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置换盘缠—卖女
在落后的古代,人们的娱乐活动很少但干得活更多,人忙碌起来的时候自然也就不显得时间过得漫长。
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大地上。农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归家休息。一派和美悠然的的样子。
“刘文安,我们回家去了,下回再来找你玩。”谢金说道。
“别下回了,明天我要帮着家里收拾东西,等后天我们离开刘家村逃荒,到时候你家挨得我家近些,咱们仨儿天天一块玩。”刘文安笑着说。
“逃荒?什么意思,逃什么荒。为啥要离开刘家村。”谢山问道。
“大概就是地太干了没雨水,找不到庄稼,所以逃离荒地吧。反正后天我们就要走了,你们爹娘没和你们说吗?”谢文安回道。
“今早爷奶好像是叫了爹娘大伯他们说事情,可能还没来得及和我们讲吧。”谢金说道。
谢金看了看天突然意识到时间不早了,拎着地上装小螃蟹的竹篓,拉起二哥谢山的手就往家的方向边狂奔边说道:“先不和你说了,再不回去我们要挨揍了。”
刘文安只听到谢金的声音越来越远,于是便抱着今天收获的成果也往家赶去。
农村田野里的小螃蟹并不少,但是吃起来几乎没有肉只有壳。
要想小螃蟹好吃,那还得用油炸,但是现在这年头,菜里都不舍得放油更何况用油炸小螃蟹?
所以谢金和谢山抓螃蟹主打一个为了乐趣,顶多煮熟了尝个鲜味。
捉螃蟹并不能为家里增添什么口粮,要是还不按时回家,一顿竹笋炒肉却是实实在在少不了的。
另一头谢二牛带着大儿子和大儿媳也回到了家中,板车上是置办的粗粮和一些逃荒路上要用到的东西。
不同于去时的人拉车,回来则是由新买的老牛来拉的。
在这个贫困落后的年代,普通百姓一般都是吃早午两餐。
但今晚却有所不用,袁氏特地吩咐刘氏和王氏做了晚饭,熬的粥稠不说,还都是精米,平日里至少要掺进去一大半的杂粮。
除此之外,谢二牛从镇子上归来,还破天荒地捎带回来了一布袋的肉包子。
孩子们看到这一反常态的情景觉得奇怪,但是对食物的渴望让他们又从心底迸发出了快乐。
“艳春,来。去把这些包子分分,你们几个兄弟姊妹还有你四叔一人一个。”谢二牛对着谢艳春招了招手。
“好,阿爷。”谢艳春到底年纪稍长,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优待并不觉得是好事,心里惴惴不安。
接过包子,她一个个分发了下去。
几个小的拿到包子忍不住笑眯了眼。这边谢艳春才分到谢笙,谢金已经三两口把包子吃完了。
吃完包子的谢金开心极了,想到待会还有稠稠的白粥,心里很是期待和满足。
突然,谢金像是想到了什么,表情严肃了起来。
今天和刘文安捉螃蟹的时候,刘文安说他爷爷,也就是村长刘强要把他二堂姐和三堂妹卖给牙婆。
那这会儿,家里第一回吃晚饭,还吃的这般好,是不是也是因为要把大姐、二姐、小文、小花她们给卖了?
不然哪里有钱买这些,而且爹说了过两天要搬家逃荒,明明应该节省些才对。
小花小文卖给牙婆就算了,想起两个和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姐姐,谢金心里多少是有些舍不得的。
晚饭吃完,谢二牛拿起旱烟不知道躲到了哪里去。
而袁氏则吩咐谢艳春收拾碗筷去洗碗。
又叫来了三个儿媳妇。“阿妹,来娣,小娟啊,这会儿牙婆估计已经到村里头来了。娘也不想卖了她们,但她们年纪还这么小,这一路上要吃多少苦,逃荒可不是玩笑话。”
三个媳妇儿都低着头抹眼泪,不敢说话。
王来娣心里愤懑,艳秋已经十二岁了,跟着一起逃荒其实并不会拖后腿。但是想着好歹大女儿艳春能不被卖,心里又有了点慰藉。
“娘,能不能把小文送到我娘家去,我爹娘他们不跟着村长走,还留在刘家村。”柳氏想到自己乖巧的女儿小文,心痛难忍,最终感性大于恐惧壮着胆子说道。
一旁的刘小娟闻言也带着点期盼看向婆婆,她娘家也是不打算走的。
若是小花交付给弟弟,最多受些冷眼,要干的活多些。
但也总好过卖给牙婆去为奴为婢,这卖身契一但签了,生杀打骂尽都在他人手中了。
王来娣头垂得更低了,沉默不语。她娘家却是打算跟着逃荒的。
袁氏竖起眉毛,瞪向柳氏:“小草小花和艳秋吃的是我谢家的口粮,白送回你娘家这话你也好意思说出口?”
看三个儿媳妇不敢说话,低着头被震慑住了的样子。
袁小满顿了顿,转而又柔声继续道:“这番遭难,谁家没有卖几个丫头出去?
这郑牙婆手里头的姑娘卖去大户人家做婢女不比跟我们逃荒和留在刘家村好?天灾来了易子而食的事情你们没见过也没听说过吗!”
不等袁氏继续,柳氏已泪流满面,连连认错道:“娘,我知道错了。”
袁氏叹了口气:“小花小文和艳秋也是我的孙女,谁都知道被卖给牙婆生死难料,但我们这么大家子人逃难,她们能不能活到云起城更难说,卖给郑牙婆好歹也是条活路。”
袁氏说完拿出一吊半的铜钱来,“你们拿去分给三个丫头吧。给她们收拾收拾,叫她们以后好好保重,我已和郑牙婆说好,等她去过村长家就来我们这了。”
柳氏心中难受,这会儿仍然擦着眼泪,王氏恭敬地接过一吊半的铜钱,道:“是,娘。”
王氏和柳氏是同一天娶回家门的。
王氏接连生了两个女儿,一直到生出谢金前在谢家中都站不住脚跟,时时刻刻担心被人背后说闲话。
因此就养成了王氏面上对婆婆言听计从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