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二章申怡催婚
赢开的葬礼是在蒙义继位半月之后举行的,他葬入了西垂陵园,他的陵墓就在他父亲秦庄公赢其的左侧,和大庶长世父的陵墓一左一右陪伴守护着秦庄公陵墓。
赢开用自己的一生实现了父辈的夙愿,是他让大秦开国封侯,让大秦从周王室的附庸一跃而成为大周的诸侯国,赢开再见到祖先们的时候可以问心无愧了。赢开的葬礼虽然简约当却极尽哀荣,因为他的儿子、女婿两位国君为他扶灵,周天子率领王室公卿以及诸侯为他送葬,齐公为他宣读祭文,周公为他主持丧仪。赢开墓前群臣痛哭,诸侯落泪,天子哭拜,此等荣耀不是每个诸侯能够享受到的。
就在赢开下葬之前,姬宜臼为赢开拟定了谥号“襄”。“襄”的意思是取“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威德服远曰襄”之意。一个襄字概括了赢开率领秦人在四面环敌的处境中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殚心竭虑,使秦国不断壮大起来的一生,也是对赢开以武开国,血战疆场的戎马一生的写照。赢开是个极有作为的国君,尽管作为一个人免不掉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和他的功绩相比,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最重要的是赢开让大秦走上了崛起之路。也为大秦争霸天下奠定了基础。如今他可以安静休息了,不用再操劳国事也不用在位时间的纷扰所累。
下葬之时,大秦襄公墓前群臣悲恸,诸侯戚戚。蒙义和姬仇、姬掘突跪在墓前泪眼滂沱。蒙义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有三个父亲,第一个就是白狼王,虽然白狼王不是人类,但白狼王让蒙义学会了为生存而战的技巧,也让蒙义具备了王者应有的基本素质。第二位父亲就是赢开,是他让蒙义感受到了父亲的慈爱体会到了父亲的威严。赢开和蒙义只见的关系就是一对不是父子的父子。赢开用心良苦,他不仅为蒙义安排了成功之路同时也为蒙义准备了退身之路,赢开对蒙义的这份关爱和亲生父亲没什么两样。所谓父爱如山,父亲的爱不炙热不浓烈但却令儿女永生难忘,这份来自父亲的爱让蒙义心中无限的感激,也无限悲痛。他为自己曾经怀疑过埋怨过赢开而悔恨,也为自己没能尽到一个儿子的孝顺而悲伤,所以蒙义哭的是情真意切。
这种情绪是会感染的,姬仇和姬掘突看着蒙义悲痛欲绝的样子,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当年老哥仨关系不错,那时候的赢开还是西垂大夫,可是那老哥俩却没有看不起赢开一直是以兄弟相待,在一同觐见周幽王的时候,因为蒙义决胜高台演兵名声鹊起再加上吕购的慧眼识人,秦晋郑三家的关系越发紧密。随着蒙义、姬仇、姬掘突结拜之后,老哥仨的情义得以传续,如今老哥三先后作古,推己及人姬仇和姬掘突也是禁不住抱头痛哭,哥仨抱在一起哭的是泪眼叭嚓。
姬宜臼也是悲伤不已,但他是天子不能像蒙义哥仨一样,他和周公齐公一起扶起哥仨好言安慰之后,哥仨才止住悲声。
按理蒙义应该守制,但是过时不可一日懈怠,姬宜臼就在赢开陵墓前当众宣布夺情,命蒙义立即还朝理政,大秦众臣心里稍安。蒙义安排完后事之后率领群臣返回汧邑,又和诸侯展开了会盟。当了国君之后才知道,这差事真不是那么好干的。蒙义从早忙到晚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接连几天蒙义就住在听政殿,听着殿内的灯火整晚都是亮着的。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赢开去世积压了太多的政务,这都是需要国君定夺的,辅政大臣权力再大也不能僭越。
好在蒙义的班底能力强效率高,蒙义又是一口气封了好几个大上造。厉阳首当其冲也成了朝中举足轻重的元老,张固封爵大上造作为可以和厉阳比肩的国之重臣。王捷异军突起爵封大上造,官授大司马成了秦军统帅,大秦之虎威名赫赫战功卓著,官居大司马爵封大上造实至名归。厉显是蒙义钦定和着力培养的人才,也是作为大秦朝堂后备中坚,蒙义专门设置了一个官职,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绶,爵封少上造。
这个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专掌纠察百官同时兼职记录国君言行以及国家大政要事,相当于把监察官和史官融为一体,蒙义的这个创举算是古代监察官制度的发端,也是由此开始大秦出现了史官。
厉显这个小年轻一下子成了国君身边举足轻重的人物,御史大夫看起来没什么,但就是一个监察百官就足以让众臣心生畏惧,心里有鬼的人见了厉显都得先想想自己干没干啥违法的事情,不然被厉显点名请去喝茶谈心就不妙了。还有就是厉显还掌管史官之责,朝堂上每个人说的话做的事都记录在案,将来犯事有据可查不容抵赖。所以厉显这个位置实际上相当于以后朝代的左相,绝对是不可小觑的人物。朝堂上私下都在传,历家以后恐怕不能那边都不靠了,那是必须得跟君上绑在一起的,眼看这父子同朝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出现一门两相,再不表明立场就不合适了。
除了这几位风头正盛的新老权贵之外,蒙义的嫡系皆有升赏,那些原本两边不靠的人此时也都坚定的站在蒙义一边,大秦朝廷来了个大换血和大洗牌,短短的时间内,蒙义的政令上传下达顺畅无比。蒙义也藉此机会铲除了那些守旧势力,夺爵夺地资财收归大秦府库这让蒙义不仅踢开了绊脚石同时也大赚了一笔。收回的土地资财用来赏赐有功将士,为百姓做点实事再好不过。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蒙义的这套班子效率奇高,不出十天积压的政务全部处理妥善,而此时诸侯也纷纷告辞归国。但是,姬宜臼、吕购、姬煜、姬仇、姬掘突、姜宁父子、燕国世子姬哀以及义渠王荣鑫却没急着离开。姬仇和姬掘突把各自的老婆也接到了汧邑,玥赢自然是要参加父亲的葬礼,姜师考则是借此机会和申怡以及姜宁姜恩团聚。
姬哀是不着急走因为他回去的路比较远,最重要的是他还想跟蒙义协商签订一个秘密的盟约。吕购和姬煜自然是不着急的,姬煜是离得近而且他还有自己的小心思要和蒙义商量。吕购是等着蒙义送他,摆摆老丈人的谱。姬宜臼是真的舍不得离开,因为在大秦他才觉得有依靠也很安全。荣鑫就不用说了,此时他必须紧紧跟着蒙义,顺便多跟这些强国的国君拉拉关系。
这一天,当蒙义处理完政务之后,一抬头却发现太夫人申怡领着玥赢、灵儿和采薇站在自己面前。厉阳、张固、王捷、厉显以及奏事的众臣笑嘻嘻站在申怡四个身后。
“母亲怎么来了?”
“你还问我,你有多久没回后宫了?玥儿回来这么多天,你这个当兄长的跟她说过几句话?灵儿跟着你出生入死,你是不是该给个身份?还有就是你何时大婚?”
“母亲,来儿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哪里有心思想这些。没能早晚问安是儿的不对,未能安抚妹妹也是做兄长的失职,还请母亲和玥儿看在赢来勤勉国事得分上多多包涵。”
玥赢:“哥哥,玥儿不怪你,我们都不怪你,只是母亲着急了。”
“着急什么?”
申怡:“着急抱孙子!我还能着急什么,你看看现在的后宫冷冷清清的,俩个宝宝的哭闹声都没有,真是无趣。为娘知道你忙,也不想打扰你。为娘打算搬去犬丘小住一是离你父君近,二是可以经常看到继业。为娘就喜欢那孩子,你若再不成亲为娘就住在犬丘不回来了,就和闻君一起过,总好过在这里冷冷清清的没人搭理。”
蒙义眨眨眼看看满脸不满的申怡,再看看红着脸的灵儿,捂着嘴笑的玥赢和被申怡收拾的漂漂亮亮却一脸无奈的采薇蒙义笑了。申怡哪里是在埋怨,是在关心和提醒蒙义该考虑人生大事了。
厉阳上前说到:“君上,太夫人所言极是,君上早日完婚早得子嗣大秦基业更加稳固,百姓也会更加安心,臣请君上早日完婚。”
“臣请君上早日完婚。”
蒙义笑道:“你们都商量好了,寡人还能说什么。不过在此之前寡人要做一件事,不然就会无法安心。”
厉显:“君上,大秦将士枕戈待旦,只等君上示下!”
王捷:“蒙将军、闻将军已经多次来函询问何时出征。君上,岐地还有犬戎残部,他们存在一天大秦就不安定一天,大秦疆域也不完整,臣请率师出征!”
蒙义:“哈哈哈哈,众卿深知寡人所思所想,完婚之前大秦必须金瓯无缺!母亲,儿的心思您可明白?”
申怡身后摸着蒙义的脸说:“为娘怎能不知,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你父君泉下有知定会欣慰的。为娘看着如今的朝堂气象更新,大秦蒸蒸日上也是喜在心头。你忙你的,为娘去犬丘散散心,人老了就想着身边有一堆娃娃围着。”
“母亲去散散心也好,让灵儿陪着您。”
“不行,灵儿得留在你身边,你身边每个可心的人为娘也不放心。”
“那就让铁血无情护送您去犬丘。”
“可以,采薇得跟我去,这孩子得好好教养才是,将来要给她找个好人家。”
蒙义:“全凭母亲做主。”
说完之后,申怡把灵儿推到蒙义身边随后领着玥赢、采薇转身就走。
众臣躬身相送:“恭送太夫人、大君主。”
申怡转身笑道:“来儿,为娘还有一件事没说,你越早大婚为娘就越早回来。还有,为娘不喜欢汧邑,因为汧邑是那个人督造的,为娘喜欢汧渭之会,那是狼刺督造的。还有就是。”
采薇:“还有就是,一个也是娶两个也是娶,不如多娶几个这样保险啊,嘿嘿嘿。”
哈哈哈,群臣大笑不止,申怡笑着一指戳在采薇脑门上说:“你就是个嘴快的却嘴快无脑,最主要的话为何不说?”
采薇:“哦,我想起来了。师兄你干脆把闻君也娶回来吧,太夫人喜欢闻君姐姐。你和蒙狼刺情同手足,你照顾他的未亡人也是应当的。嘿嘿嘿,娘,这回我说全了吧?”
申怡亲了一口采薇说到:“说全了,你就因该是我的女儿呢,大概你跑错了地方还好自己知道回来。”
玥赢:“喜新厌旧,哼。”
申怡:“嗯!”
玥赢:“呃,我说的是我哥,没说娘亲~~~”
群臣哈哈大笑和蒙义一起将申怡送出大殿,车马早已备好,蒙义扶着申怡上了马车,又把采薇扔到车上。
“师兄,你就不能温柔点吗?”
“不能,你打寡人一棒子的仇寡人还没跟你算账呢。”
“哼!”
蒙义抱起玥赢把她轻轻放进车内。
玥赢:“哥哥,我看见内府里有不少好东西,哥哥~~~~”
蒙义:“看上啥拿啥,别给我搬空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