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第33章
林绿鹉像是忽然想到什么,转身朝刘景扬露出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下一秒,她伸脚狠狠地踹了刘景扬一脚,警告道:“以后手别再这么痒!”
“啊!”刘景扬单脚跳起,身子一晃,往旁边的周棠音倒去。
“啪啪!”刘景扬和周棠音齐齐地摔了个大马趴。
林绿鹉和钱一寰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喷笑。
正午骄阳下,单阳县最热闹的街市飘荡着花椒的香气。
林绿鹉数着新换的法币,拉着钱一寰在一家挂着“杨记小面”布幡的摊子坐着。
黑漆方桌被岁月磨得发亮,邻座的男女老少正嗦着碗里红亮的面条。
高炉子边上,系着深蓝色围裙的师傅正在翻炒着铁锅里的肉臊。竹编簸箕里晾着堿水面,在阳光下泛着金黄的光泽。
“老板!”她敲了敲桌子,“两碗担担面,多放芽菜和花生碎!”
不多时,粗瓷碗盛着金黄色的面条端上桌,浇着褐色肉臊、翠绿葱花和焦黄花生碎,红油在碗底积成黄橙色的小太阳。
“先拌匀。”林绿鹉用竹筷子挑起面条芝麻酱与红油的香气蒸腾而起。
钱一寰学着她的样子搅拌,第一口就被花椒的麻劲刺激得舌尖发颤,紧接着是花生碎的酥香和芽菜的咸鲜,最后留在唇齿间的竟然是丝丝甜味。
这面摊只有两张桌子,临近饭点,人越来越多了,林绿鹉和钱一寰顾不上说话,眼里只有油亮的面条。
有些人等不及了,直接蹲在墙根,捧碗拌面,筷子搅得飞快。
面少汁浓,几口就没了,不少人会端着碗到面锅前,多加一两素面。
钱一寰和林绿鹉同时停下筷子,林绿鹉犹豫了两秒,仿佛下了某种决心说:“不加面了,我们去吃别的。”
两人来到城南的酒楼,这酒楼两层高,是县里最负盛名的餐饮店。
跑堂的见钱一寰和林绿鹉衣着整洁,肤色白皙、长相优越,热情地将他们引到二楼雅座。
竹椅矮桌间,茶博士正表演长嘴铜壶斟茶。落座后,钱一寰透过雕花木窗望向街道,忍不住感叹道:“这视角,简直像是在看民国电影。”
“电影哪有真实体验爽?”林绿鹉拒绝了跑堂递过来的菜单,开门见山道:“先来两碗花茶,再要份夫妻肺片、麻婆豆腐、赖汤圆、灯影牛肉、棒棒鸡……”
顿了顿,林绿鹉一副思索的模样,苦恼着还要点些什么好。
跑堂的伙计的眼睛闪闪发亮,这可是豪客呀!
钱一寰出声提醒道:“要不要来份青菜。”
林绿鹉如同恍然大悟般,点了最后一道菜,“再来一份凉拌黄瓜吧,就这些,不够的话我再叫你。”
跑堂忙不叠地应声,“好咧!”
话音还没落地,他就朝二楼楼梯处飞奔,生怕晚一步,林绿鹉后悔菜点多了。
林绿鹉转头对钱一寰说道:“这里的赖汤圆用的不是糖精,是红糖,特别正宗……”
“刘绿鹉”没有进过这酒楼,但她从同学那里打听得一清二楚,什么好吃。
“还有你知道这夫妻肺片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吗?就是五年前被一对夫妻省城发明的,接着很快传到了单阳县……”
此时此刻的林绿鹉是穿越过来后,心情最愉快的时候,她的眼睛亮晶晶的,脸上带着温软笑意,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她是开心的。
钱一寰也开心,一部分是因为他们手头上有了钱,可以暂时轻松一段时间了。另一部分是见林绿鹉开心了,他心里的内疚减轻了一点。
最先上桌的是灯影牛肉,薄如蝉翼的牛肉片在秘制红油里微微颤动,表面撒着白芝麻,薄如纸,果真能照出光来,能看到油脂凝固在其中。
林绿鹉夹起一片送入口中,眼睛幸福地眯起,“天啊,太好吃了,比我之前吃过的所有灯影牛肉都好吃。”
钱一寰学着她的样子也开吃了,顿时理解了什么叫麻辣鲜脆。幸亏他不挑食,酸甜苦辣咸,什么都能吃,要不然太没口福了。
接着是麻婆豆腐,端上桌时,滚烫的油脂还在咕咕冒泡,花椒的辛香混着蒜末、豆瓣的浓烈香气直往鼻子里钻,勾得人食欲大动。
一筷子下去,豆腐颤颤悠悠的,嫩的几乎夹不住。
“这个要配米饭!”林绿鹉扒了半碗晶莹剔透的米饭,将豆腐铺在上面,递给钱一寰,“尝尝,这才是麻婆豆腐正确的打开方式。”
钱一寰含笑接过,此时的林绿鹉已经忘了麻婆豆腐、担担面……在后世是很常见的美食,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里。
p大也有专门的川味美食窗口,味道不错,很受广大学子的欢迎,钱一寰八成去该窗口打过饭。
林绿鹉显然把钱一寰当做对吃喝一窍不通的人来对待,在这方面,她这个大馋熊才是专家,不管钱一寰吃没吃这些美食,都得听她的指导。
就在两人狼吞虎咽之时,林绿鹉突然碰了一下钱一寰的胳膊,眼睛盯着楼梯。
刘景扬和周棠音走了上来,身后还跟着两个油头粉面的年轻男生。此时刘景扬已经恢复了那副斯文败类的模样,不时转头和男生们说话。
“单阳县也不小啊,怎么哪都有他们!”林绿鹉不开心嘟囔道。
接着她故意提高嗓音,“钱一寰,你尝尝这个棒棒鸡,可比某些装模作样的野鸡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