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铁打的后卫(上)
一场战斗下来姬仇军损失两千余人,秦军一千将士无一生还,加上昨天的伤亡姬仇军已经损失过半,姬仇心中明白就算姬殇军不派援军来,自己也是没法攻占曲沃的,与其徒增伤亡不如早些撤兵。打仗打的是钱粮,但追主要的是士气,眼看着姬仇军的士气严重受挫,此时就算逼着姬仇军攻城那结果依然是惨败,所以姬仇果断下令收兵。
收兵并不是撤军,可以理解为停止进攻休整补充之后再战的意思。姬仇军撤回来之后开始救治伤员,补充物资火头军已经开始埋锅造饭。姬仇做这一切的时候全然没有搭理身边的赢来,就好像赢来是一棵草一样。赢来心中充满愧疚和悲戚,他叫了一声:“大哥,抱歉。”
姬仇停了一下说:“你不用跟我道歉,想想城下躺着的那一千秦军兄弟吧。不要多说了,现在我怎做你就怎么做。”
姬仇完全丧失了对赢来的信赖,这让他迅速恢复了理智和清醒的状态。姬仇绝对是个人杰,否则当初齐公吕购也不会对姬仇赞不绝口,当姬仇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之后,姬仇完全变成了一个一言九鼎的君王。他是威严的,也是冷酷的,他的每一句话容不得违背,他决定的每一件事不需要跟任何人商量。
赢来看着变得冷冰冰的姬仇,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赢铍来到赢来身边说到:“小来,不要再固执了,撤吧。你不用担心,战败的责任哥哥来承担。”
赢来看看赢铍,他不明白自己究竟做了什么,本来好好的局面为何突然变得如此糟糕。他更加不明白,被自己视为手足的蒙义为何不留下帮自己。还有那些墨门弟子为何送来的消息都不属实,难道他们只认蒙义不认别人吗?一定是的。
赢来在心中责怪蒙义,但是他就不想想如果不是他给赢开写的那份奏疏,赢开岂能对蒙义起疑心。要知道赢开可以不相信任何人对蒙义的怀疑,但如果是赢来怀疑蒙义那么赢开定会相信,因为赢开一直认为赢来和蒙义之间的关系密切到如同一人,而且蒙义所作所为都是不遮不掩明明白白的放在赢开面前。若说了解蒙义的非赢来莫属,如果赢来说蒙义又问题那就绝对有问题。正是基于这个判断,赢开才让赢来接替蒙义主持新绛事物,但是赢开并没有明令蒙义返回白狼城,而是把这个决定权交给了赢来,是赢来自己让蒙义回白狼城的,而此时赢来却又怪到蒙义的头上。
还有那些墨门弟子送来的消息和之前送给蒙义的没啥不同,但是蒙义从来不会只听一个方面的消息,因为他知道这个时代的任何消息都不会是新消息,因此蒙义回把所有的消息进行甄别之后综合参考做出自己的推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接近真实情况,最大限度的推测出敌方你忙的动态。情报不是拿过来就用的,那是必须经过甄别核对再加上分析推断之后才能用于指挥作战上。赢来在智武堂学的那些理论中就有这方面的内容,但是他根本没想起来,或者更准确的说,他根本就不会分析。不客气的说,从赢来接替蒙义并把他赶回白狼城那一刻开始,赢来就在不断的犯错误,大到战略布局小到情报搜集就没有不犯错误的地方。这一方面是赢来本身的素质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不说赢开的临阵换将也犯了兵家大忌。
不要说在信息极不发达的古代,就是在现代战争中各国首脑也是尽量避免临阵换将的事情发生。除非这位主将因为指挥失误造成巨大损失或者发生了意外比如不幸阵亡这种情况之后,才会考虑换将,但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而且必须承担换将之初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是对各国首脑胆略的极大考验,也是对新任主将的严峻考验。因为临阵换将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情况万分危急已经到了千钧一发之际的时候。临阵换将最好的例子就是二战期间苏联领袖斯大林重新启用朱可夫,正因为启用了朱可夫之后才取得了苏德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胜利,随后在朱可夫指挥下苏联红军不断地取得胜利,最终率领苏联红军组成钢铁洪流从莫斯科一直打到了柏林。
赢来不是朱可夫,赢开也不是斯大林。但是赢开的安排应该说没什么问题,因为那时候的形势对于大秦和姬仇都十分有利,此时换将可以说没有任何风险和压力,但也就是这种认识让赢开做出了一个令他后悔的决定,也导致了如今姬仇军的优势正在迅速丧失。
此时此刻,赢来知道说什么都没用,姬仇已经不会再听他的,原本关系密切的姬仇军和秦军之间已经有了出现分歧,此时根本不是进攻的时机。
“全军整理行装吃些干粮,准备撤军。传令下去秦军必须充当姬仇军后卫!”
赢铍答到:“喏!”
曲沃城头的庆罴看到姬仇军正在埋锅造饭,他以为姬仇军回在吃饱喝足之后再次发起攻击,因此庆罴下令守城将士轮流吃饭,随时做好战斗准备,而他自己就坐在城楼上一边嚼着干粮一边盯着姬仇军的动态。
嘟嘟嘟嘟,姬仇军中的号角响起,曲沃城头的姬殇军将士们立即扔到手中碗筷迅速冲向战位。庆罴倒是毫不惊慌,他就等着姬仇军发起的进攻呢。庆罴大概估算了一下姬仇军的伤亡,由此他推断出姬仇军现在的大致兵力。庆罴认为只要姬仇军敢再次攻城,就在攻城最激烈的时候,庆罴会下令埋伏在城外的一支七千人的部队迅速出击,如此一来姬仇军就会全军被歼灭在曲沃城下,根本用不着援军到来了。
庆罴的如意算盘打得挺好,但是却事与愿违。姬仇军整队完毕之后,只见一千秦军方阵脱离大阵来到了姬仇军的最前面。庆罴心中的大喜,看这架势这是要孤注一掷了,上来就是秦军啊。庆罴忙不迭的调集大量部队蹬城,他料定姬仇军这最后一战定是拼死血战,最初的时刻是最难的,只要顶住最猛烈的第一波进攻,剩下的攻击就会像退潮的海浪一波不如一波。
然而,姬仇军接下来的动作却让庆罴迷惑不解。随着号角声,数千姬仇军将士组成的大阵缓缓调转方向,逐渐形成一条长龙向远方开进。而以前秦军保持着队形缓缓后撤,显然是作为后卫阻挡追兵的。
庆罴猛地将手中酒碗摔在地上。
“姬仇要跑,他居然要跑!擂鼓,告诉城外副将立刻出击!”
咚咚咚,曲沃城头战鼓齐鸣,庆罴亲率一千骑兵冲出城门直奔姬仇军杀来。行进中的姬仇军立即加快了速度,而作为后卫的秦军停止后撤迅速摆开阵势。
随着战鼓声响起,一队队一列列身着乌黑战甲,手持戈矛的秦军将士组成了一道防线。秦军所在的阻击阵地是一块略高于其他地方的草地。这块草地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军阵向两旁铺开,车兵、步军居中,骑兵保护两翼。
秦军乌黑的盔甲、雪亮的戈矛、耀眼的红色盔缨、黑色的秦字战旗,黑压压的方阵,无处不显示着这支军队的强大。庆罴所率一千骑兵一见到一身黑的秦军就禁不住心惊胆战,总是不自觉的想起那些腰里挂着、手里拎着、嘴里叼着人头,还在拼命厮杀的秦军,因此这些骑兵早早地就准备好了弓箭。一千骑兵风驰电掣怪叫着扑向秦军,庆罴军之所以怪叫那是和戎狄学的,因为戎狄骑兵在进攻时总是一边挥舞着弯刀策马狂背,一边嘴里哦哦的叫着。戎狄这样是人家的习惯,那就像是狼群发现了猎物一样,代表着兴奋、喜悦和嗜血的渴望。而庆罴军则是为了给自己壮胆,顺便吓唬一下秦军,很显然这招没什么用。
就在庆罴军已经冲到距离秦军大阵一千余步的地方时,随着秦军中军令旗摆动和传令的鼓声,“竖盾”“弓手预备”的号令迅速传达四方。随着隆隆马蹄声音,大阵前竖起了一排一人高的塔盾,后面是一排排引弓搭箭的长弓手,长弓手之后是一排排手持戈矛的步军,而弩手此时都是排列在战车左右。这时候的战车分布在步军大阵的第一排面上每辆战车间隔百步和塔盾一起形成了一道防御工事,这是秦军对付戎狄骑兵最有效的战法之一。
“八百步,抛射,射!”
嗡的一声,秦军大阵上空升起一片乌云遮住了耀眼的日光。乌云在空中停顿了一下,猛地扎向了策马奔驰的庆罴军。霎那间如同下了一阵箭雨,阵前一阵人仰马翻,庆罴军是蜂拥而上的队形过于密集,箭雨的伤害效果也加倍放大。有很多骑兵只是被射中马匹从马上摔下来,但只是在这快速冲锋的战马群里,落马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被狂奔的马群踩死。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快速冲进秦军大阵,庆罴军这时已经无法后退,只能咬着牙疯狂的打马狂奔。
“七百步,射!”
“六百步,射!”
随着号令不断下达,秦狼军长弓手也不停的开弓放箭,那射出的狼牙箭几乎快要连成一串了。这种超高的射速让庆罴军的死伤快速的增加。
“弓手后退,长枪就位!弩手就位!五百步,弩手射!三百步,射!”
弓弩和同等威力的弓箭相比射程稍近较近上弦较慢,不如弓箭手那么灵活快速,但胜射击精度高、操作简便,只需一两个月就可以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弓弩手。而弓手就不行了,没有半年时间那是培养不出来的,所以秦军大量配备了弓弩手,就是一般的步兵都可以熟练操作弓弩。这也让秦军射出的弩箭比狼牙箭还要密集,片刻之间秦军大阵前尸横遍地。
庆罴军终于有人躲过了箭雨,连人带马撞在塔盾上,巨大的冲击力当时就将骑士抛飞,儿战马则是骨断筋折死在盾前。飞在空中的骑士也没有好结果,下面等着的是一只只锋利的长矛。从空中看去下面如同是一片长矛的森林,别说是一个人就连一只脚也塞不进去。但是人飞在空中是没办法变换方向的更不可能往回飞,因此只能发出一声无奈的哀嚎随后被无数长矛穿透身体。
其实秦军也不好受,塔盾虽然有支撑但也要靠人来顶着。随着越来越多的骑兵撞在塔盾上,那些支撑塔盾的秦军士兵要么吐血而亡要么骨断筋折栽倒在地,不过很快就会有其他人来顶替。
此时站在后方的庆罴看到部下们虽然前赴后继,但是始终不能突破秦军盾墙,那盾墙虽然被撞的不时凹进一块,但很快又会恢复如初。巨大的伤亡惨烈的场面,使一些跟在后面的庆罴军的将士心生胆怯,悄悄降下马速想要往回跑。
嘣,一支雕翎箭穿透一个想要策马逃离战场的骑兵的脖颈。
庆罴放下长弓怒吼:“胆敢后退半步者,杀无赦!”
看到庆罴那双血红的眼睛,庆罴军的骑兵们断了逃跑的念头,他们死命的向秦军大阵发起冲击。随着接二连三的撞击,他们终于击碎了几处塔盾冲进秦军大阵。但是迎接他们的是如林的长矛和不时飞来的弩箭。
就在庆罴和秦军亡命拼杀的时候,随着一声嘹亮的号角声,庆罴的副将领着七千步骑气势汹汹扑了过来。这支生力军形成了几十支箭头,向着秦军大阵那几处被打开的缺口发起冲锋。
整个战场上马蹄如雷、戈矛如林,庆罴军如同狂风暴雨一般席卷而来。秦军大阵令旗飞舞,战鼓隆隆。
赢铍大吼一声:“骑兵,随本将出击!”
百里询:“弓箭手、弩手压制敌军,长矛手迅速清除阵内之敌!”
大阵两翼的秦军骑兵跟随着赢铍冲了出去迎击敌军,百里询立刻接替了赢铍的指挥位置。一旁的赢来慢慢收回已经举起的长剑,在他举起长剑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
一时间秦军大阵之前战马嘶鸣、刀枪碰撞、箭雨横飞、鲜血四溅。双方的士兵们呐喊着不同的战号亡命拼杀。
就在庆罴的骑兵因为战马速度降低而无法冲阵的时刻,副将所率一千骑兵突破赢铍的拦截快速穿过战场直奔秦军大阵。
百里询:“擂鼓,步军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