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家人
第59章家人
大年初一过得热热闹闹,赵小禾刚辰时就起来了,进灶房准备包饺子。
他们这块儿早上都得吃饺子,最好是用大火煮破皮,这是“挣丰收”。
赵小禾拿了两颗蜜枣准备包饺子里,吃到的人一整年都幸福甜蜜。
也有人会包铜钱,但他觉得铜钱就算是用毛刷子刷过了也还是脏。毕竟过了那么多人的手,也不知道沾过些什么,吃进嘴里总觉得不干净。
陆望川把买的炒货都摆出来,堂屋的木桌上都快摆不下了,这里面有些是赵小禾自己做的,像是柿饼啊,炒松子之类的。
泥炉上温着水,一会儿要是有来串门的,也好给人倒水泡茶喝。
包了蜜枣的饺子赵小禾做了记号,自然是一人分一个吃了。
本来大年初一是得祭祖的,但陆望川是捡来的,现在养父母也抛弃他,连祖宗是谁都不知道,就不祭祖了。
吃过了饭辰时也还未过,陆望川用柏树插在院子门的门框上,寓意着“百邪不侵,百福皆来”。
两人先去了赵家拜年,坐着吃了会点心,刘绣兰还给他俩都塞了红包,虽然就十二文钱,只是讨个彩头。
但他们这一片,出嫁的哥儿就不再收红包了,更别说陆望川从小就没收过红包。刘绣兰这个举动,是疼爱他俩,两人都很感动。
拜完年就回了自己家,没等一会儿,赵佑福便过来了。
这半年去夫子那儿倒是没白去,赵佑福小嘴里说的词儿一套一套的,什么“新岁安康,五谷丰登,岁岁有余,秋收满仓”通通往外蹦,还有些赵小禾和陆望川都听不懂。
赵小禾也拿了个红包给赵佑福,回祝他健康平安。
红包里赵小禾塞了六十六文,赵佑福算是他俩唯一的小辈了,虽然他大伯家两个堂哥也有小孩了,但毕竟是隔了一房,有亲疏远近。
等赵佑福高高兴兴走了,杨柳又找来了,他好些日子没能出门,婚期近了,他娘始终没有放弃她的磨性子大计。
一同来的还有周石,自从陆望川帮过他以后,两家就时不时会走动,赵小禾和陆望川都怜他小小年纪就独身一人。
杨柳和周石在路上碰着了,便一起过来。
一整天就是走亲访友,坐着唠嗑吃些炒货,过得也算惬意。
*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和哥儿回娘家省亲。
陈彩杏也要回,赵青山和赵佑福自是同她一起。
赵小禾和陆望川也要跟着刘绣兰回刘家村看望外祖母,只剩赵有粮一人,干脆也一起去。
赵家的骡车赵青山赶着走了,刘绣兰和赵有粮便坐赵小禾他们的车。
赵有粮不爱在车厢里待着,挨着陆望川坐在车架上,两人一时没什么话说,弥漫出股诡异的尴尬来。
车厢里赵小禾和他娘倒是聊得开心,母子俩谁也没发现外边儿的气氛。
就这样一路赶车,快到晌午的时候,终于到了刘绣兰的娘家。
赵小禾外祖母一早就猜到他们会来,成亲的时候她没去成,今天怎么着赵小禾他们也会来看看的。
她最近精神又好了些,由着大儿媳妇,也就是刘绣兰的大嫂搀着,在院子门口等着。
“娘,怎么在院子门口等着,外边儿多冷啊,快进屋。”
刘绣兰和她娘自小就亲,回娘家也自在,还没下车就开了口。
“娘这是久了不见小妹你,盼着你们呢!”刘绣兰大嫂笑着回。
赵小禾被陆望川牵着下了车,又开口叫了外祖母和大舅母,陆望川也跟着叫人。
“好好,禾哥儿,绣兰他儿婿,好好过日子。”
赵小禾外祖母拉着赵小禾和陆望川的手,连声说着好。
最后还是大舅母提醒了先进堂屋坐着。
进了屋里这下就更热闹,赵小禾的表弟表姐都在,没一会儿二舅舅一家人也过来了。
刘家是分了家的,外祖母跟着大儿子,不过虽然分了家,刘家两兄弟关系还是好,对着嫁出去的大姐和小妹也都亲热着。
今年大姐没回来,她儿媳妇刚生了不久,得在家照顾着月子。
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赵小禾大舅舅也不是吝啬的人,何况赵小禾他们带来的礼也不便宜。
准备了一桌子的好酒好菜,不仅有整鱼,还有鸡鸭,连肘子都有,个个都吃得肚子圆鼓鼓。
饭桌上被问得最多的还是陆望川,毕竟是新婿,谁都好奇着。
知道陆望川做猎户,外祖母还拉着他好一通地叮嘱,千万要小心别出了事,不然禾哥儿就苦了。
大舅舅的小儿子一听,饭后就央着陆望川和自己比赛弹弓,他从小就对弹弓感兴趣,玩得溜着呢。
陆望川饭桌上被灌了不少酒,还有些晕乎乎的,但丝毫不影响他的准头。
大舅母看不下去,把自己小儿子撵走了,让赵小禾带着陆望川进了房里睡会儿,又去灶房熬了醒酒汤,家里的汉子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有些醉了。
赵小禾扶着陆望川进的就是大舅舅小儿子的房间,但也没真脱了鞋上炕。
赵小禾坐在炕边,陆望川侧身躺着,把头枕在赵小禾腿上,一只手还牵着他的左手。
左手被牵住了,赵小禾便拿右手给陆望川轻轻揉着太阳xue,能让他好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