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二章全族死战
起初允丰对犬戎突然发起攻击令翟桓措手不及,甚至在交战近半个二月的时间内,翟桓还没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允丰如此疯狂。在此之前,翟桓已经被秦邑和汧塬等方面的秦军采取的多小规模、大批次、高密度、大范围的袭扰作战弄得疲于奔命。他明知道这是秦军为东线打掩护,但是他也不得不带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应付。王捷把袭扰战中的一路为主多路配合,多方牵制一点突破,一路诱敌多路围歼的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秦军始终把主动权牢牢控制在手中,什么时候打,在哪里打都是秦军说了算,翟桓只能被动应付。如果把翟桓比作一只狼,那么此时这只狼已经闯进了完结布置好迷宫里,进退不得左右为难,好在翟桓还是咬牙挺住了。但就在这时候,允丰像一只疯了狼一样,瞪着血红的双眼猛地杀了过来,一口咬在翟桓的肋巴岔子上,险些将翟桓的脊梁骨咬断。
允丰发起进攻之初可谓是雷霆万钧势如破竹,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以有备打无备又是背后插刀不占便宜才怪了呢。翟桓的注意力始终被秦军牵制,为了应付秦军的袭扰战你,翟桓也把部队化整为零,如此一来这一股股的犬戎军就被洪水般冲来的西戎军迅速歼灭。西戎状如疯狗一般的进攻架势,吓得翟桓不得不仓换后撤,一直后撤了将近一百八十里之后才稳住阵脚。当时犬戎军还分散在各处来不及聚拢,翟桓只能将附近牧民集中起来一边收拢残兵败将,一边把牧民武装起来,算得上是男女老少齐上阵。温都儿山那里有兵,那是布里通的一万精骑,但是翟桓不敢调动这支部队。那是翟桓用来守卫守卫神山圣湖的最后一支精锐,他害怕王捷仿效允丰给他再来一次奇袭温都儿山,所以翟桓不得不从翟虹那里调兵回援。
应该说犬戎军民在生死关头还是很齐心的,凭着临时组织起来的老弱残兵拼死抵抗节节阻击,最终在距离温都儿山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成功的将允丰的进攻势头遏制住。但犬戎军民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参战的近五万军民战死者竟达到了三万多。
而允丰也不好受,战至此时西戎军战损接近两万,至此双方展开拉锯战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留守犬戎的各部狼主将最后的家底都掏了出来,再加上分散各处的犬戎精锐纷纷回援,允丰当面的压力与日俱增,双方的战事进入相持阶段。
这个阶段对于双方而言都是最难受的,因为虽然是相持阶段但战场并不平静,每天从太阳升起到落山双方大小战斗不下几十次,每天战死的双方将士数以百计。照这样打下去不用大秦出手耗也能把翟桓耗死了,翟桓屡次派使者和允丰接洽,但允丰是见一个杀一个,一副我跟你玩命的架势。
翟桓此时哭的心思都有了,这头戎狄中赫赫有名的老狼被允丰这只六亲不认的白眼狼弄得是没辙没辙的。俗话说泥人还有土脾气,允丰连辩解的机会都不给翟桓,这让诸侯也凶性大发。他传命犬戎各部无论军民那女老弱全部参战摆出了一副跟允丰拼老命的架势,而且还严令翟虹速速调兵回援。
在此期间犬戎的一位少年英雄横空出世,他就是翟桓的次子翟来。这孩子领着一帮伙伴拉起一支队伍日夜兼程绕着战场转了一个大弯,竟然被他找到了允丰的王帐。翟来借着夜色掩护对允丰的王帐发起了决死突击。
那一夜喊杀声一直到天亮才才停息,允丰没啥事,但却被翟来一箭射穿了头盔,当时吓他滚鞍落马趴在地上不敢起来。也正因为如此,才让西戎军大乱,翟来借此机会率领三百残部撤回己方。当翟桓看到跟血人似的小儿子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询问过后才知道,翟来拉起了一支三千人的队伍,年龄最大的十六岁,最小的十二岁而翟来只有十四岁。
三千童子军战死二千七百余人,战果却震惊了犬戎军民,虽然没能杀死允丰,但却阵斩西戎万夫长三人,千夫长十五人,百夫长一下将士接近五千余人。此战战况之惨烈,这帮童子军之骁勇足可令敌胆寒世人钦佩。
翟桓当着各部狼主的面,将白狼部给了翟来,又拨给他三千精锐那三百童子军不论年龄大小一律升赏,最低的是百夫长。除此之外翟桓准许翟来任意扩充本部兵马,并将这支军队命名为血狼骑。对于翟桓的做法各部狼主没有任何异议,犬戎未来的狼主就应该像翟来一样。至此翟桓的长子翟赢彻底被犬戎各部抛弃,翟来成了翟桓当之无愧的接班人。
翟来的突袭虽然没能杀死允丰但也让允丰把王帐后撤八十里,西戎军也同时后撤,这大大减轻了犬戎军的压力。就在犬戎军民刚喘了半口气的时候,秦军杀来了!
翟桓这次是真哭了,不仅他哭了犬戎各部狼主也都哭了。翟桓跪倒在大地上高举双手仰望苍天哭喊到:“天狼神啊!您抛弃了您的子孙了吗,您不在庇佑你的子孙了吗!我究竟做了什么让您讲下如此重的惩罚,若是翟桓之错就请您臣服我一个人吧!呜呜呜呜。”
犬戎王帐之外一片哭声,翟来却站起身来翻身上马拔出弯刀大吼一声:“都给我住嘴!哭有个屁用,此时求天狼神也没用,天狼神早已经将办法教给了我们。你们看看自己手中拿的是什么!回答我!”
“弯刀!”
翟来:“没错,这就是天狼神教给我们的办法,他把弯刀给了我们每个人,就是为了让我们在敌人杀来的时候用弯刀将他们全部砍杀!我们手中的弯刀就是天狼神的化身,所以,不用再求天狼神了,举起弯刀跟着我,杀!”
“杀!”
犬戎军民人人双眼血红举起弯刀发出怒吼,翟桓也从地上站了起来翻身上马吼到:“翟来我的雄鹰,我最好的儿子,你的血狼骑和卓突的两万人马去对付允丰,其余的人跟我去杀秦人!我的部众们,我的兄弟们!我们的弯刀曾将杀死过周天子和和周太子,我们的马蹄踏进了大周京师,这是任何一个部族都没有做到过的,我们犬戎是不可战胜的!战斗吧,天狼的子孙!战斗吧,我的兄弟们!如果我们不能荣耀的活着,那就让我们一起荣耀的死去!传本帝君之命,犬戎全族,死战!”
“天狼神!”
困兽犹斗是为了死中求活,而现在的犬戎军民已经把死当成了最好的归宿,面对一支人人都不怕死的军队秦军的压力可想而知。秦军只有一万五千人马,而翟桓所部精锐两万部众三万。五万人马铺天盖地杀来,只是对一个将领极大的考验。好在王捷早有准备,他可不会傻呵呵的跟犬戎军死拼。长久以来,王捷的部下们已经练就了高超的齐射本领,可以说丝毫不比犬戎人差。秦军本就装备,王捷所部基本上是一人双马,每个士兵所携带的装备物资可支持一个士兵连续作战五天左右。别的不说,每个秦军所携带的箭枝总数可达三百支也就是十壶箭。一万五千秦军中一万人配备长和手弩,五千人配备秦弩。这五千人携带的弩箭达到了四百支,再加上每名秦军配备得长矛、盾牌、狼刀等武器,王捷所部一万五千秦军的战力绝对是不容小觑的。
首次交战,秦军就把骑射战术发挥至巅峰,在快速的移动中不断抛撒出密集的箭雨。犬戎军一开始凭借着决死的的信念追着秦军打,但是他们总是无法突破至秦军长弓和秦弩的射程之内。尽管有决死的信心和勇气,但装备和战术上的差距不是靠勇气能够弥补的。犬戎军顶着连绵不绝的秦军箭阵的洗礼,一层倒下一层跟上。王捷率军领着犬戎军在广阔的草原上兜圈子就是不跟犬戎军硬拼。
这种只挨打却达不到对方的战斗让犬戎军民鼓起的血勇之气迅速消耗,当战场上出现临阵脱逃的人的时候,翟桓冷静了下来,他果断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当王捷将一只五千人的断后部队全部斩杀之后,翟桓已经率领残部两万余人撤往温都儿山。本应乘胜追击的王捷只是排除斥候队追踪翟桓所部,而主力择地分散隐蔽,因为他想看看允丰的反应。
按理说此时形势一片大好,王捷理应率军追杀翟桓,但王捷对此战的判断和蒙义是一样的,他不会被表面上的胜利冲昏头脑,越到此时王捷的心踢得就越紧。
秦军出击的确把允丰震惊了,他现在已经无法判断出秦军的真实目的。再加上卓突和翟来的不断袭扰让允丰疲于应付,允丰也就没搭理秦军。
但是随着翟桓后撤,卓突和翟来的军队也先后撤出战场,允丰终于松了口气,但他依旧没有和王捷取得联系的打算。在观望了一天之后,允丰下令西戎军拔营起寨抱成一团缓缓向前推进,西戎军和秦军之间的距离有六十里之远,由此可见允丰对王捷的忌惮之心。
就算走得再慢路总有尽头,当温都儿山和查干塔拉胡出现在允丰视线里之后,他也看到了距离他十几里之遥的秦军战旗。到了这时候允丰依旧没有和秦军联系的打算,他率领军队继续向前推进了五十里之后扎下大营。此时,西戎军前锋距离温都儿山只有不到三十里。
王捷在查干塔拉湖畔的高地扎下大营,秦军距离温都儿山不到三十里,距离西戎军大营不到三十里。如果从空中看,这三家的军营恰好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
王捷所选的高低就是他上次接应允丰撤退的地方,王捷之所以选择这里扎营就是因为这里进可攻退可守,实在不行全军后撤也是极为方便的,而且这里靠近水源取水相当方便。不像西戎军那样只能在小河沟里取水,如果王捷使个坏在水里放点什么的话,那就该换成允丰哭了。
战斗进行到这里,形势起了一个微妙的变化,由于秦军的加入由双方对阵变成三方对阵,真正应了蒙义的那句话,冷静下来的允丰起了疑心,不再主动攻击翟桓。此时的翟桓和允丰就像两只拼命厮杀遍体鳞伤的狼一样,趴在地上各自舔着伤口恢复着体力,同时在盯着对方的同时,也盯着王捷这头蹲在一边的猛虎。温都儿山前的气氛十分平静,这平静中带着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在这种气氛下,三家没一个是心里舒坦的。就在这时,西戎左贤王舍人来到了允丰的大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