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云涌
曹知府笑了起来,仿佛听到一个天大的笑话一样。
这笑不是讽刺,单纯觉得有意思而已。
他还真没想到,有一天会有这么不自量力的人,敢带着个护卫就跑到他面前胡说八道,还说什么让他现在就着急人马抵御永义军攻城。
“你以为自己是谁,敢在这里跟我指手画脚!”曹知府失去耐心之后,脸色也冷了下来,“就凭你身边这个人?你可知我的府上有多少人!”
李虎再能打,也不可能以一敌百,更何况曹知府这里也不止一百人,只要他一句话,根本没有必要打就知道结果了。
所以在曹知府眼中,这种行为愚蠢至极,他连在意都懒得在意。
屋内气氛冷到了极致,于卿卿坐立不安的朝苏妙妙看了过去,很意外的发现她的表情并没有慌张,而是一直带着淡淡的笑。
李虎也有些紧张,若是他一个人脱身不难,可要保护苏妙妙的安全,又要离开这里,那就难了,他正在考虑能平安脱险的可能性有多少。
比起两个人的紧张之色,苏妙妙倒是很平静,这种平静显然有些过了头,曹知府看着她,眉头紧紧拧着。
都这个时候了,还这么淡定,到底是真不怕还是装的?
不管是哪种,她既然敢到自己面前说这种话,那这个人就不能留了,“来人!”
曹知府开口,于卿卿急忙站起来,“于伯伯,苏姐姐是我的朋友,她也只是一番好意,您别跟她计较。”
“这件事不管你的事情,你先出去!”曹知府看了于卿卿一眼,冷冰冰的开口。
于卿卿还想说什么,苏妙妙却先一步站了起来,“曹知府可是淮西曹氏一族的人?”
今世有四个鼎盛的家族,清河崔氏,潘阳李氏,金陵林氏,还有一个就是淮西曹氏。
曹氏是四个家族中存在感最低的一个,但毕竟是四大家族之一,族中子弟为官者众多,曹知府便是其中之一。
曹知府只是曹氏的庶出,并非嫡系,但靠着家族的关系,也能做到四品官位。
这件事不算什么秘密,但知道的人也不是很多。
曹知府蹙起眉头,不明白苏妙妙为什么突然提起此事。
“看你这个反应就是了。”苏妙妙笑了笑,“我有点事情要跟曹知府密谈一下。”
“你以为自己是谁,本官凭什么要答应你这个要求!”曹知府对苏妙妙的话嗤之以鼻,来自己面前胡说八道不止,现在还要跟他密探,真当自己是什么重要人了。
“景合四年,淮阳.......”
话刚开了个头,便见到曹知府脸色大变,几乎是吼着打断了她继续的话,“你住口!”
苏妙妙微笑着看着他,“曹知府觉得我们在这里谈呢还是单独谈呢?”
“你们都出去!”曹知府冷着脸开口。
苏妙妙朝着李虎合于卿卿点了点头,示意他们一起出去等着。
屋内只剩下两人的时候,曹知府阴沉着脸开口问道,“你想说什么!”
景合四年的那件案子,查的是盐商。
曹氏以漕运起家,是最大的盐商,而私盐一向利润丰厚,官商勾结在正常不过。
那年皇帝下令彻查盐商。
曹氏一族联合当地私盐贩子,将朝廷派来查案的大臣在半路上杀害,一连死了四个大臣之后,引起皇帝震怒。
派了康王亲自侦办此案。
这也是康王生前办的最后一件案子,于淮阳一带,几乎是将盐商的老巢翻了个底朝天,曹氏也因此元气大伤。
也是那次事情,曹氏跟康王府结了仇,后面皇帝对康王动手的时候,曹氏在其中也出了一份力。
证明康王勾结私盐贩子的账册,就是曹氏送上去的,也是直接定罪的关键之处。
曹氏在此次事件中立了大功,后来功成身退回到淮阳,这些年隐藏锋芒,逐渐被人忽略掉。
那件事,实则是皇帝想要将盐务握在手里,曹氏也算是为皇帝做事。
曹氏担心皇帝秋后算账,所以手上一直握着一份证据,是当年皇帝的一份密诏,要曹氏配合陷害康王的证据。
密诏曹氏一直不肯拿出来,表示已经丢失,皇帝很清楚,这是他们想要自保的举动。
这么多年也算是相安无事。
曹知府是曹氏之人,恰好也知道此事,所以在刚才苏妙妙突然提起淮阳的事情,便意识到不对劲。
寻常人压根就不可能知道淮阳这件事,她突然提起,必定有什么问题。曹知府不敢大意,这才让人都退下。
苏妙妙笑了笑,“淮阳的事情,曹氏看似失去了盐商这一块,损失惨重,实则是明哲保身,这些年你们曹家在盐运这一块捞到的钱,已经足够你们曹氏花十辈子不止了。”
盐商的利润想象不到的大,这也是皇帝为什么要把这块收回的原因。
“看来你还真知道不少事情。”曹知府冷笑一声,“不过那又有什么用,你就算知道这件事对今日的事情也没有任何帮助,你以为我会因此放过你?”
“我当然不是想让你放过我。”苏妙妙摇摇头,笑意很凉,“你就不想想这件事我为何会知道吗?”
曹知府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他的确想不通,那件事过去这么多年,怎么会有人知道!
“你到底是什么人!”曹知府看着苏妙妙的眼神带着明显的探究。
“你认识这个牌子吗?”苏妙妙掏出一个牌子,拿在曹知府面前晃了晃。
曹知府先是一愣,等看清楚玉牌上面的字,整张脸突然变色,明显愣住,“你,你是二皇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