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严惩不贷 - 年年有怡 - 郁桢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年年有怡 >

第234章严惩不贷

第234章严惩不贷

且说石中玉写好了信,便命了府里的仆人送出去。这里又安抚了曹家兄弟一回。在后面的言谈中,石中玉见那曹颉是个不凡的人,说话很有见地,心里倒还欣赏。原来这曹颉并不像他大哥曹頫一样在朝中做事,生性比较淡泊潇洒,石中玉在他的身上仿佛看见了以前的自己,因此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

等曹家两兄弟告辞的时候石中玉又特意嘱咐了曹颉下次到自己家中聚会。他知道福晋还等着回话,因此也不敢懈怠忙亲自到后寝这边,将话传给了幼君身边的大丫头,只在二层门外候着,不敢贸然闯进。

没多久芸芝便出来回话:“福晋说长史做得很谨慎也妥当,说要先稳住曹家那边。还让石长史看看有没有可以求情的地方,说让探探皇上的口风。”

石中玉听到后面倒有些为难了,如今皇上日理万机自己轻易见不到面。再说他也只是个小官。虽然如此想,但也只得去办理。

石中玉骑了马往宫里行去,先去让人通报了等着拿牌子。哪知这一等就等了将近一个半时辰,后来出来了一个红衣小太监说道:“石郎中,请进去吧。”说着将一块红牌子交到了石中玉的手中。

石中玉看了一眼牌子便进了门,又穿过了几扇宫门,最后才到了养心殿,呈了牌子便在阶下候着。又过了将近半个时辰小太监才出来说道:“石郎中,万岁爷有宣。”

石中玉便躬着身子上了台阶,一步步走得不急不缓来到了养心殿。此时雍正正在闭目休息,石中玉进屋也不敢做声,先是跪拜在地,过了好一晌,雍正身边的人才提醒着他:“万岁爷,石郎中来了。”

雍正睁开了眼睛看了一回说道:“是郁桢来了,快起来吧。”

石中玉方起身,躬着身子规规矩矩的站在下面。雍正语气很是疲惫:“你们家王爷怎样,还好么?这出了京已经是一个月的事了,朕也只听见偶尔的两句消息,不过听说十三弟在那边指挥得当,朕也就放心了。”

石中玉答道:“王爷还好,不止一次让奴才进来给陛下请安。可陛下也是日理万机,奴才倒不敢来打扰陛下。”

雍正微微一笑:“朕若不问你那些话,你自然不会说请安的话了。可真是个猴儿。你说你们家王爷好,不过朕却听说十三弟似乎犯了病,还有些严重,所以正担心着,还想派两个亲近之人去瞧瞧,让太医也跟去。那边湿气太重,他身子弱自然受不得。实在不行,就让他先回来养病,其他的都可以放放。朕可不能没有他,有了你们家王爷,我也就多一个臂膀,这里里外外的事凡是交代的都办得帖服妥当,着实不让人费一点心。不能让他倒下了,不然朕可就真成了孤家寡人。”

石中玉忙道:“王爷身子不好的事倒真没有传到王府里,定是王爷不想让家里操心的缘故。再说福晋知道了不免担心。”

雍正说:“是了。对了,户部那摊子的账理得怎样呢,朕最近都在操心西北的战事,倒很少过问户部。”

石中玉答道:“陛下请放心,已经收得差不多了。如今鄂尔泰又在跟前帮忙,说起他来着实是个人才。”

雍正忙道:“你不说朕倒忘了,朕对这个人有印象,还不错。正想派他别的差事。也好,你让他下午未时三刻的时候过来,朕给他分派任务。”

后来雍正又说到内务府的事来,又很自然的说到了曹家的事,雍正却是一脸的不悦:“这曹家真是混账。他们家出了曹寅,朕见过面,皇考生前常夸他,那人诗文还行算是个人才。又替皇考除了鳌拜,是有功之人,再说他们家又出了一个奉圣夫人,听闻为官还好。他这一走后,又将职位交给了他那儿子叫做曹什么顒的,听闻也还听话,但皇考后面那十几年里,宽仁太过了,这一瞅不着,就出了这么多的混账事,让他袭了职,不过是皇考的恩典。这曹顒也是个短命鬼,竟然没有任几年又跟着他老子的步子去了,所以才落了这一位的头上。哪知更是混账,前些年让他们烧瓷器,硬没几件合适的东西,说做府纱吧,更混账了连老本行也不要了,花色掉得厉害。所以朕先让抄了苏州织造,然后抄了他们,活该,是咎由自取,朕还没过问呢。”

石中玉听完这段长篇大论以后说道:“内务府刚接手没几年,哪一家不欠着银子。”

雍正冷哼道:“这欠银子还是小事,听说他们又和什么老八、老九勾结在一起。实在是太可恨,朕要治罪。他们曹家任了三任的江宁织造已是无上的恩典了,正经事没有干过一件,就会结党专营。”雍正说到结党二字的时候,不由得恨得咬牙。

石中玉只好将自家姐夫搬了出来:“陛下,我们家王爷和那曹家原是有些交情的,还请陛下看在我们王爷的面子上,先不要问罪他们曹家,顺便给几间屋子住。他们也是领陛下的恩典呀,他们是久没进京了,对于京中这些事自然不是很清楚,有冒犯到陛下的地方,还请陛下见谅。”

雍正恼怒道:“朕不是看在你石中玉的份上,要是别人来和朕求情,朕一个字也不会听。”他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势必要惩治一下曹家,他是九五至尊,那曹家的眼里可太没人了。

石中玉听见雍正说得如此坚决倒不好再说什么呢。他虽然与那曹家没什么交情,但愿他们家能平安渡过这一关吧。

石中玉只好将雍正的原话回给了幼君听,幼君听后才知道想要解救他们还真是一件困难的事。不过石中玉再也没有隐瞒允祥的病情,也如实禀报了。

幼君听后心里很是忐忑,他在外面身边也没几个知冷知热的人。他一病了脾气也变得不好。幼君心里虽然愁,可又想不到什么管用的法子。

没过几天曹家的人又上门来了,不过这次只有曹颉来了。当时石中玉正好在府中。

曹颉见了面立即就说:“求这位爷想办法救我家兄长出来吧。”只差没有当场跪下。

石中玉有些疑惑忙道:“又发生什么事呢?”

曹颉说:“不知兄长犯了什么罪,就被刑部的人拉去审问,审问了一天一夜也没见兄长回来。后来才知道兄长已经下了狱。家里老太太急得不得了,正让人四处想法子。奴才心想除了这府里或许还有办法,只怕求别人都没用。”

石中玉也很是犯难,倒也直言不讳的说道:“皇上的确是很恼怒,你们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和什么八王爷,九贝子等拉上关系。皇上向来最恨这样的人。有些事情我和你也说不清楚。要说能在皇上跟前说上几句话,除了我们王爷,这京里或许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

曹颉自顾自的说道:“我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迟早会有这样一天。那些账总有一天要连本带利的全部还上,只是苦了我们大哥这些年。本就接手的是个烂摊子,他能力有限怎么补得上,这皇上一怪罪还会看谁的脸面。”

石中玉听见曹颉如此说倒深以为然忙道:“曹老弟不必太忧心了,可能还要委屈你家兄长在刑部大牢呆几天。我们王爷可能用不了多久便要回来了,倒时候再一起商议。如今皇上正在盛怒中,我人微言轻,说不上话。若是别的事或者还可以跑跑。”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曹颉的表情又恢复到了沉静,只是说道:“富贵能几代?到底是我那大哥看不明白,他也不懂盛极而衰的道理,所以才落得如此的下场。”

石中玉眉毛一挑说道:“曹老弟这话倒深有含意。”

曹颉苦笑道:“小的时候府里就开始唱《桃花扇》听了这么多年,难道还悟不出这个道理么。”

石中玉说:“只是有些人怕到了下一世也未必猜得透。”他愈发觉得这个青年见识不凡,说话也有深度,看来是个可以交心的人。因此问道:“不知曹老弟在哪高就呢?”

“什么高就低就的,曹颉是官场外面的人,家里有一个大哥管着,我也从没想过要这样的生活,倒不如寄情山水来得潇洒。曹颉这一身最怕牵绊了。我那大哥才在官场上混迹了几年已经是身心疲惫憔悴不堪,到底还是我们这些人无事一身轻的自在。”曹颉说起这些来也丝毫不觉得自己和别人差些什么,说得是那样的自然轻松。

石中玉心想,其实他也跳不出这个圈子的,不然也就不会今天来此求情了。石中玉思前想后才说道:“你留下个地名,等我们王爷回来以后我差人去贵府上报个信。不然曹老弟又要扑空好多次,也耽误事,你看行不行?”

曹颉答应欢喜,忙说道:“原来兄台也是个爽快之人。这样极好。我先替家兄谢过……”曹颉停顿了一下,方又说:“谢过石长史。”

石中玉笑道:“再下石中玉,字郁桢,以后就称字吧。其实中玉也讨厌这些虚礼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