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拍卖会
“哦?你是说上月县大批量地在生产琉璃。”高郡守珉了一口茶,眯着眼睛说道。
“是的,大人。咱们莫城位于三城之间,那上月县虽然地理糟糕,环境恶劣。
却是去往各地的商旅们的必经之路,那谢县令恐怕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郡守府里的管事说道。
“这谢公子倒是个人才。”高郡守夸赞道。
“大人,您怎么还夸他。他小小一个流民出身的县令,有好东西不想着提拔他的恩人,自己一个人吃的满嘴流油。依小人来看,实乃是不仁不义。”管事站在一旁躬着身子说道。
“他们卖的有我库房里那只琉璃杯好看吗?”高郡守轻蔑的笑了笑,并没有顺着管事的话说,而是向管事问道。
制作琉璃的方子不是他谢笙一个小小的县令能守得住的,自然也不是他一个郡守能安稳握在手里的。
这管事就是当初谢笙去考试时来给高郡守报信,说一箱子金银财宝里有一只琉璃杯的那个下人。
他想了想说道:“这倒没有,上月县生产的琉璃制品虽然也好看,但远不如大人您库房里的那只琉璃杯剔透。
您那只远看起来仿佛和空气融为一体,其精巧别致世间罕见。”
送给高郡守的杯子是谢笙空间里上辈子用来喝水的玻璃杯。
上月县生产的琉璃是在技术落后的古代制造的。
在古代制作玻璃,首先温度就没法达标,临时搭建的窑最高也不过到一千两百度,按标准来说制作玻璃至少需要一千五百多高温。
其他的种种制作条件也都是凑活。
如此,这两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高郡守满意的点了点头,上月县售卖琉璃不过一个月,这消息还没传播得太远。
他打算先从谢笙手里分一杯羹,在将方子进献给永安王。
莫城明面上是中央管理,但是实际的主事人却是永安王。
只要有永安王庇护,这条生财之道就断不了。哪怕是上供九成,剩下的也够了。
更何况,他高郡守可是没花一点力气,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功夫。
于是,谢笙当天晚上就收到了高郡守要见他的消息。
“笙哥哥,这高郡守找你准没好事。看那个管事趾高气昂的样子,我还以为是见了活螃蟹呢。”黎婉之对着伏案批阅文案的谢笙说道。
谢笙落下最后一笔,整理了一下桌面。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明天去了就知道了。”谢笙说道,他看着坚持每天陪他工作的黎婉之弯了弯嘴角。
“这么晚了,你也回去休息吧。”说完不忘鼓励一番黎婉之:“近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剩下的交给我就行了。”
虽然这丫头平时吵吵闹闹,做事三分钟热度,但是这回是真的下了决心要帮自己处理公务。
谢笙初出茅庐,手里可用的人太少。
他不是真正的古代人,不会轻视女子。黎婉之和阮雨薇都是有才学的人,也被他分派了不同的工作。
他最近和商旅谈生意,还要建设上月县以及做一些暗处的布置,忙得焦头烂额。
今晚高郡守派人找他,这才想起漏算了这么一号人物。
琉璃的利润说是暴利也不为过,一个月已经攒够了初始资金,接下来能不能继续做下去,他并不在意。
只是,谢笙不想白白便宜了永安王。
永安王本来就兵强马壮,是乱世里三方势力中最强盛的,如果在得了制作琉璃的方子就更加不可收拾了。
第二天谢笙带着人再次去到了高郡守的府邸。
“拜见大人。”谢笙对着高郡守行礼。身后是八台装满了各类琉璃的木箱。
“大人,我给您带了些老家上月县的土特产,替百姓感谢您这么多年来爱民如子的拳拳之心。”
高郡守对于谢笙的识趣并不意外,让人将东西收了下去。但是他想要的可不仅仅是这些。
“谢笙,你们上月县的心意,本官收到了。这回叫你来,不过是想和你叙叙旧。”高郡守亲昵和煦的说道。
谢笙才不信他的鬼话,但是面上还是做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大人您抬举我了,是下官思虑不周。上任后一直忙碌衙门里的公务,没有来看望您,实在是我之过啊”
“不碍事,你先坐下。”高郡守摆了摆手说道:“上月县的琉璃生意确实火热,你忙碌不来也实属正常。”
“只是上月县既然属于莫城,如今吃饱了饭也该想想别的家里人了不是?”
谢笙听到高郡守这么说,心里暗骂了句狗贼,把巧取豪夺说的这么好听。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您说的对,我们上月县愿意每月捐赠给莫城其他各县每县三百两银子,月初送到您这里来,由您分配。”
莫城除去上月县另有三县一城区,这就是一千二百两了。
高郡守心里满意,但还是收起笑意说道:“你知道,我说的可不是这意思。琉璃方子,你我二人都守不住,不如早日献给永安王为好。
等我他日右迁便举荐你做这莫城郡守如何?”
谢笙惊慌的说道:“是下官愚钝,才要您如此提点。这些都是下官份内的事情,当不起大人您这样提拔。”
一番商议后,谢笙和高郡守约定先四六分成接下来一个月的盈利,之后就将产业献给永安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