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六章他服了 - 狼刺之帝国崛起 - 江中石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二零六章他服了

镐京城经历了一个极不平静的夜晚,天亮的时候才逐渐恢复了平静。镐京城中家家关门闭户,只有家中的青壮男子叫上三五邻里一群一伙的跑到粮店商铺内抢购生活物资。这种抢购逐渐由一群一伙变成了成群结队,镐京城外城各处的商铺门前挤满了人。买到了粮食和物资的人急冲冲的赶回家去放下东西又跑了出去,不买不行就这么一会的功夫粮食的价格涨了三倍。

等到接近中午的时候,一些有心计的富户赶着大车小车出城,他们是想躲到城外亲戚家或者到自己的庄园里。镐京城周围七八十里的范围内已经没有村庄,剩余的那些庄园基本上都是太子姬伯服和那些达官贵人的,出城的这些人只能向着大周的发祥地,位于岐山脚下的雍城走。据说那里还算平静,官府似乎也管不到那里,而且岐门总堂凌霄阁就在岐山里,大不了投靠岐门就是了。看这意思天下就要大乱,靠着岐门的庇佑或许能过上消停日子。

这些人的行动给镐京百姓提了个醒,富户们纷纷举家搬迁,那些中等收入的人家得知此事之后也有不少忍痛离家逃亡雍城。到了中午时分,镐京城的四门关闭,官吏和军兵告诉百姓说是奉了王命要严查刺客,所有百姓不得出城。

这道命令让百姓们顿感大祸临头,百姓们围着官吏和军兵们苦苦哀求,奈何这些小兵和小官也做不了主。眼看着百姓越聚越多,哭声骂声震天,巡城御史一见慌了,立即跑进王宫禀报周王姬宫湦。正在气恼中的姬宫湦一声令下调动六师入城驱散百姓,如此一来镐京城內鸡飞狗跳乌烟瘴气,百姓们骂声不绝于耳。

任何时代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些守门的小官和小兵也是镐京人,是人就有恻隐之心。再说谁没个仨亲俩厚的,他们自己也有一家老小哇,这糟心的日子谁知道啥时候是个头,能躲还是躲躲吧。于是一小群一小群的守城小官和小兵的亲友们分期分批的悄悄出了城,俗话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那些没门路的百姓一看这样心思就活泛了。于是四处托人拉关系送礼,几天之后镐京城內居然有人因为这件事发了财,还住上了大宅院。而之前也就是个不入流的连俸禄都没有的小官儿。

普通百姓被逼的倾尽家产换活路,有钱的人咬着牙割肉流血找大官换来一块出门令牌。就这样镐京城內的财富快速的流进少数人的腰包里,而镐京城周围的道路上成群结队的百姓各奔他乡,有的去雍城,有的去秦国,还有的竟然奔向申国,总之去哪的都有,最远的居然有人奔向齐国。

不过,不得不承认,去齐国的人还是很有远见的,因为不论是春秋还是在战国,齐国一直都是比较安定的,虽说从镐京到齐国的路又远又不好走,但只要到了齐国那就真的可以过消停日子了。

百姓们想法避祸,大周朝廷的官员们琢磨着多搂钱,而姬宫湦此时却是焦头烂额。从那一夜开始到现在,王宫每天晚上都没消停过,不知道啥时候就会喊打喊杀,也不知道会从哪里冒出火光。甚至不下三支弩枪穿透了窗子直接射进丹霞宫内钉在立柱上,虽说没伤到人但是把姬宫湦和褒姒吓得够呛。

姬宫湦很想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那些跟着姬伯服去紫云楼的文武大臣如今都已经躺进了棺材里,唯一一个活着的尹球也瞎了一只眼躺在家里昏迷不醒。

想问问姬伯服吧,姬伯服是连伤带吓这几天也是人事不知,好容易昨天醒了过来,却大白天的说胡话。说什么一道神雷劈在紫云楼上,还说什么快找商方救驾。姬宫湦还不能细问,只要一问姬伯服立即俩眼一翻,嗝喽昏死过去。可把褒姒心疼坏了,也把姬宫湦愁坏了。

好容易等到尹球苏醒的消息,姬宫湦立即命人把尹球抬到承天宫大殿内。尹球的样子着实把姬宫湦吓了一大跳,瞎了一只眼也就罢了那脑袋居然肿的跟猪头似的,脸上还是漆黑一片,这副样子谁一看都会觉得恶心。

“尹球,你告诉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谁这么大胆子,这是要造反吗!”

尹球就把紫云楼上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诉说一遍,说到最后尹球有气无力的说:“王上,那刺客说是受蒙狼刺指派。可是臣却觉得没那么简单。蒙狼刺不过是个在狼窝里长大的孩子,身份就是个猎奴,他能有多大本事。以臣之见,定是赢来和姬宜臼合起手来干的。”

姬宫湦听罢大骂:“那个逆子,事到如今还不肯就范,难道他还想重登太子之位不成,休想!赢来是怎么回事?予对他不薄他为何要这样做。”

“这个,王上还是问问太子殿下吧。”

“你给我说!”

尹球没办法,不得不把姬伯服出动岐门卫刺杀姬伯服和赢来、赢开的事情和盘托出。但让他奇怪的是,姬宫湦并没有生气。

姬宫湦:“没想到那逆子不仅顶住了你们的刺杀还能反戈一击,这不像是他,这其中定有隐情。”

虢石父说到:“臣以为姬宜臼自保都难,他没能力反击。赢来就算有些本事但他还不至于把手伸到镐京来,臣怀疑是商方干的。若不是他,臣实在想不出还有谁有这样的能耐。”

姬宫湦一拍脑门说:“都是那个逆子惹的祸,他解除了商方顾忌,如今的商方更难驯服了。”

虢石父:“王上,臣到觉得商方其实很好说话。他这样做无非是因为姬宜臼答应了他什么,姬宜臼能答应的,王上自然也能答应。”

“那他到底要什么?”

“商方是想要岐山,他想自成一家。”

“那可不行,那家伙本就是一条恶龙,若是让他立国,我大周危矣。不行,绝对不行!”

“可是一天不答应他,朝中就一天无法安定呀。”

“予富有四海,又有精锐六师还怕他不成。调集六师讨伐岐山,杀了商方之后再讨伐申国。哼!予就不信,什么人能打的住我大周六师!”

“王上,这几天周围城邑接连来报,城中乱民造反杀官吏劫仓廪,声势越来越大。不管是谁暗中指使的,都需要王上早做决断,不出兵平乱怕是不行了。王上,此时应该想安定京畿之地然后再征伐不臣。”

“有这么严重吗?几个乱民就需要出动六师?”

虢石父见姬宫湦不信,只得实话实说。原来仅仅这几天的功夫,镐京周围各处的百姓已经聚集到一起形成了三四万人的规模。他们占据了城池打开仓廪不仅分了粮食还用武器把自己武装起来,这已经不是乱民了,这已经是造了大周的反,如果任其发展就会要了姬宫湦的命。

听到这里,姬宫湦瘫坐在王座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虢石父小心地问:“王上,事已至此,如之奈何?”

姬宫湦猛地蹦起来喊着:“反了,刁民敢造反了!杀,都给予杀了!虢石父,你立即去找商方。你跟他说叫他立刻停止刺杀,如果他听话,予就把岐山给他。”

虢石父领命而去,但他没有立即去官署布置,而是绕道进了东宫。姬伯服一见虢石父立即来了精神。

“师尊,父王怎么说?”

“王上按照咱们设想的做了,先平定叛乱。殿下,把你的岐门卫撤回来吧,留在申国也没什么用了。关键是殿下不撤回岐门卫,镐京城就消停不了。”

“撤撤撤,孤后悔当初没听师尊的话。本以为姬宜臼为鱼肉孤为刀殂,谁料这厮居然还有这么大的能耐,孤小看他了。”

“姬宜臼的依仗是申候,但这次的刺杀显然不是申候能够办到的。臣以为定是赢来,殿下应该好好利用赢铍那条线了。姬宜臼是疥癣之疾,赢来才是心腹大患,殿下应该先除赢来再杀姬宜臼!”

“好,就听师尊的,暂时先隐忍一下。想想姬宜臼得意的样子孤就来气,想让他们得意几天。师尊,父王答应了吗?”

“答应了,臣会将岐山图册交给殿下,到时候害怕商方不俯首帖耳吗?”

“哈哈哈哈,还是师尊的计策高妙,等孤称王的时候定然不会亏待师尊。”

大周的精锐六师以及一些地方部队纷纷奔赴各地镇压民乱,说是民乱不如说是百姓们自发组织的反抗暴政的战争。被逼入绝境的百姓们一旦拿起武器爆发出来的力量是令人恐惧的,由于是民众自发揭竿而起,自然就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规模越来越大,用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来形容毫不夸张。

大周六师灭了这里一股别处又冒出好几股,精锐的大周六师陷入了疲于应付的局面。而且在镇压百姓的过程中,粮草给养在当地根本无法补充,只能靠镐京运送。国库内的粮食本就不多,经过这样一折腾很快就要见底了。

这倒不是说没粮食,在镐京周围粮食有的是,不过都储存在贵族士大夫家的仓库里,存粮最多的还是姬伯服。但是从姬伯服到那些士大夫没一个人想着先从自己的仓库里调粮食救急,他们舍不得,能让百姓出的他们才不愿意自己掏呢。如此一来,王畿之内百姓们的日子真的是过不下去了。

哐,蒙义猛地推开房门,正在弹琴的姬宜臼被吓了一跳。

“怎么了?”

“他服了。”

“什么!”

“我说姬伯服那小子,服了!”

哗啦一声,姬宜臼猛地站起来竟将琴砰到了地上。

“他,真的服了?”

“服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