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盖房
第92章盖房
新年元宵又来了一轮,眨眼就到了春二月。
去年进了十一月,铺子里生意愈发淡下来,但两人也一直没关铺子,虽然赚得少些,人却轻松些。
直到落了第一场雪,铺子才歇了业,两人在家猫着过冬,商量盖房子的事。
铺子经营了快一年,买铺子的钱已经赚了回来,还挣了不少。
现在生意已经进入平稳期,只有七八月时会忙一些,其他时候店里三个人就够了。
若是人少时,就赵小禾和陆望川两人都能忙得过来。
十二月下了场大雪,澡房和柴房都被积雪压塌了一角,陆望川便动了盖房子的念头。
他俩现在住着的毕竟是买的老房子,再怎么翻修都不如直接推了重盖。
陆望川当初是连着地基一起买下来的,推了房子重建他们自己就能决定,不用再从村长那里过。
现在的房子他们两个人住着刚好,若是有了孩子就不一定住得开了。
最后还是找了村长,把旁边的荒地从村里买了下来。
要建房子不仅得亲自看木材、砖瓦,还得物色请谁来帮忙。
陆望川镇上和这头实在顾不过来,只好麻烦了赵有粮帮忙盯着,到现在建房子一应需要的东西都差不多备好了。
家里的东西赵小禾早几日就在收拾,他俩要先搬到赵家去。
赵小禾原先的房间如今已经给了赵佑福,他快六岁了,也该独立出来,学着自己睡。
现在赵小禾和陆望川没住处,赵佑福只能又搬回爹娘的屋子。
他俩也没白住,按月给了月钱,相当于是租住。
请的人是镇上专门给修房子盖院子的,还包了一顿午饭,油水给得很足,因此工人们干活就卖力。
陆家盖新房了,这在村里还讨论了好一阵,那木材和砖瓦从镇上拉回来,谁家都能看见,用的是好料。
当初还有人在背后酸赵小禾,看起来日子过得不错,但还不是没盖房的实力。
现在人家不仅镇上有了铺子,新房也盖了,用事实证明日子是真的过得不错。
村里有赵有粮看着建房子的进度,镇上的铺子还是一样开着。
等到了八月,过了最忙的那一阵,房子已经差不多落成了。
八月廿七,碧空无云,日光不燥,宜搬迁。
东西前两天已经陆陆续续搬进了新家,今天是陆望川和赵小禾正式入住。
正屋还是三间,中间堂屋,左边是他俩的主屋,右边是粮屋。
不过粮屋里隔了个小间出来,是用来放杂物的,之前杂物都堆在柴房里,乱得很。
西边儿建了两间厢房,灶房还是在院子东边,不过离水井近了些。
凉棚被拆了,陆望川还没来得及重新搭。
柴房现在就挨着灶房,用柴倒是方便许多。
后院扩大了些,澡房修到后院去了,他们暂时不养猪,但猪圈还是修了,和鸡舍隔得不远。
入住新房自然是要请亲朋好友过来的,赵小禾吃了早饭就在灶房里忙活。
红烧肉必不可少,赵小禾加了大豆一起炖煮到软烂,连小佑安都能吃完一块。
老母鸡和红枣一起炖,增加了一丝甜味,还更加滋补。鱼整条下锅炸,做成糖醋鱼。
还有主菜,涮羊肉锅子。
羊肉特意买的里脊肉,吃着更加鲜嫩柔软,切成薄片装盘。
汤底也是用羊骨熬的,加些姜片、葱段、花椒和盐就行,羊骨熬出来的汤本就浓郁鲜香,不需要再加其他调味。
赵小禾还切了些白萝卜备着,等羊肉涮得差不多了,把萝卜放进去煮入味,清甜又解腻。
秦风和杨柳来得晚些,带了糕点和米面,搬新家就兴送这些。
“小佑安,越长越水灵了,哎呀,真可爱。”
杨柳一进门就看见了赵佑安,把东西都交给秦风让他提进堂屋,自己凑过去逗小孩了。
“娘,差不多能吃饭了!”
赵小禾从灶房探头喊了刘绣兰一声,意思是让她帮着收拾一下桌子,菜马上就上桌。
陆望川帮着赵小禾烧火,自从成了亲,即便是灶房里的活,他总会帮着赵小禾做,一直到现在从没变过。
今天赵家人都过来了,还有秦风和杨柳,但他也没觉得在这么多人面前进灶房帮自己夫郎烧火丢人。
面子不面子的,还不如帮夫郎搭把手,让夫郎少劳累些让他在意。
堂屋里刘绣兰也听懂了赵小禾的意思,把桌上的水碗和陶罐都撤走了。
羊骨汤底就在泥炉上熬的,现在也不用盛出来,直接就在里面涮羊肉吃。
“禾哥儿,你们房子盖得真好,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