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狗皇帝命也太好了
李景月无视0321刺耳的警告声,问秋花醉:“瞒着我也就罢了,为什么连陛下也要一起瞒着。”
秋花醉敏锐的察觉到李景月的情绪在这一瞬间变得非常的差。
虽然不清楚原因,只是好像并非是对着她的。
所以秋花醉不怵她,反而有些异样的心疼,这个人好像把自己逼到进退两难的地步了。
“陛下他忙。”
李景月没理会她的借口,直言拆穿她的伪装道:“吵架了?”
秋花醉摇头:“妾怎么敢呢?”
是不敢,可是不妨碍有的人幼稚啊。
一定是秋花醉做了什么,伤害到了在她面前本就有些玻璃心的小皇帝,所以对方干脆顺势发起了冷战。
只可惜,秋花醉虽然看着软绵,但她实际上根本就是个“狗都不愿意啃的硬骨头”,她不会像李景月一样战略性服软,所以沈修不来,她便也非常识趣的不往对方面前凑。
只可惜沈修是个混账。
秋花醉不去,他便也不来,以至于让后宫这些见风使舵的人敢这样怠慢她。
李景月笑道:“你不是还跟我讲不要同他置气吗?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就想不开了呢?”
秋花醉无言的看着她,而李景月仍旧笑意盈盈道:“你是不敢,不是不会,所以为什么想不开?”
秋花醉妥协无奈道:“您不是清楚吗?”
两个人无声的注视着对方,李景月率先移开视线后视野里闯进了一叶摇摇欲坠的花瓣,她盯着看了好一会,直到那花瓣似是再也坚持不住似的从花径上掉落,迅速又无声的坠落在地上,染上尘埃。
李景月才轻声叹道:“独步春败了,夏天结束了。”
她问秋花醉:“喜欢秋天吗?”
秋花醉摇头:“世人言秋多喜用萧瑟悲凉二词,可在妾这里对它还有另一个形容,悲壮。”
李景月略显疑惑的看向她,而秋花醉温和的对她笑了笑后看向了立在不远处的红缨枪:“父亲是镇北将军,而北边夷狄多是游牧民族,秋季过半,他们为了自保就会南下入侵大齐,接着便会带来一场又一场惨烈的战事。妾尚在家中时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就总是见不到父亲的。妾有一回跟着二哥偷溜出去,不小心撞见了父亲和几个伯伯抚慰那些失了亲人的人,他们那时的那种眼神妾这辈子都不愿再看到第二次。”
悲痛,愤怒,怨恨,相互交织,无论是那个都无法轻易消解。
那是她第一次直面那样浓烈的感情,也是在那之后她才明白骁勇善战的父亲为什么那么厌恶战争。
每每凯旋而归的时候,总是不见欢愉。
因为胜利的代价太沉重了,他们负担不起,没人能负担的起这样的代价。
而安居乐业的日子又总是需要这样的牺牲。
李景月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能说些什么,战争一定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可却总是无法避免。
大齐如今已经足够强盛,可国境边缘总是有不死心的蚂蚱上跳下窜,不足以致命,但是足够恶心。
更何况小皇帝如今重心放在整顿朝堂,万一这个时候边境生事,于他于大齐而言只怕都是要雪上加霜了。
这些事秋花醉不一定看得明白,也不一定全然不知,所以李景月按下不提,转移话题道:“那你恨那些夷狄吗?”
秋花醉摇头:“我凭什么啊,何况谈恨也轮不上我,只是厌恶罢了。”
“那你觉得他们就一定是错的吗?”
秋花醉再次摇头:“立场不同,我是大齐人,所以对我来说他们就是错的,单对于他们来说也只不过是想生存罢了。只是想要生存,想要国家富强,不一定只有发动战争掠夺资源这一种选择不是吗?”
李景月勾唇:“当然啊,自强自立,独立自主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
她本就是故意问出那样的问题的,战争带来的伤痛远远大于战争带来的利益。
这永远不容置疑。
李景月有些想知道,作为靠着打仗走到如今这个地位的秋家对于战争会是什么看法?
是厌恶,是感激,是庆幸,还是渴望?
因为秋回,李景月这些时日不仅在修补古籍,还在研究秋家人,特别是研究那位戎马一生的老将军,因为她实在是想不明白秋老将军为什么没有把秋回这样明显有问题的人当成妖怪异类。
反而觉得他只是一个孩子而已。
但只凭一双纯洁的眼睛就相信这个人,对于一个将领来说还是有些草率了。
这个世上也不乏无辜型犯罪者,他们往往天真无邪,也往往人见人爱,可就是这样的人造成了无数的悲剧。
眼睛会说话,但有的人就是会将说实话的眼睛藏了起来,留给外人的只是一双面具的眼睛而已。
后来她纵观秋老将军一生所为,李景月不得不更加认同小皇帝的那句“大齐有您是天大的福气”。
也自然就明白了秋梦回不惧秋回这样有异常的小孩不是因为他是什么无神论者,更不是因为心无畏惧,只是因为他更相信事在人为而已。
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解决的,没有什么敌人是打不倒的,只要他想,他就能做到。
大齐能有这样一位将军,很难不长治久安,无人敢犯。
秋老将军以仁治军,最开始还曾帮过北边的小国,帮他们驱赶更为凶悍的野狄,还曾教过他们种植农作物,只可惜因为气候原因大多作物是种不出来的。
秋将军的计划需要他们的耐心和宽容,但这就恰恰是这些人最缺乏的东西。
狄人不开化,行事作风颇像野人,比起自己勤苦耕作,显然是去抢那些比他们瘦弱的人更容易一些。
所以,秋将军被逼无奈只能屡屡以武力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