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小年
第55章小年
过了腊八日子就走得更快,转眼就到了小年。
腊月廿三,祭灶扫房。
家里平日都收拾得干净,但还是得大扫除。
陆望川先烧了热水,不管是哪里需要用水擦洗的,都是他来。
前段时间赵小禾的双手,尤其是小指,总是痒,他就老想着挠。
陆望川当时拿过他的手看了,就是要生冻包了。
从那以后陆望川便不让赵小禾再挨着冷水了,要是真让冻包长了出来,赵小禾还有得难受。
因为这个他还上了几趟山,最后好歹是猎到只猪獾。
这东西的油脂多,炼成猪獾油,每日取一些抹在手上,又滋润手又能防着长冻疮。
赵小禾每天都抹,到现在再没有过长冻包的迹象。
两人先收拾灶房,像灶台、放木盆的架子和橱柜,每天顺手都会收拾,不用再费多大力气。
主要是角落里埋姜的谷糠看着乱得很,赵小禾拿扫把都给好好地往墙角里归置。
这东西还不能全都给扫掉,姜埋在里面才不会发芽和腐烂。
边打扫也边清点家里的东西,过两日要去镇上置办年货,得把家里缺的都给理出来。
调料刚补过不久,打些酱油回来就行。
灶房这边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堂屋,陆望川拿了个长柄笤帚扫横梁上的蜘蛛网,赵小禾则回了房间里。
房里没什么要收拾的,赵小禾进来是有自己的目的,他确认箱子里的东西位置没错,用干布巾擦了擦小木桌就出去了。
一上午就在家里洒扫,到了中午,赵小禾准备包饺子。
干木耳和干菌子都泡发,然后再剁碎,和肥瘦相间的猪肉碎搅拌均匀,再调好味道,这就是饺子馅。
家里还有根猪棒骨,没什么肉,但是炖汤香。
赵小禾早就用陶罐熬着了,准备用骨汤来煮饺子。
捞出来的猪棒骨也是个宝,陆望川把骨头敲开,颤巍巍的骨髓便露出来,像凝固的猪油,却比猪油更加透白。
陆望川和赵小禾一人拿着个勺子,挖骨髓吃。
没有想象的那么腻,反而是一股有些鲜甜的油脂香,一抿就化开。
把骨髓都吃完了,剩下的骨头就是黑豆和黄豆的了。
骨汤很多,赵小禾留了些出来,一会儿把早上剩的杂面馍馍泡着汤喂给两只狗。
黑豆和黄豆一天天地长起来,食量也更大了,就喂一根骨头是不行的。
吃过了午饭,两人休息了会儿,就要开始准备祭灶的东西了。
前几天村子里难得来了货郎,他们这段时间活跃着,一天能走街串巷好几个村子。
赵小禾当时在家里,还是刘绣兰来叫的他。
两家都买了糖瓜,这是祭灶王爷必不可少的,要粘住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去天上告状。
备好了糖瓜,还得准备清水和草料,这是给灶王爷坐骑的。
除了这些,还得有酒。
家里有一坛子酒,是周石之前提来的。
陆望川不馋酒喝,他自己一个人也想不起来喝,这坛子酒就留到了现在。
这些都备好了,赵小禾就开始揉面做灶饼。
醒面的时间先调馅,他准备做葱油馅的,他和陆望川都是偏咸口的人。
猪板油切丁熬油,家里猪油快见底了,趁今天熬了刚好把猪油渣调成馅。
再把大葱切成碎花,和猪油渣加盐搅拌。
灶饼和平时烙饼子差不多,只是赵小禾在捏饼时,在灶饼边缘捏了五个小尖角,这是跟着刘绣兰学的。
刘绣兰以前跟他说过,这样捏是祈愿驱邪避害的意思。
等灶饼也做好了,日头已经西落。
陆望川在灶房里摆了供桌,把这一应东西都摆好。
两人叩拜过后,陆望川拿了张灶神画像点燃,嘴里还念着词:
“灶君老爷,今日上奏,好事多讲,坏事闭口。”
祭完了灶神,赵小禾和陆望川把灶饼分吃了。
留了几个没吃,切碎了和米一起熬成粥,意味着家有余粮。
到了这里,今天就算过完了。
粥得熬一会儿,赵小禾和陆望川便开始收拾,供桌上的东西都得分门别类地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