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大战之前
新绛城北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守门军兵正百无聊赖的唠嗑儿,忽见对面大路上旗幡招展号声不断。只见大路上来了一队人马,一杆黑底白字大纛居中,大纛上写着一个大字,“秦”。
再看大纛之下一队队一排排骑士催马而来,在骑士身后是三辆辒辌车,大队人马离新绛北门越来越近,守门的晋国屯长大喊一声:“秦军来啦快关城门,全军备战,你们守着我去报告主将大人。”
唰,屯长跑没影儿了。剩下的军兵大眼瞪小眼一片茫然,不过他们还是赶紧关上了城门,城墙上的军兵也都拿起弓箭做好了戒备。秦军停在距离城门一里之处,军中一将催马上前冲着城上喊到:“城上的晋军听着,本将乃是大秦白狼营主将王捷,我家公子赢来要去冀城见他的结拜兄长,也就是你家世子姬仇,你们快快开门!”
城上一个伍长探出头来说:“这位将军,你们大概还不知道。我们家君上已于俩月前薨了,世子姬仇涉嫌弑君畏罪潜逃,我家新任君上命我等封锁各处要道严防姬仇窜入大秦,同时也不准大秦进入晋国境内。这位将军,咱们都是当兵的,上面今天打明天和跟咱们没啥关系,怎们互相行个方便呗?”
王捷:“没想到晋国换了新君,这做派反倒不如先君在位之时了,怎的这般小家子气。我家公子身份尊贵,你等小兵竟然敢阻挡就不怕我大秦的虎狼之师兵临城下吗?”
“这位将军,你别跟我一个小小伍长一般见识,将军稍待,一会我们城守大人就会来,你跟城守大人说就可以了。”
说完之后城头上的晋军将士再也不搭理秦军,没过多久城头上出现一面将旗,旗上斗大一个“庆”字。
王捷:“城上可是新绛城守?”
“正是本将,你等来到新绛所为何事!”
王捷:“我家公子要去冀城接世子姬仇入秦,请你速速开门放行。”
“哈哈哈哈,我说这位秦国将军,你和你家公子是不是还没睡醒?别跟本将说你们不知道晋国已经换了主人,你们的公子赢来和姬仇是结拜兄弟这在晋国是尽人皆知的,公子来此时来还能做什么?不过是想借此机会救出姬仇。告诉你们休想!”
王捷正要说话,不想蒙义来到他身边对着城上喊:“我说城头上这位将军,我乃大秦公子赢来。秦晋之间一向交好,为何这次不让本公子过去?”
“末将庆历拜见公子,请公子见谅,我家君上严令不得放弑君杀父的醉人姬仇出境,尤其不能让他逃入大秦。本将身为新绛城守必须依令而行,还请公子恕罪。”
“我说庆历将军,你们说姬仇别的本公子或许会信,但你们说他弑君杀父本公子绝对不信。本公子在镐京见过晋候和世子,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姬仇是绝对不会弑君杀父的。这其中定有隐情,你赶紧开门待本公子替你们晋国查清此事。”
庆历撇撇嘴心说:“谁用得着你来多事,不好好待在犬丘跑到我这来折腾个啥。”
他心里是这样想的但嘴上却不敢这么说,庆历换了个比较婉转的说法。
“公子,此事到底有没有隐情我这个做臣子的没法断定,但是晋国的各位卿士自然会断明,公子就不必操心了。新绛地方狭窄无法接待公子大驾,请公子就此返回吧!”
蒙义指着庆历说:“本公子跟你这好好商量而你却不给本公子面儿,这俗话说得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你把事做的这么绝以后见了面儿你还能活吗?”
庆历哈哈一笑说:“庆历守土有责自问没做错什么,难不成公子还想攻打新绛不成?公子,就你那些人马怕是不够哇!”
蒙义怒道:“本公子攻不下城可以攻打那两侧的壕沟,本公子就从你城上的弓箭射程之外攻打,你只要敢出城本公子立即趁机杀进城内。到时候,哼哼!”
庆历心里一惊,但随后稳住心神答到:“既然公子一心想与晋国为敌那就没什么好说的,公子想战,那么庆历应战便是!”
“好,庆历将军如此不给本公子面子,那本公子也就不客气了。本公子告诉你,今夜子时,本公子将率军攻击这个这个。”
蒙义一边说,一边用手点着左右两边,嘴里这个这个半天也没说明白到底是从西边还是从东边进攻。
“嗨不管了,方正本公子想从哪进攻就从哪进攻,你们等着吧!”
说完之后蒙义拨马便走,大秦骑士紧随其后眨眼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庆历眼看着蒙义走了之后,立即召集众将在城头上商议一番之后立即开始调兵遣将布置防线。
新绛城内大批的军士民夫被调出城外,分到左右两翼的封锁线那里。与此同时庆历和他的副将各自率领三百骑兵分别镇守左右两条战线。新绛城霎时间乱的像一窝马蜂,军队民夫一波波的出城,城上的防御器械一一就位,战争的气氛瞬间笼罩整个城市。
当天下午酉时初,也就是下午五点左右,整个新绛城的防御布置完毕,随着号角声响起,新绛城的四门逐一关闭。城内百姓早早躲入家中,等待着战争的降临。
新绛城的军士们也很紧张,在此之前晋国喝大秦没交过手,因为两国之间还隔着不少诸侯国。后来随着不断的兼并,当晋国灭了郇国占了新绛之后,大秦和晋国正式成了接壤的邻国。两国之间虽未刀兵相见但也多少都对对方的有所了解,这个时代衡量各诸侯国军队战力的标准就是看他们能不能战胜戎狄。大秦能和西戎、犬戎对抗到现在而不落下风其战力和悍勇可想而知,而大秦公子赢来率不到三十人的部队长驱直入奇袭西戎王帐的战绩早已传遍天下,再加上镐京城外那场以少胜多的演兵,更让赢来之名闻达于诸侯。如今要面对这位少年战神的攻击,晋军将士上肢庆历下至普通一卒心里还是非常忐忑不安的。
庆历和他的副将一次次的率领骑兵巡视战线,灯油火把灯照明工具配备的异常充足。斥候更是犹如流星般撒了出去,与左右两侧的紧张相比,新绛城到显得安静了许多。因为城里七成的兵力和民夫都被调出了城去,想不安静都不行。
闻熙披着伪装趴在离城不远的高地上,他在记录城头和两侧之间互相联系的方式,白天的很简单就是晃动旗帜,晃三下表示平安无事。关键是夜间的联系方式必须掌握,因为按照蒙义的部署,闻熙是和梦放一起第一波蹬城的,闻熙的任务是蹬城之后直取城头上的联络哨并将其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这样就可以让两侧的晋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前面而不是新绛城。
蒙义的这个计划很大胆,白天的的所有行动都是为实施这个计划做作的掩护。包括他在城门前和庆历的对话其实是在给庆历以及晋军一个心理暗示,秦军只会向两侧壕沟发起进攻而不会攻城。蒙义到城门前带的全是骑兵而且只有三百人,骑兵是不会被用来攻城的,这是这个时代的基本常识。如果攻城必须拥有五倍与敌的兵力,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基本常识。但是,如果拥有了火药之后呢?
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国封建王朝忠火器装备最多的明朝军队,在攻城的时候只需要三倍于敌的兵力,而且这多出来的一大半兵力都是炮兵和火枪兵,真正用于攻城肉搏的兵力和守军基本相当。蒙义有火药,但是适用的武器却还停留在图纸上。而且蒙义也没带算把现在还显得特别珍贵的火药用在炸开城门或者城墙上,那需要的量很大,蒙义现在没那么多黑火药。所以蒙义打算充分发挥特种作战的战术,分散敌军兵力和注意力,然后再最关键的时刻突然一击一举夺占新绛城。
当然火药一定会用,用火药的目的就是威慑,要让左右两支晋军被吓得龟缩在壕沟内不敢出来也不敢互相联系,这就达到了目的。所以火药的在何时使用用多少量这都需要精心的计算,现在蒙义就正在和朱斐仔细推敲着细节。
随着太阳逐渐偏西,随着天色逐渐昏暗,晋军两条防线内的军兵以及新绛城上的守军如临大敌,紧张的连大气都不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