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穷思变,王侯将相宁有种
杀上倭寇老巢,贾阳不想?
他当然想。
可别说百户,即便是千户官,没有上峰命令,也不可随意调动五十人以上,否则就是谋反!
有民夫来,开始收敛平玉村里那些尸体。
像这种被倭寇屠杀一空的村子,最近几年朝廷的惯例,是一把火烧掉,连带着尸体一起。
大火带来的高温,可以焚化尸骸,消灭可能的疫病,还能......掩盖朝廷的无能。
耻辱被烧成白地,便会渐渐忘却,加上封口令,用不了几年事情就会淡化,最终跟那些骨灰一样,融合消失在历史腐败的土壤里。
像贾阳这些人,即便心中有所不甘,思维的惯性也会让他们逐渐接受,直到麻木。
就像窦勇时常对家里两个孩子说的那样,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当兵只是混口饭吃,出生在军户家就别抱怨,想想那些死于刀光剑影下的人,不是已经够幸运了么!
青春为什么宝贵?
不就是因为青春年少的生气,
能够冲散名为“圆滑”的暮气,
于青冥之天上寻找自己人生的方向么?
每一条最终翱翔于九天的真龙,
又有谁不是在青春年华里就已经冲破世俗,
锁定毕生努力的方向?
窦伟就是例子。
严格遵循长辈的脚步,最终很难超脱长辈的桎梏。
窦勇终其一生也只做到小旗官,
若窦伟连思想都严格跟着窦勇走,
那小旗官大概就是他人生的天花板了。
幸好最后窦伟选择了跟着陈守蛮。
多少还是有眼光的。
至少他到现在都看不出陈守蛮的极限在哪里,但他知道跟着陈守蛮这样的人,自己人生的上限才会水涨船高。
胡威并没有为难窦伟。
既然曾昊强死于关押中“突发恶疾”,那就不该牵连任何人。
回到家中后,窦伟就开始收拾东西。
可把他娘给吓到了,再三追问是怎么回事。
窦伟跪下来向母亲磕了三个响头,
“孩儿不孝,今后不能再留在你身边了!”
杀曾昊强之前陈守蛮便说了,那是投名状。
事成之后,他便是陈守蛮的亲兵,或者叫家兵。
将来陈守蛮步步高升,他便有机会脱离军籍。
到时候如果他愿意,也能让窦勇一家人脱离军籍,哪怕就是当个普普通通的农户,那也比祖祖辈辈都是军户强!
窦伟的老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军户女子,她不懂大道理。
她只知道儿子要走了,自己又留不住,便从枕头下摸出来几十个铜子儿。
“儿啊,这些钱你带上,将来......若是吃不饱饭了,记得回来,娘给你做饭吃。”
“娘!”
泪水滑落,窦伟紧紧抱了抱老娘的双腿,却没有接那一把铜子儿。
“陈大人说了,只要踏踏实实跟着他,保我一家人大富大贵,娘你养好身子,等我,等我发达的那天!”
就如同吉村启太攻打营户那天,窦伟其实没有什么高尚的情操。
面对倭寇他不怕死,是因为他知道怕死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干死倭寇自己才能活下来。
选择跟着陈守蛮,他也没什么远大的理想,仅仅只是想要摆脱军户的命运,能让父母和弟弟将来的顿顿吃饱,不挨饿挨冻......
只要陈守蛮能做到,这条命卖给他就是了。
窦伟拎着个小包袱来到陈家,看到方妙筠就跪下磕头,喊嫂夫人。
“这不是小伟吗,你这是......”方妙筠有些惊讶。
等听窦伟说完前因后果,方妙筠这才请窦伟进来,让他在院子里等陈守蛮。
毕竟窦伟都十八岁了,总要避嫌。
谁也没想到陈守蛮回来时,都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嫂嫂,方大人那天不是说让我们搬去府城里么,我看今天时间就挺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