字土是土了点,却寄托了老人家美好的心愿。
孩子一天天长得飞快,脸庞逐渐显出像于荣军的模样,虽然于荣军一直杳无音信,看到这个孩子总算给了于清田一丝安慰,为着这个孩子精神头一天天好起来。
于荣军的事情也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冷淡了下来,但是于清田还是每年履行承诺给针织厂还钱,当然这些钱中也有于荣广的一份,只求等到于荣军有音信那天,能看到家人一直帮他还钱的份上从轻处理。
只是,有芦巧仙把着关,于荣广出的那份钱总算没有伤及小家的根本。
有次和何秀琴一起聊天,何秀琴问起这事说:“这么多年的债什么时候还得完?你就一直忍着这份恶心?”
芦巧仙反问:“那长安一直帮衬着他妹长萍,你心里不堵得慌?”
“那不一样。”何秀琴说:“我和长安自小一块长大,长萍是我看着长大的,情义和自己亲妹妹没两样,她也懂事,知道我们在帮衬她,不管什么时候不敢给我这当嫂子的甩脸子看,再说了长安就这一个妹妹,不让她管也不可能,有时候看到麒麟和圆圆玩得像亲兄妹一样好,圆圆每天围着我喊大妈大妈,亲热劲和喊自己妈妈一样,我也想着一个锅里吃饭也没啥,就不算那么清楚了,可是你不一样,每年那么多钱出去,你那婆婆和弟媳妇可没见有啥好话,还嫌你们两口子没本事给得太少。”
芦巧仙打毛线的签字停下来,叹了口气,说:“可不就是这样吗?可是我家荣广就那样,不让他帮还钱就像是害他们于家一样,有时候我也不想和他过了,可是他毕竟是孩子亲爹,总不能因为这个事让孩子连个家都没有,我现在也想开了,再找一个二婚的也不会真心烦心事也不会少,日子就这么凑合着过吧!”
芦巧仙的日子凑合着,于荣疆的日子却凑合不下去了。
88年开春的时候,罗鸿禧和于荣疆离婚了,倒不是为了郭娇。
起初,是郭娇拿着孕检单闹到于荣疆面前去,不是炫耀是求助的,她怀了罗鸿禧的孩子,罗鸿禧已对她失去了新鲜感,哄着她把孩子打了,就杳无音信,找到于荣疆那里,可是于荣疆也难得见罗鸿禧一面。
郭娇这才告诉于荣疆,罗鸿禧在外面的女人多得很,除了她这个百货商场的营业员,还有他们建筑队的会计、幼儿园的老师、卖鞋子的女老板、卖建筑材料的推销员……
于荣疆不是在上班就是在带孩子,虽然知道罗鸿禧在外面不简单,没想到乱成这样。
在郭娇的怂恿下去挨个调查了解,这一调查就把消息传到罗鸿禧那里去了,于荣疆找不到人的罗鸿禧,那些女人却找得到,罗鸿禧觉得于荣疆丢人回到家和她大吵一架,还把她打了一顿。
于荣疆哪受过这种气,闹到建安公司又闹到罗鸿禧的建筑队,这么一闹罗鸿禧更丢人了。
尤其,他现在觉得罗家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是个人物了,不和于荣疆离婚面子挂不住。
把于荣疆弄回家后,于荣疆不愿意和罗鸿禧离婚,罗鸿禧挥拳就打,逼着打着直到于荣疆同意为止。
一场婚姻,孩子没给于荣疆,只有当初于荣疆帮于荣军借的五千块钱,算是罗鸿禧分给于荣疆的财产,也不要于荣疆给抚养费,就此一刀两断。
当初,家里不同意于荣疆嫁给罗鸿禧,如今于荣疆也没脸回轮窑诉苦,又想到父亲身体不好,怕自己过成这样把父亲气得病倒,只能带着鼻青脸肿的伤一个人灰溜溜搬回建安公司宿舍。
直到1993年,给针织厂还钱的事情告一段落,原因竟是针织厂效益不好停工了,厂里职工纷纷自寻出路。
一直杳无音信的于荣军也在这个时候偷偷和翟静有了联系,翟静为此专门到轮窑给于清田和张凤山打了个招呼,让他们放心,于荣军在深圳,两人已经说好了,她要去看他。
当然,她此行的目的不是为了告知好消息,是为了拿些路费。
得知二儿子还活着,还好着,老两口激动坏了,马上给了钱,只盼着儿子偷偷回来见上一面,哪怕再看一眼都是好的。
此时,于静怡已经十二岁了,上学的事情也几经变化,在轮窑上了一个学期后,厂办就联系了六建的学校,转学到六建一直上到五年级,又由职工多次反应,建安公司牵头和石河子市五中联系,让轮窑的这批孩子都能到石河子五中去上学,可是路途遥远不方便,五中又没有住校条件,这种情况下,厂里买了辆二手公交车,以校车的名义申请了一辆公交车,承包给刘艳丽的父亲刘路奇,除了早晚要接送学生外,平时还安排了时间线路可以跑公交赚钱。
国家也对红土资源进行管控,轮窑和材料厂合并,轮窑的职工全都搬迁到材料厂居住工作,通知下来之后,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轮窑的职工陆续搬到材料厂,只剩下一些退休职工和临时工继续在轮窑家属区居住,其中就包括于清田和张凤山两口子。
轮窑的那座旧窑厂被唐八戒承包了,每年给厂办承包费。
到了材料厂后,于荣广和王长安两家不再是邻居,不过都在一个厂区,离得不远。
于静怡和王麒麟插班到五中不同的班里,于静怡在六年级一班,王麒麟在六年级三班。
路途遥远,学生们早早就背着书包等校车,一路上还有很多赶着早班车去石河子的乘客,晚上又背着书包披星戴月的回来,谁都不敢迟到,万一赶不上校车不是上不了学就是回不了家。
好在于静怡和王麒麟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去了一个月后就适应了五中的学习环境,学习成绩在中等,并没有被重点中学的孩子们远远甩在后面。
正在芦巧仙看着静怡的考试卷欣慰的时候,静怡却出事,险些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