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历史 - 末世废土之上 - 懒人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末世废土之上 >

第229章历史

闻瑾、闻天和闻苍一起来到第一百层,生命之源位于一个石洞内,圣树的根须如虬龙般盘错在那里的一面石壁上,千百年来闻氏一族就是在这里保护生命球的一方安宁。闻苍挣开两人的手,颤颤巍巍的走到石壁下,伸手按在一根根须上,一动不动。他的手掌之下,根须微微闪着绿色的荧光,这一人一树既像在诉说着沧桑的往事,又像在交流着什么,直到闻苍突然收回手掌。

他转过身,向着闻瑾和闻天,神色肃穆。

“闻瑾、闻天,你们都听好了。”

“是!”两人异口同声。

“我们虽然没有找到适合居住的星球,但人类文明的种子既然不灭,希望就还在。”

闻苍再度转过身,他把双手重新按在根须上,背对着两人继续说:“生命球在宇宙中的运行轨迹是一个椭圆形,周期是两千年,11年后我们就能重回地球。”

说话间,整个石洞绿光四射,就连闻苍的身体也开始泛着透明的荧光,这显然是不正常的。闻瑾想要上前帮忙,可是刚一动,闻苍就像背后长了眼睛似的,立即挥袖制止。

“不用,我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这是我最后能做的事。”

闻瑾咬了咬牙,无奈的退了回去。

“生命球进入太阳轨道后,圣树会让它减速,并在一系列相对运动后进入地球轨道,最终着陆。”

当闻苍说起这些时,闻瑾和闻天的脸上都露出了惊骇的表情。要让一个直径超过二十公里的空心球体着陆在预定星球上,所需要的能量以及各种危险因素都是难以估量的,他们能做到吗?

而此时,闻苍的身体已经变得越来越透明,仿佛即将与生命之源的绿光融为一体般,显露着一种虚无飘渺的状态。

在闻苍彻底消失的前一刻,空旷的石洞中回荡起他最后的声音:“还有十一年,去吧,去徐氏墓,去了解过去,去开启未来……”

最终,闻苍和他的声音一同消失不见了,就像他根本没有存在过一样。石洞重新陷入平静,圣树的根须也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只留下闻瑾和闻天站在原地。

他们是闻氏一族最后的血脉,这一天过后,他们将担负起人类延续和文明重启的重任。

十一年后,回到地球,在一个人类曾经不顾一切都要逃离的地方重新落地、生根。

从石洞中出来,闻瑾和闻天立即乘飞艇前往生命球的最底层。

一路上随处可见倒塌的建筑残骸,越往下走破损的程度就越严重,以至于到了大约第一百八十层后,那些已经坍塌的层与层之间根本就没有阶梯相连接,普通人只能通过从上方抛下去的金属链梯上下。可是那动辄几十上百米的高度,一般人又怎么爬得动?加上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根本无法修复,所以越是到了底层,居住的人就越稀少,满眼看去完全就是一片废墟。

受到原材料、能源、设施和技术等各方面因素影响,飞行器在八百多年前就停止生产了,电力机车也在五百多年前大量减产,如今除了生命球内的重要人员和必要的情况下,动力交通工具的使用率都是极低的。所以即便闻氏一族有使用飞行器的特权,但他们所乘坐的飞艇也是八百多年前的产物,经过反复修补,陈旧不堪。

生命球的最后几层坍塌得十分严重,除了仅剩的一些主体构架外,大部分地面都掉落到了最底层。这些地方空无一人,几乎没有完整的建筑,也没有道路。

飞艇降落在第198层的地面上,实际上却是和第199层一起坠落后与最底层堆叠在了一起,此时周围一片漆黑,地面上遍布着碎石和巨大的裂纹。

还好这一层的面积本就不大,按照地图指示,随行的卫兵很快就找到了徐氏墓所在的位置,不过墓室已经被深压在几十米深的乱石之下。

闻瑾急切的想要打开徐氏墓,可是想要搬开几十米深的石层,以现有的工程能力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不想劳民伤财。

正当为难之际,闻瑾发现闻天不见了,然后一名卫兵前来报告,告诉他闻天钻进了一个狭窄的石缝。

“胡闹,赶紧给我把他抓回来!”闻瑾几乎是咆哮着下的命令。

“可是……那石缝太窄了,我们钻不进去。”卫兵吓得跪地求饶:“球主恕罪,是我们没有看紧小少爷。”

事已至此,闻瑾也没过多责怪,他让卫兵把自己带到石缝的入口。只见那石缝狭长而扁平,入口处大约只有三十厘米宽,蜿蜒着倾斜向下,不知到底有多深。这么窄的洞口恰好容得下一个消瘦的少年进出,成年人却无法进入,这也正是卫兵们无法追下去的原因。

“小天,小天……”闻瑾在洞口大喊,回声阵阵,足见这石缝之下深不可测。

过了好一会,洞里才隐约传来闻天的声音,闻瑾赶忙趴到洞口仔细听,这才听清下面传来的声音。

“父亲,你们不用担心,这里有路,我可以找到徐氏墓的,你们在上面等我……”

“小天,下面很危险的,你快上来。”闻瑾急得大叫,可是再也没有回应。

地面之下,只有闻天一个人,他钻进石缝后,先是侧身走了一段,不久后缝隙越来越宽,行走起来也就更容易了。

事实上,在走出一段路后闻天就迷失了方向,可他并没有回头,而是继续寻着路向下摸去。他年纪虽然还小,但生为闻氏一族天生就有着过人的勇气,他很早就有了将承担的大任的觉悟。

四周一片漆黑,闻天手上只有一盏蓄电灯,勉强能够照亮四周。他就那样一步一步的向下走,每到一处转角,就用碎石在地上划出一个路标,以免返回时找不到路。

几十米的深度看起来不长,但由于沿途遍布障碍,还一直在石缝中绕路,当闻天真正到达底层时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

上面的层板垮塌时,大块的都被高层建筑顶住了,所以相比于上层夹缝,底层的空间开阔了许多。尽管如此,地面上还是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碎石,闻天不得不小心的绕着行走。

底层的面积并不大,直径只有五百多米,地面平坦,建筑却不多,大约只有十几座,都均匀分布在各个方向上,其中最大的位于中间,据说徐氏墓就在那里。

闻天没费多少劲就找到了那座建筑,灯光照射下,可以看见建筑的大概轮廓:那是一座低矮且坚固的石楼,只是在掉落的层板挤压下,整座石楼只剩下大约两三层楼,所幸的是最后一层并没有被压垮。

闻天走到大门前,门框上只剩一个腐朽成千疮百孔的门架子,架子下方堆着一层厚厚的黑色粉末,想必是那金属门被岁月腐蚀留下的痕迹。

闻天轻轻推了一下门,顿时哗啦啦作响,整个架子都化成粉末垮落到了地上。

闻天没顾上理会门的事,而是小心的走了进去。在纵横交错的通道上走了一会,才发现沿途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室。走进石室,闻天所看见的都是成排已经腐朽了的木质或金属书架,以及架子上堆得满满的书籍。

闻天从没见过这么多书,一时好奇,就伸手去拿,哪想那些看着还算完整的书却只轻轻一碰就直接变成了粉末,根本拿不起来。

在石楼内转了一圈,最后闻天在正中央处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的石室。这石室特别大,没有窗,只有一扇沉重的石门,门上还镶着一副特制的密码锁,不过锁体已经损坏,整个锁都都松脱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