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频频催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明和许珊珊继续携手并肩,共同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他们的感情愈发深厚,家庭也越来越幸福。苏明知道,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只要有许珊珊和孩子在他身边,他就有无尽的力量去迎接每一个新的黎明。
某天晚上,苏明在书房里整理一些文件,许珊珊走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茶,“苏明,工作别太累了,喝杯茶休息一下。”
苏明接过茶,感激地看着她,“谢谢你,珊珊。你总是这么关心我。”
许珊珊微笑着说,“因为你是我最重要的人。苏明,我们的家庭会越来越幸福。”
苏明点头,心中充满了坚定,“是的,珊珊。我们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某个雨夜,苏明在处理完公司的事务后驱车回家。外面的雨越下越大,路面变得湿滑。苏明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但心中仍挂念着家中的许珊珊和孩子,他知道他们在等他回家。
突然,一辆失控的卡车从侧面冲了过来,苏明紧急打方向盘,但仍无法避免撞击。剧烈的碰撞让苏明的车被撞得翻滚了几圈,最终停在了路边。苏明感到一阵剧痛,然后意识渐渐模糊。
在医院的急救室外,许珊珊焦急地等待着,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医生终于走了出来,许珊珊连忙上前,“医生,苏明怎么样了?”
医生神情严肃地说道,“他受了很重的伤,但我们已经进行了紧急手术。现在情况稳定,但还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许珊珊感到一阵眩晕,几乎站不稳,心中充满了痛苦和自责。她在心里祈祷,希望苏明能够平安无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明仍然昏迷不醒。许珊珊每天都守在病床前,握着苏明的手,低声对他说话,希望他能感受到她的存在。
“苏明,你一定要醒过来,我们还要一起走过很多个春夏秋冬。孩子也在等你回家,我们不能没有你。”许珊珊眼中含着泪水,声音颤抖。
在苏明昏迷的世界里,他仿佛看到了一片黑暗中出现了一道微弱的光,他努力向光亮靠近,耳边隐约听到了许珊珊的声音,那声音是如此的熟悉和温暖,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要醒来。
某天,苏明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许珊珊立即察觉到,她激动地喊道,“医生,医生,他动了!”
医生和护士迅速赶来,检查了苏明的情况,医生露出一丝微笑,“是的,他的情况在好转,应该很快就会醒来。”
许珊珊心中充满了希望,泪水再次模糊了她的视线。她紧紧握住苏明的手,低声说道,“苏明,我知道你能听到我的声音,你一定要醒来,我们都在等你。”
几天后,苏明终于睁开了眼睛。他看到许珊珊满含泪水的脸,心中感到一阵温暖和安心。“珊珊……”苏明声音微弱,但满含深情。
许珊珊激动地握住他的手,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苏明,你终于醒了!我就知道你一定会醒过来。”
苏明感到一阵疲惫,但心中充满了感激和爱意,“谢谢你,珊珊。谢谢你一直在我身边。”
医生检查后,确认苏明的恢复情况良好,但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康复。许珊珊决定暂停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照顾苏明。她每天细心地为他准备营养餐,帮助他进行康复训练,陪伴他度过每一个艰难的时刻。
苏明在康复过程中,心中充满了对许珊珊的感激和爱。他知道,正是许珊珊的不离不弃,才让他有了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和力量。
一天,苏明在病房里,望着窗外的阳光,心中感慨万千。他轻声对许珊珊说道,“珊珊,这段时间你辛苦了。没有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许珊珊微笑着坐在他身边,握住他的手,“苏明,我们是夫妻,无论遇到什么,我都会在你身边。只要你能好起来,其他的都不重要。”
苏明感动地点头,“谢谢你,珊珊。有你在我身边,我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我们一起努力,迎接未来的每一个挑战。”
在许珊珊的悉心照料下,苏明的康复进展迅速。他逐渐能够下床活动,恢复了部分工作能力。公司的员工们也纷纷表示支持,愿意帮助苏明渡过难关。
某天,苏明在办公室里召开了一次视频会议,向全体员工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各位,这段时间大家的努力和支持让我非常感动。我会尽快康复,和大家一起继续努力,创造更好的未来。”
市场部经理李杰感慨地说道,“苏总,您的坚强和勇气一直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会继续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议结束后,苏明深吸一口气,感到一阵轻松。他知道,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他都不再害怕,因为有许珊珊和整个团队在他身边,他充满了力量和信心。
逐渐恢复,他又重新投入到公司事务中。然而,正当苏明和许珊珊以为一切都逐步回到正轨时,公司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公司接到了几个大订单,这原本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然而,随着生产的推进,他们发现原材料的供应链出现了严重问题,导致生产进度严重滞后。客户开始频频催促,市场上也出现了竞争对手的强力挑战。
某天,苏明和许珊珊在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应对方案。市场部经理李杰表情凝重,“苏总,许总,原材料供应链的问题非常严重,我们的库存已经见底,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恐怕会影响到我们的交货期。”
苏明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焦虑。他深知这次的挫折可能会对公司造成巨大影响,“李杰,我们能不能找到新的供应商?即使价格稍高也没关系,关键是要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李杰叹了口气,“我们已经联系了几家新的供应商,但他们的产能有限,无法完全满足我们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