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零章慨当以慷
华夏是个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无数伟大诗人,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不胜枚举。然而这些华夏文明的精华对于蒙义而言似乎天生带着仇恨,蒙义没回到大秦的之前就不算是个好学生,不然的话也不会那么早就穿上军装接受部队这个大熔炉的锤炼。
部队教会了蒙义很多东西,但唯独诗词歌赋是蒙义的短板,想来也是天天执行任务,天天在生死便于游走哪有心情吟诗。那些震烁古今的诗句蒙义也不是没看过,只不过看过之后那些诗句就随风飘走了,只记住了类似“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还有什么“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样的诗句。剩下的就是像“锄禾日当午,窗前明月光。汗滴禾下土,低头思故乡”这种哥几个闲的没事胡乱篡改的古诗词,至于那些田园派浪漫派婉约派之类的诗词干脆是一点都没记住。这在现代可能还问题不大,但这是在古代,他如今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不懂作诗实在说不过去。
古诗是对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在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那么问题来了,蒙义所处的这个时代正是四言诗盛行的时代,也就是说这个时代的诗都是四个字四个字的,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又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再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就连战歌都是四个字的,如: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等等。如果蒙义突然整出个锄禾日当午这似乎和当下流行的诗歌形势格格不入,知道的不能用,能用的想不起来,这才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蒙义尴尬了。
田襄啃完桃子看着捏着下巴翻着白眼冥思苦想的蒙义,田襄心说:“秦国虽然封侯立国,奈何这底子还是薄了些。秦国的历代国君成天想着的就是怎么打败戎狄怎么让秦国强大,秦军的战斗力是毋庸置疑的,要不怎会备注后乘坐虎狼之师呢。但是若论文采秦国就比中原诸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好不容易出了个世子赢来,其名闻达于诸侯但也不过是个能征善战的武夫,让他作诗为难他了。如此一来君主终于有了个可以教一辈子的好弟子了,不错不错这桩婚事很是般配。”
田襄一边想着一边伸手从路边百姓手中结果一壶酒,拿过几个桃子边吃边喝起来。张固看着抓耳挠腮的蒙义他心里也是着急,有心帮助蒙义却被田襄一句“上卿不要打扰世子作诗”的话给怼了回去。急呀,张固真着急呀,事关秦国脸面能不急吗。
此时那些大姑娘们也不闹了,都知道秦国世子要作诗了所以姑娘们瞪大眼睛盯着蒙义,都想看看这个能打仗的世子能做出什么样的诗来。
蒙义在冥思苦想,可队伍却没停下。齐国百姓们一看不干了,说好的作诗呢,怎么半天不言语呀。
齐民甲:“作诗有啥难的,竟把秦国世子难为成这样。”
齐民乙:“对咱们齐国人来说作诗就像吃饭一样容易,但是对于秦国世子来说,作诗却比打仗还难。我看呀,秦国人是只会打仗不通文墨地。”
齐民丙:“哎呀这有何难,秦世子我来帮你。咳咳!世子入齐,威武雄壮。你和君主,模样相当。我家君主,好为人师。稍不如意,板子嗙嗙。奉劝世子,好好读书。如若不然,爪子受伤。”
哈哈哈哈哈,齐国百姓们笑成一团,大秦使团人人皱眉却又无法发泄出来。没错,秦国所处的环境逼迫的秦国上下骁勇尚武,那文治上自然就差了些,而且秦国此时远离中原文化的核心地区,文化发展自然要比中原诸侯落后很多,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不如人家就是不如人家这没什么好争辩的,可现在被齐国百姓这么一闹,秦国的官员和将士们也觉得脸上挂不住,他们第一次感到原来作诗吟诗不仅是附庸风雅,不仅是有钱有事的人消磨时间的手段,关键时刻还真能增加国威也是国家风范的体现呢。于是乎,所有亲国官员和将士们的目光转向了蒙义,所有人都盼着这位世子能够像奇袭西戎王帐那样给天下人来个惊喜。
咕咚,田襄喝了一口酒,说实话他也有点看不下去了。他是想给蒙义来个下马威,因为这一路走来田襄越看越心惊胆战,蒙义的表现实在是太令人惊艳了。尤其是他和姬仇灭了莫国杀了姬望之后,田襄直接就傻了,他这才明白蒙义的用意。感情从蒙义一进入洛邑就开始步步挖坑就等着姬翰自己往里跳呢,蒙义解决了姬翰,就等于脱掉了姬望这条龙的鳞甲,拔掉了他的利爪,敲掉了他的尖牙,为一举铲除姬望奠定了基础。
田襄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对蒙义心存忌惮,因此在进入齐国之后,田襄就琢磨着想个什么办法杀杀蒙义的威风挫挫他的锐气。但前提是别伤了和气,也别让蒙义太丢面子,万一这小子一怒之下掉头回了大秦田襄就得哭着喊着去求他了。所以田襄想给蒙义一个台阶下,办法就是让他喝酒,喝多了不就做不成事了吗?
田襄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因此田襄把酒壶递到蒙义面前说:“世子,喝口酒解解乏。这个,等酒醒了再作诗也不迟哇。”
这呼应很明显的给了蒙义提示,蒙义只需痛饮一番随后装醉就可以万事大吉了。
果然不出田襄所料,蒙义接过酒壶仰头痛饮起来,齐国百姓一看。哎呀?不作诗该喝酒啦,于是一大帮百姓拿来不少的酒送到了蒙义面前。
齐民丙:“世子是要喝的迷迷瞪瞪的时候才作诗吗?告诉你这招我也用过,要我说世子你干脆喝趴下算了。”
蒙义问田襄:“你们齐国的百姓都是这么没大没小的吗?”
田襄:“其国乃是礼仪之邦,奇齐人的谦恭守礼是闻名诸侯的。他们平时不这样,对外人很客气的。”
蒙义:“那为何如此对我?”
田襄:“世子是外人吗?哈哈,自己人就不用那么客气了吧。”
蒙义冲着田襄竖起大拇指说到:“老田,本世子记住你了。”
田襄嘿嘿一笑说:“承蒙世子厚爱,田襄感激不尽。世子,赶紧喝吧,这可是最好的杜康美酒哇。喝完之后一切烦恼都会烟消云散地。”
田襄脸上笑嘻嘻嘴上甜蜜蜜,心里却再说:“烦恼烟消云散?不能够,就你这文采等着被我们君主踩踩踩吧!嚯嚯哈哈哈哈。”
然而田襄得意的太早,刚才他的话犹如一把钥匙咔吧一打开了蒙义脑海深处封存已久的文学宝库,一股清新的诗词溪流冲进了蒙义的大脑表皮细胞,智慧和文采同时降临了。
喀,蒙义一口喝干一壶酒之后将酒壶摔碎在地上之后抬手摘下得胜勾上的惊鸿枪。田襄吓得妈呀一声躲到了侍卫身后,齐国百姓呼啦一声纷纷后退。借此机会会蒙义拍马前冲直奔路旁的一座小山坡而去。
齐民甲:“啥意思?作不成诗要给俺们表演功夫不成?”
齐民乙:“大概其是这个意思。”
齐民丙:“大家快跟过去呀,看秦国世子卖艺啦!”
呼啦一声百姓们把蒙义横枪立马的那座小山坡围了个水泄不通,蒙义也不下马,他一带缰绳火烧人立而起前蹄轮番踹向空中同时发出唏律律的嘶鸣声。此时的蒙义右手持枪指指苍天左手平伸指向远方,齐国百姓和两国使节鸦雀无声,定定的看着蒙义。
蒙义突然爆发数一声长啸,随后挥舞着惊鸿枪大声吟咏起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田襄被震惊了,震惊的双眼流泪,口中喃喃说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几何,去日无多!世子大才,田襄服了~~~~~”
齐国使节齐声高喊:“世子大才我等既感且佩,请受我等一拜!”
齐民甲抹着眼泪说:“多么慷慨激昂的诗歌啊,好的让人忍不住流泪。呜呜呜,别理我让我哭个够吧。”
齐民乙:“刚才是谁说秦国只会打仗不通文墨的,只会打仗的人都能作出如此绝唱,我们这些通文墨的人岂不是要投河自尽了吗?”
齐民丙:“诗,这是诗,的确是比我写的强。”
噼里啪啦,齐民丙被一帮齐国大姑娘打倒在地还被踏上了差不多一万只脚。随后这帮齐国美女对着蒙义齐声大喊:“赢来赢来我爱你,我们都想嫁给你。世子世子我懂你,今生今世念着你!”
张固哈哈大笑爱反复吟咏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句诗,两行泪水夺眶而出,秦军将士齐声呐喊:“世子威武,大秦威武!大秦!大秦!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