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蠢货与冲突 - 谍战:我是活阎王 - 炙柏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61章蠢货与冲突

第261章蠢货与冲突

“徐先生,这是我的不是,我应该早点来向你求助。”陈弓鹏略带谦虚的说道。

闻言徐先生扬了扬手道:“陈先生,这没关系,我愿意帮助你们,不过这种帮助只限于幕后。

如果传出我参与了你们的事,那对我将是相当糟糕的消息,希望你们能帮我保守秘密。”

闻言陈弓鹏立马说道:“徐先生,这我明白,我绝对不会暴露你的存在。”

“那就好,你要知道的消息对我来说很容易,我这就给你去打听。”

听到徐先生的话,陈弓鹏连道感谢,这几天无法找到汪填海的住址已经成了他最忧心的一件事,如果徐先生能帮忙打探到汪填海的住处,那可真是帮了他大忙了。

谁知在陈弓鹏口中的难事,在徐先生眼中却非常简单,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徐先生下午就派人带来了口信。

“汪填海住在高朗街二十七号,而且徐先生还附赠了陈弓鹏一个消息,汪填海最近好像有离开河内的意思。

不过截至目前,汪填海本人也没决定到底是去哪,不过有大概的目标,汪填海有可能回香港,也可能去日本和欧洲。”

收到徐先生的情报后,陈弓鹏亲自去验证了情报的准确性,当查清楚徐先生给他的情报准确时,陈弓鹏立马给戴春凤发了电报。

收到陈弓鹏的电报后,戴春凤其实也没意外,因为陈弓鹏得到的情报和他得到的情报一样。

这与河内当局的规定有关,按照规定,汪派在河内的活动,必须要向当地的主管机关汇报,因此河内主管机关对汪派的行踪非常清楚,就连汪填海与什么人有过接触,当地的主管机关也一清二楚,但他们具体谈了什么,这个就没人知道了,但这恰恰是戴春凤感兴趣的,也是戴春凤想让陈弓鹏查清楚的。

收到确切的情报后,戴春凤向委员长汇报了汪填海的情况,眼看着汪填海在投日叛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可委员长还是不死心,他决定派人去河内和汪填海接洽,劝汪填海悬崖勒马。

委员长派出和汪填海接洽的人叫谷争鼎,这人和汪派关系不错,但不是汪派的人,而且为了不让汪填海去往日本,委员长还命人给汪派的几人办理了前往欧洲的签证,如果汪填海前往欧洲和香港,委员长都能接受,也就是说,只要汪填海不投日,什么事都好说。

谷争鼎见到汪填海后,向汪填海转达了委员长的意思:“如果汪先生想要对国事发表看法,发发电报,发发牢骚,这都没关系,甚至委员长持欢迎的态度。

如果汪填海有病想要疗养,或者想要去各地游玩,国府会负担汪填海的所有花费。

但希望汪填海不要在其他地方另立组织,免得被日本人利用,造成严重的后果。”

从委员长的话中不难看出,委员长对汪填海有着极大的容忍性,只要汪填海不投日,什么事都好说。

汪填海虽然收下了谷争鼎送来的签证,但并没有表明任何态度。

其实这个时候的汪填海已经陷入困扰之中,他不知该作何选择。

原本汪填海以为他发出“艳电”后,会一呼百应,应者如潮,但令他失望的是,不仅各方实力派无动于衷,就连他手下的大部分汪派人物都对他的“艳电”毫无响应。

而且因为他发表了“艳电”,他被全国上下斥责为汉奸,就好像过街老鼠一样,被人人喊打。

更让汪填海难以接受的是,和他有着默契的日本首相近卫竟然下台了,这打了他個措手不及,汪填海此时就好像被困到了悬崖当中,进退两难。

此时委员长送来了签证护照,这对汪填海绝对是个很好的台阶,如果汪填海就此就坡下驴前往欧洲疗养,他依然还是国府的二号人物,最多有些争议罢了。

但汪填海心有不甘,他觉得如果他就这样前往欧洲,那他搞的“和平运动”将彻底宣布失败,这也就意味着他彻底向委员长投降了,对汪填海这种政治人物来说,这绝对是不可接受的。

在汪填海陷入犹豫时,汪填海的妻子陈碧君出面了,这个女人对汪填海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汪填海投向日本人这条路上,陈碧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她觉得“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离开了山城,那就要把“和平运动”坚持到底,如果就这么放弃,那他们就彻彻底底的失败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将功亏一篑。

汪填海本来就对去往欧洲不甘心,再加上陈碧君的枕边风一吹,汪填海重新坚定了想要投向日本人的决心。

不过由于近卫内阁倒台,之前负责和汪填海“议和”的日本人也撤回了日本人,这时候再想要和日本人“议和”,那就只能去日本“议和”。

以汪填海的身份,显然不适合亲自前往日本“议和”,而且他目标太大,如果亲自出马,那意味着消息会很快暴露。

在这种情况下,汪派经过几天的讨论,拿出了他们的对日“议和”方案。

方案指出:“由汪填海出面,在金陵重建“国民政府”,不过现在汪填海还需要待在河内,等到日本人在金陵把“国民政府”建立起来后,他才会前往金陵。”

由于汪填海不方便前往日本人,汪派最终决定,让高纵武代替汪填海去日本谈判,而对于高纵武前往日本,不管是河内工作组,还是山城的军统总部,全都一无所知。

这其中原因太多了,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河内工作组无法接近汪填海,虽然他们知道了汪填海的住处,但汪填海的住处是由河内当局担任警卫工作,他们连语言都不懂,更别说深入探查情报了。

虽然陈弓鹏派人盯着汪填海的住所,但陈弓鹏这个蠢货把重点都放在了汪填海身上,觉得只要汪填海在河内,那一切都好说。

殊不知就是陈弓鹏这种愚蠢的做法,让汪填海和日本人再次搭上了线,从而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陈弓鹏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把他用得上的人留在驻地,把他用不上的人赶到驻地外边居住,杨学武就在其中。    陈弓鹏还美名其曰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考虑,是想让杨学武他们几个行动人员好好休息,不被其他人打扰,在需要进行制裁行动时能够保持饱满的状态。

看到陈弓鹏的做法,杨学武差点气笑,此时他真的彻底对陈弓鹏这个人失望,陈弓鹏既然非要愚蠢的这么做,杨学武也不介意看着陈弓鹏滑落深渊。

陈弓鹏的做法其实很好理解,河内工作组虽然归他指挥,但像杨学武,于勤、汤英杰等人他用着不爽利,杨学武几人也不会完全听从于他的命令,这让陈弓鹏觉得杨学武几人非常碍眼,所以陈弓鹏宁愿让杨学武几人离开驻地,也不愿意看着杨学武几人在他面前碍眼。

此时杨学武对来河内的心态彻底变了,他决定接下来的时间内作为一个看客,好好看看陈弓鹏如何导演这场注定要失败的戏,至于帮陈弓鹏这种蠢货,除非杨学武傻了,他现在最想看到的就是陈弓鹏这个蠢货一步步滑向深渊。

陈弓鹏做的第二件事是再次去见了徐先生,自从第一次见到徐先生顺利的得到汪填海的地址后,陈弓鹏就对徐先生的能力比较信服。

现在再次遇到困境,他没想着自己解决,而是直接求助徐先生,从选择上来说,陈弓鹏这么做是正确的,因为徐先生确实能够帮得上他,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恰恰证明了陈弓鹏的无能。

徐先生听到陈弓鹏的困境,帮陈弓鹏找了个人,这个人名叫魏军,魏军这个名字听着就很硬气,但实际上魏军是个20岁出头,身材单薄,长相秀气的大男孩。

魏军出生在国内,但却是在河内长大,他不仅通晓法语,而且还能说一口地道的当地方言,而且对当地的风土人情都非常熟悉。

魏军这种人正是陈弓鹏所急需的,了解清楚魏军的身份后,陈弓鹏立马把魏军收纳进了河内工作组,并且亲自带着魏军去高朗街二十七号侦查,可一连去了几次,也没查到什么有价值的消息。

魏军虽然能够解决语言上的困难,但他无法深入打入汪派内部,弄到陈弓鹏想知道的情报。

就在陈弓鹏着急的时候,魏军主动说道:“陈先生,我认识一个人,他或许能打听到消息。”

听到魏军的话,陈弓鹏立马激动了,连忙问魏军推荐的是什么人。

“陈先生,我说的这个人是我女朋友的表哥,他是河内当地的便衣警察,正好负责高朗街这一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