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零章国战之策 - 狼刺之帝国崛起 - 江中石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四一零章国战之策

秦军攻占斜谷口之后全面掌控了褒斜道,这也意味着丰地已经全部掌握在大秦手中。蒙义在丰地内四处征讨戎狄残部,收容大周遗民并从铸鼎塬迁徙百姓充实沣水两岸大片的土地。这对于大周遗民而言等于是重返家园,因此散落在丰地内的大周遗民纷纷走出深山回到荒芜的家园,但是他们发现那里已经有大秦的官员在等着他们。这些年轻的大秦官员都是处在白狼城进学馆,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这些周民登记造册,然后按照一家一户为单位发给帐篷,种子农具还有粮食和牛羊等等物资,与此同时按大秦律给这些周民分发田地山场。

周民一见无不感激涕零,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周民返回故里成为了大秦子民。蒙义征调周民和归附大秦的戎狄百姓开始修建屋舍,恢复遭到战火毁坏的农田灌溉沟渠,并在沣水上架设了一座木桥。白狼东营和狼刺营的将士们除了担负警戒任务和清剿任务的部队之外,全部分散在百姓中间帮着百姓们开垦良田撒下种子。一时间,丰地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耕种场景。

华夏民族对土地的热爱和依恋是沁透到骨子里的,有了土地种下希望等待丰收是所有百姓最期待的生活。

蒙义此时成了丰地最高军政长官,除了抓民生之外军队建设也没停下。在完成了播种之后,蒙义在丰地招收青壮从军,那些归附的戎狄部族的青壮也被蒙义编入军中。解决戎狄最妥善的办法就是融合融合再融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融入大秦的这些戎狄部众谁还记得自己原本是戎狄之人呢。

丰地在蒙义的治理下逐渐发生着变化,白狼东营和狼刺营的实力也在迅速壮大,总之,所有的事情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大秦现在最缺的就是人口,战争结束之后,蒙义推行了相应的鼓励增加人口的政策,这时代有奖励性质的,直接和每家每户的田地牲畜收入挂钩,如此一来丰地百姓几乎是天天都有成亲的喜事,就连蒙义手下的将士们也有不少娶了媳妇成了家的。这足以说明大秦已经在丰地站稳了脚跟。

秦军大营内,蒙义在忙完了一天的政务之后,命人把他写好的奏疏送往汧邑,随后他翻开西线战报仔细看了起来。蒙义能够拿下丰地应该说是西线军民浴血奋战的结果,尤其是犬丘城军民顶住了允丰一次次的猛攻,白泽的白狼西营一部凭借地利和装备优势以少数兵力吸引了西戎大量的兵马为犬丘城分担了一半的压力。而秦邑和汧塬一线却被翟桓的袭扰牵制,翟桓在解除了灭族危机之后摆出了一副豁出去的架势,重新组建了三万兵马杀到秦邑和汧塬附近展开了大规模的袭扰作战。

应该说这种战斗方式才是犬戎人最擅长的,犬戎军往来穿梭于秦邑和汧塬之间,给王捷和曹山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到此时两位大将才真正理解了平戎武略中为何要采用小规模多批次大纵深的袭扰作战之法。将战场摆在地方的疆域内,对于己方来说是多么有利的一件事情。相反的,一味的防守只能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反击,必须反击!

王捷调集了八千精骑悄悄出了秦邑直奔温都儿山杀去,这条路对于秦军而言算是轻车熟路,而且别看翟桓闹得欢实际上他的后方空虚的不能再空虚了,王捷所部一路畅通无阻杀到了温都儿山附近。这可把翟桓吓得冷汗直冒,立即下令全军回援。不料如此次一来就落入了王捷设下的埋伏圈内。

在距离温都儿山西南二百里的一处河湾,王捷所部对翟桓正在渡河的三万大军展开了攻击。秦军瓢泼似的箭雨把正在渡河的犬戎军射的人仰马翻。战至当天傍晚犬戎军竟无一人能够渡河,人马的尸体飘满了河湾,翟桓的三万大军折损一万多人,把翟桓心疼的差点横刀自尽。

当晚,王捷主动撤军在距温望都儿山百里之外又设伏击,这一次翟桓所部被秦军迅猛的攻势直接冲散,王捷并未和犬戎纠缠趁势率军返回秦邑,只留下胆战心惊的翟桓龟缩在温都儿山再也不敢闹屁了。

王捷解除了秦邑汧塬一线的压力之后,率领八千精骑深入西戎境内如同一支利箭射向允丰的后背。

战报只到这里,蒙义相信王捷一定能够解除犬丘的危局。而与此同时赢铍所率的大秦骑兵也已经赶到犬丘,从另一侧展开了攻击。现在形势对大秦极为有利,如果持续增兵犬丘,很有可能会将允丰所部全歼在犬丘城下。但蒙义考虑的是,现在是不是灭西戎的最佳时机。

当蒙义收起战报翻看墨门弟子发来的密报时,一份密报上的消息引起了蒙义的主意。

“义渠王荣鑫?呵呵,这家伙现在就想插手别家的事情了。哈哈,竟然被翟来摆了一道,这家伙要是不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我就不是大秦世子,灵儿。”

灵儿快步走进大帐,蒙义把那份密报递给灵儿随后说到:“命墨门弟子严密监视荣鑫动态,搜集义渠国所有的情报,专门建档。”

“是。冷锋那边要不要一起行动?”

“可以,我会让无情和你联系,两家一起行动。”

“哥哥,如今我军已经集结于犬丘,形势于我军有利,哥哥如何打算?”

“怎么?有谁问起这事了吗?”

灵儿将一卷竹简交给蒙义,蒙义打开一看确实赢开发来的。意思是询问蒙义应不应该借此机会灭了西戎。

西戎和犬戎都是大秦必须解决的隐患,隐患不除大秦东进就会顾虑重重,只看收复岐丰之地的艰难就可知道,不把这隐患拔出大秦始终无法集中精力实现驱戎复土的兴国大业,也不用提雄师出关争霸中原的宏图霸业。

但此时灭西戎并不是最佳时机,因为西戎不像犬戎那样连年的跟大秦打仗,因此西戎的兵力储备还是很雄厚的。此次西戎和犬戎刀兵相见只调集了七万大军,和犬戎一战消耗了一半左右。而在反咬大秦一口的时候瞬间就能拉起六万人的队伍,可见其兵员储备还是留有余地的。

大秦最缺的就是人,虽然赢铍秦军骑兵赶赴犬丘参战,但大秦步军主力依旧留在关山大营。这是蒙义的意思,步军长途调防会把宝贵的时间全浪费在路上。而且长途行军需需的消耗一点不比一场大战少,秦国底子薄禁不起这样的个折腾,要不是蒙义从齐国弄回不少的粮草物资,像现在这样东西两线开战平大秦的国力是根本支持不下来的。

反过来说犬戎,翟桓的情况和西戎又不相同。他的损失可以很快的补充回来,因为他可以通过征讨其他部族来补充自己的损失。这种做法是被历代犬戎大狼主验证过的绝对是最快最有效的办法,西戎和犬戎这两只趴在大秦后墙外的狼,一个膘肥体壮一个自愈能力超强,而这两点全是大秦的短板。大秦不怕打大战恶战,最怕的就是打消耗战,因为大秦实在消耗不起,这也是长久以来大秦对西戎和犬戎防多攻少的原因。

如今肖灭西戎的机会就在眼前,但是蒙义知道,即便啥了允丰西戎依旧会冒出这个丰那个丰,他依旧还是要攻打大秦。除非一战将西戎的军力彻底打垮,并将西戎主要部族全灭或者驱除到更远的地方才能保证几十年之内大秦西方的安宁。但蒙义仔细算计了一下,这样的战争必须是举全国之力,可以说是一场倾国大战。类似奇袭这样的战术只能取得局部胜利,根本不会摧毁西戎这棵大树的根脉。国力呀,此时蒙义才深刻体会到国家实力的重要性。大秦若是一个像齐国那样的国家,两线作战又何妨,倾国大战又何妨。可现在真的不行,总不能为了打死一只狼让自己的血流干吧。

灵儿看着蒙义紧皱的眉头轻轻说到:“那就回复君上,不灭西戎?”

“如今王捷部已经进入西戎腹地,直插允丰后背,不打是不行了。打,必须打,而且要把允丰打疼大哭把他打得心惊胆战,要打的他像翟桓一样做个乖娃娃!但是,现在还不是灭他的时候,有他在翟桓多少还有些顾忌。他不在,翟桓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和大秦顽抗到底。我这就回复君上,调蒙放长平营赶赴犬丘,务求一战击溃允丰,我军追击允丰至王庭金帐附近止兵,对其保持军事压力,促其与大秦和谈。这一次必须让他吐血。”

“灵儿救喜欢看哥哥这个样子,那么墨门和冷锋是否有所行动,比如救出大君主,把西戎老王妃还有那个左贤王作为人质?”

蒙义摆摆手说:“先不动,这对大秦是有利的。我也很想把姑姑接回来,但那是此时她回来,我的一员大将就会失去战意!”

“我明白了,哥哥,是不是国君都必须心狠啊?”

蒙义一愣之后答到:“那些不心狠的一般都活不长,而且最终会把国家葬送掉。一国之君最要不得的就是情义,所以说国君是这个世界上最心狠的人。”

“哥哥以后会这样吗?”

“应该,不会!因为我知道什么时候该狠,什么时候不该狠。我也知道对什么人该狠,对什么人不该狠。”

“灵儿是信哥哥的,我这就去布置。”

“灵儿,叫你的人给荣鑫透个话,就说是我说的。如果他想参与天下的纷争,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一个可信的伙伴。只说这一句,然后让你的人把犬戎和西戎的的处境告诉荣鑫,他若聪明就是到该怎么办。”

“好的。”

不久之后蒙义的回复摆在赢开面前,蒙义的顾虑同样也困扰着赢开,可当他看到蒙义的恢复之后赢开顿觉豁然开朗,心情也随之放松下来。

百里栖:“君上,世子怎么说?”

赢开笑着把蒙义的奏疏递给百里栖,百里栖看后不禁哈哈大笑,随后眉飞色舞的对厉阳说:“厉阳贤弟,不久之后你又要去坑允丰了。”

厉阳接过奏疏仔细看过之后,捏着下巴凝神细思。百里栖问到:“怎么,又和为难之处?”

厉阳:“世子说要让允丰吐血,我在琢磨让他吐多少血合适。”

赢开:“你不用费神,你只需问一个人就可以了。”

百里栖:“问谁?”

老哥仨一对眼神之后同时脱口而出:“张阴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