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曙光
“婉婉,”陆离轻轻握住她的手,十指相扣,“从今往后,你我之间再无阻碍。”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眼眸中映着谢婉娇俏的面容,满是怜爱与宠溺。
谢婉反握住他的手,坚定地点了点头。重活一世,她终于可以和心爱之人长相厮守,这来之不易的幸福让她倍感珍惜。
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几日后的一个午后,一个雕刻着繁复花纹的木盒被送到了高府。盒子没有署名,也无从得知送来之人是谁。谢婉和陆离看着这个突如其来的盒子,心中都升起了一丝不安。
陆离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只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枚温润的玉简和一封信。他拿起信,展开细读,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谢婉见他神色有异,心中也越发忐忑,“怎么了?信上说了什么?”
陆离沉默片刻,将信递给了她,“你自己看吧。”
信上的字体苍劲有力,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威严。内容并不复杂,却让谢婉如遭雷击。信中说,她和陆离是天选之人,肩负着守护天下苍生的使命,如今邪魔即将复苏,他们必须尽快找到传说中的神器,才能阻止这场浩劫……
“这……”谢婉握着信纸的手微微颤抖,眼中满是难以置信。新婚的喜悦被冲淡,取而代之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忧。守护天下苍生,这等重任为何会落到她和陆离的肩上?
陆离将她揽入怀中,语气坚定,“别担心,我们会找到办法的。”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但此刻更重要的是安抚谢婉的情绪。
谢婉轻轻点了点头,将头埋在他的胸膛,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心中渐渐安定下来。前路未知,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并肩作战的准备。
只是,这新的使命究竟是什么?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这些问题,只能等他们找到传说中的神器后才能得到解答。
然而命运的齿轮,远比他们想象的转动得更快。
几日后,高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请各方宾客。席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谢婉作为高家嫡女,自然也出席了这场宴会。
就在她与几位夫人寒暄之际,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窗外,落在了庭院角落里的一幕。
那里,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正偷偷摸摸地从地上捡拾着什么,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饥饿和绝望。
谢婉心中一震,那些人捡的,分明是宴会剩下的残羹冷炙。
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重生以来,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幸福之中,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许多人在苦苦挣扎。
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在谢婉的心中翻腾。她意识到,自己不能再做一个只顾自己安危的旁观者,她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个充满不公的世界。
晚宴结束后,谢婉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陆离。
“我想建立一个公正、繁荣的社会,让所有人都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她的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陆离静静地听着,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谢婉,一个心怀天下,胸怀大志的女子。
“好,我支持你。”他握住她的手,目光温柔而坚定,“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会陪在你身边。”
谢婉心中一暖,有了陆离的支持,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只是,该如何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呢?谢婉陷入了沉思……
窗外的景象深深地烙印在谢婉的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他们麻木的眼神,绝望的神情,都像是一根根尖锐的刺,扎在她心上,让她无法坐视不理。
谢婉明白,想要改变这一切,不能仅仅依靠怜悯和施舍,更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是,该怎么做呢?她脑海中并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她开始频繁地出入书房,翻阅各种书籍,从史书到游记,从诗词歌赋到农桑经商,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各种知识,试图从中找到灵感和方法。
“你在找什么?”陆离走进书房,见谢婉正埋首于一堆书卷之中,不禁问道。
“我在想,如何才能建立一个真正公正、繁荣的社会。”谢婉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着陆离,“历史上,可曾有过这样的先例?”
陆离沉吟片刻,走到书架旁,抽出一本厚厚的史书,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说道:“你看,这里记载着,前朝太宗皇帝励精图治,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被后世誉为‘贞观之治’……”
谢婉接过书,仔细阅读起来。她发现,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一些英明的君主和贤臣,他们通过改革,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造福了百姓。
“我明白了,”谢婉合上书,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然而,改革并非易事,它需要面对来自各方的阻力和挑战。谢婉深知这一点,她需要谨慎地制定计划,并寻找可靠的盟友。
她开始秘密地联系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人大多出身于书香门第,有着远大的抱负和一颗为民请命的心。谢婉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告诉了他们,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响应。
此外,谢婉还将目光投向了家族内部。她知道,高家虽然是权贵世家,但也有一些族人对现状不满,渴望改变。谢婉找到了其中几位德高望重,又心怀仁义的长辈,向他们坦诚了自己的想法,并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令谢婉欣慰的是,这些长辈在听完她的计划后,都表示愿意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她。他们深知,高家如今的权势并非永恒不变,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做出改变,才能保住家族的长久繁荣。
就这样,一个以谢婉为核心的改革小团队,在暗中悄然组建起来。他们定期聚会,商讨改革方案,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为即将到来的变革积蓄力量。
然而,谢婉和她的团队并不知道,他们的行动,早已落入了一些人的眼中。一场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谢婉深知,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从长计议,循序渐进。在一次秘密的家族聚会上,她向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提出了初步的改革方案。
“诸位叔伯,侄女今日斗胆,想与各位探讨一番关于家族未来发展之策。”谢婉语气恭敬,态度却异常坚定。
“婉儿有何想法,但说无妨。”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捋着胡须,慈祥地看着谢婉。他是谢婉的叔祖父,向来德高望重,在家族中颇有威望。
谢婉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来:“婉儿认为,家族要想长久兴盛,不能只依靠祖辈的荫蔽和权势,更要顺应时代潮流,做出改变。如今,百姓生活困苦,教育落后,商业凋敝,法律不公,这些都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毒瘤,也为家族埋下了隐患。”
她顿了顿,观察着几位长辈的神色,见他们都没有露出不悦之色,才继续说道:“婉儿以为,家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行改革:首先,兴办义塾,普及教育,让更多孩子有机会读书识字,将来为家族和国家效力;其次,鼓励经商,开设商铺,为家族创造更多财富,也为百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最后,加强家族内部的律法建设,秉公执法,赏罚分明,杜绝徇私舞弊,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
谢婉的这番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座的长辈们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表示赞同,认为谢婉的想法很有见地,也有人持怀疑态度,担心改革会触动家族利益,引发动荡。
“婉儿,你的想法固然好,但实施起来谈何容易?”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子质疑道,“兴办义塾需要大量资金,鼓励经商也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至于加强律法建设,更是阻力重重啊!”
谢婉早料到会有人提出质疑,她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叔父所言极是,但这些困难并非不可克服。资金方面,我们可以号召家族成员捐款,也可以将部分产业的收益用于兴办义塾。至于触动利益的问题,我们可以制定合理的补偿方案,尽量减少损失。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实现改革目标。”
谢婉的智慧和口才,以及她为家族着想的真诚,逐渐赢得了几位长辈的认可。最终,他们同意支持谢婉的改革计划,并承诺会尽力提供帮助。
“婉儿,你尽管放手去做,家族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叔祖父拍着谢婉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
谢婉感激地点点头,心中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她。但她相信,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