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御极大位 - 年年有怡 - 郁桢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年年有怡 >

第212章御极大位

第212章御极大位

胤禩和胤禟到康熙跟前行了礼。康熙的目光却停留在胤祥身上,他心里还有话要和胤祥说,此时却开不了口。胤祥兄弟又见康熙有厌烦之意,便都退出来了。因为没有旨意也不敢走远,胤祥想到了德妃也在园中静养,便过去探望一回。

胤祥见德妃卧病在床,少不了要安慰几句。

德妃此时心里念念的却是远在青海的小儿子,口中喊着小儿子的乳名。此时宫女端了药来,胤祥忙接了过来对德妃说:“德额娘请用药。”

德妃方欠了身子,细看了跟前的人才知道是胤祥,虚弱的问道:“你们阿玛怎样呢?”

胤祥道:“暂时不妨,请德额娘安心养着吧。”

那德妃却滚下热泪来:“几年前也这么病过一场,那时候太后还安在,这次来得却更加凶猛,但愿逢凶化吉闯过去就好了。你四哥呢?”

胤祥道:“回德额娘,四哥已经赶去斋戒了,正向上天祈福,希望皇父和德额娘的身子快快好起来。”

德妃轻轻一叹,依旧卧下休息。

然而康熙的病情更加恶化起来,胤禛的祈祷也未能感动上天。两日后,康熙已经陷入了昏迷中,也不大能够辨认出跟前的人。幼君是儿媳妇,自然也得和妯娌们以及后妃们一起到榻前端药送水,精心服侍。

幼君知道榻上那位主宰了天下六十一年的老人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在她的印象中康熙一直是威严的、桀骜的、盛气凌人的,同样是不容侵犯的,如今见了这副奄奄一息的样子心中却颇为感慨。她不仅想起阿玛临终前,自己未能及时赶到留下的遗憾了。

康熙对榻前的德妃说道:“你们都下去吧。”

德妃道:“好,有什么需要的和身边的人说。”接着领着后妃及媳妇,孙媳妇等退下了。康熙闭目休息了一会儿,他依稀看见了皇祖母来迎接他了,只是自己还有一些事情没有交代呢,他不能就这样走了。从梦中惊醒时见屋里的小太监在挑着灯烛。康熙虚弱的对李德全说道:“将雍亲王找来。”

李德全赶紧让人传话下去。胤禛一刻也不敢耽误,匆匆忙忙来到了康熙跟前。

康熙拉着胤禛的手说:“朕怜你是个忠孝仁厚之人,朕将这个给你。”说着便挣扎着身子去褪手上的一串珠子。

胤禛忙按住了康熙说道:“皇父这样劳神做什么,仔细又透了风。”康熙却坚持要将珠子给褪下来,然后郑重的交到了胤禛手中,喘息道:“这是当年皇父给我的,现在我将它给你。”

胤禛立刻明白了珠子的含义连忙跪了下来向康熙磕着头。

不曾想康熙本是虚透了的人,这一劳动越发喘得厉害,面色渐渐苍白起来。略停顿了一会子,康熙要了水喝,脸色突然红润起来了,胤禛瞅着不大好,心想这是回光返照的迹象。

康熙拉着胤禛用尽全力说道:“善待好你的兄弟们。”

接着便闭上眼睛不说话了,胤禛拉康熙的手心还是温热的,见康熙像是又昏睡了,也不敢多加打扰,赶紧退了出来。

兄弟们都在畅春园里候着,如今胤禩等见康熙单独召见胤禛,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妙,同时也感到一丝大势已去的景象。胤禛想着还要回圆明园处理两件事便暂时离开了,心想或许还有一两日可以等候。同时也四处安排下了自己的人,里里外外把守着,不让出一点的差错。

临终前康熙又将众儿子都传了过去,唯独胤禛还没赶过来。此时的康熙已经不大说得出话来,他半睁着眼睛将跟前的人一一看了个遍,圈禁了多年的大阿哥胤褆,还有废太子胤礽也到了,只缺胤禛和在西北镇守的胤祯。

康熙一声幽叹,一口气喘不上来。他在恍惚中看见了多年未见的皇祖母,康熙口中喃喃“玛玛。”目光也散了,手从被子上垂落了下来,脸上竟浮出一丝笑容。

康熙没有等到年满七十岁,在六十一年的冬夜便走完了自己长长的一生,关于功过自有人去评说。

众皇子见康熙驾崩,顿时哭声震天。畅春园里里外外顿时挂上了白幔,听着云板报丧的点数,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隆科多走了出来,宣读康熙的遗诏:“皇四子人品贵重,深消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即皇帝位。”

当下众人即也明白,十几年的夺嫡争斗此刻总算有了个结局。坐上那个位置的不是群臣口中素有好贤名的八贝勒胤禩,也不是那个英勇无比,堪比孙仲谋的大将军王胤祯,而是一向清心寡欲,少有交往的皇四子胤禛。

如今水落归漕,一切都成了定局。胤祥心中悬了十几年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如此结局,那么这十年里所有的委屈也全都抵过了。其余的皇子中有惶恐惊讶的,有心不甘气不服的,只是康熙刚咽气也还不敢十分的表露出来。不过胤禩的脸上除了悲戚之色以外,剩下的全是失望了。努力经营的一切,却抵不过“人品贵重”四个字。

老九老十也都傻了眼,脑袋也蒙了,一时还没明白过来。

众人说要找新皇上,却不见新皇上的影子,再看刚才宣遗诏的隆科多此时也不知上哪里去呢。胤禟先嚷嚷了起来:“什么破遗诏,那是瞎编的,瞎编的。”

德妃颤颤巍巍的拄着拐杖走了出来,乌拉那拉氏和幼君一人扶了一边。德妃脸上泪痕未干,说道:“圣上的灵在此,谁也不许生事。”

接着又说:“快些装殓了,运回乾清宫去。”

当下俱是慌乱,谁也顾不得那遗诏是真是假,跟前服侍的宫女太监忙将康熙穿戴好了。将遗体扶上了銮舆,像是以往出巡的时候一个样,缓缓往紫禁城行径去。

且说胤禛在半路得到了消息也来不及再回到畅春园,在众人的一路保护之下来到了乾清宫迎接康熙的灵柩归来。

隆科多是九门提督,在胤禛的授意下九门皆以关闭,谁敢出城的统统都出不了。忙乱了一夜,好不容易挨到了天明,第二日来不及早朝。隆科多在金殿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再次宣读了康熙的遗诏。

文武百官拥立新皇,请胤禛赶快登基。

胤禛却说:“先处理完皇考的后事再说。”随即又留下了礼部的人商议上何等的谥号,庙号。当即礼部赶着去拟了十几个来。

胤禛看后却皆不满意说道:“依礼制,虽该上宗,但皇考一生功绩卓著,为祖也不过。”随即又命重拟了来。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后来斟酌再三,亲手刺书了“圣祖”二字。

胤禩和胤禟、胤禟到一耳房里小声商议着。

胤禟说:“这也太可气了,八哥。我怎么想也不可能轮到他。”

胤禩神色慌乱忙道:“九弟,你小声一点。”

胤誐苦恼道:“可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到底该怎样,朝中和我们一样质疑那份遗诏的人多了去了。”

胤禩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如今光靠我们三个没有用。关于遗诏的事,你们可以想方设法放出点风出去。天下真的要大乱起来才好。对了,你们谁派个人给十四弟送封信去,让他赶快回来,哥几个好一同商量大事。”

胤禟道:“八哥,这话晚了。昨老头子的事刚出来的时候我就偷偷让人出去带信,没想到还没走出城门就又折了回来,说九个城门都关了,出不去,外面的人也进不来。”胤禟越说越着急。

胤誐道:“八哥不用担心,我想我们暂时还成不了瓮中鳖,老头子的事还没处理完呢。天下还有乱的时候,不防我们再看看,说不定还能从中得利。”

康熙丧事自然有王公大臣处理,到了十九这一日,胤禛正式登极,遣官告祭天坛、太庙、社稷坛,京城开禁。二十日,胤禛在太和殿登极,接受百官朝贺。明年起改年号为“雍正”。

这日到了烧黄昏纸的时候,众后妃及各家福晋康熙灵前跪灵。胤禛过来了,先奠了酒,接着又哭了一回。他回头去看时,只见年舜英也跪在人群中,一身的素白。只是她肚中还有孩子,这日夜的跪,真怕身子有些受不住。

正在出神的时候外面太监说:“宜太妃来祭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