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斗一斗
第340章斗一斗 小姑娘说到这里脸上的神情变得愤怒,她深吸一口气继续道,“我那时候还太小,不知道外面已经闹得天翻地覆,只顾着害怕,导致弟弟被那些人推搡撞坏了脑袋,即便后来我们被放了出去,却已经无可挽回了。”
当年那帮老外到最后也没能在村子里住下,听说还被当地警察给严重警告,最后被遣送了出去。
我们几个早就听的一愣一愣的,金沙啊,那可是金沙啊,最后竟然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即便那帮老外没能开采出来,可当地呢?当地竟然也没人来?
我把自己的疑问问了出来,小姑娘摇头说没有,因为没人说那帮老外究竟来干什么,村里人不想外面有人进来打扰,而老外则想着以后再来。
所以这件事自那之后就没人再提起过,即便有些村民已经搬了出去,但也还是守口如瓶。
我问她为什么要跟我们说,小姑娘眨了眨眼,理所当然的道,“你们是邱爷爷带来的,人品肯定都过关,我虽然书读的不是很多,但该知道的都知道,我相信你们。”
小姑娘笑的很友善,我忙回神回了一个绝对更友善的笑,“多谢你相信我们,说实在的,我是被金沙给惊到了,但我很有自知之明,听听就行了。”
狗子对着我竖了个大拇指,“你这话说的不错,有自知之明那是好事。”
我呸了他一声,我跟狗子交情很不错,他一句话说出来是什么意思我清楚的很,这明显是说我的,我要是不对他做点什么,我都对不起我们俩的交情。
“我有自知之明才不敢高攀,只能找你这样的歪瓜裂枣,你说我的命咋就这么苦啊,爹不疼娘不爱的,有个兄弟还是这样,我命真是苦。”
我一边说着一边朝狗子斜了一眼,狗子一下子跳起来,朝着我的脸就是呸呸两声,简直要把我一整张脸给喷洒均匀。
我们俩打打闹闹,张聿则突然语出惊人的问道,“那现在能弄点金沙不?我要去捡点回去养鱼。”
我和狗子一下子定在了原地,一旁喝水的姜悦心直接一口水喷了出来,小姑娘更是直愣愣的盯着张聿,好半晌才说道,“你去捡金沙只为了养鱼?”
张聿摸了摸自己的小平头,“对呀,不然它还能干什么?你想想,金沙呀,养鱼的时候看着多赏心悦目啊。”
对他这个想法我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平常人听到金沙肯定想着发财,他竟然想弄点金沙回去养鱼?
“是,确实很耀眼,也不怕把你的眼给晃瞎了。”狗子跟张聿一路上没少斗嘴,当下就开始挤兑起来。
张聿也不是省油的灯,一拍大腿嘿了一声说他就喜欢晃瞎眼的,咋的了?人还不能有点特别的爱好了吗?
狗子摸了摸下巴说当然可以,不过这爱好有点伤身。
两人来来回回斗了几句,我反正就当相声听着,倒是小姑娘几次想劝阻,都被我给挡了回去。
“放心吧,就是闲着没事干瞎咧咧。”我说着给了小姑娘一个安抚的眼神,她哦了一声,说我们的相处方式很特别,不过也很温馨的样子。
张聿和狗子一听到温馨两个字顿时闭了嘴,齐齐看向小姑娘,“你肯定感觉错了,我们俩哪儿看着温馨了?”
俩人齐齐说了话,小姑娘眉毛一挑,“现在就很像啊,你看,跟一家人一样,多温馨啊。”
我憋着一肚子笑点头说是,一家人就该温馨点,有说有笑,有打有闹。
两人被我们说的简直是火上加火,狗子干脆站起来吆喝道,“我跟你势不两立我跟你说,你这神棍!”
“啊呸,老道我才要跟你势不两立,我那是真材实料,你说谁神棍呢?”
眼看两人就跟小学生似的越演越离谱,我赶紧站起来阻止道,“行了吧,你们这是街头大戏看多了,还是咋的,稍微闹一闹就行,别太过了。”
姜悦心已经在一旁看傻了,见我出声阻止,还以为起码两人能再闹一闹。
结果狗子和张聿就跟被人喊了卡的演员一样,立刻大大咧咧的坐下,一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的表情。
“就是,还是说说金沙的事儿吧,那些人后来没有再来过吗?就这么放弃了?”张聿有点不大相信,他说曾见过老外到神农山去过,要不是山上的东西太大,估摸着就给弄走了。
我和狗子心里也好奇,齐齐看着小姑娘,想听她怎么说。
余光中我看到姜悦心也觉得好奇,她眼睛有意无意看向小姑娘,但又不敢直视,怎么看都觉得不大对。
但这件事发生的年代我们都还小,姜悦心甚至比我还小上几岁,她肯定参与不进来,而且听她的意思,她爸妈很早就出事不在了,跟她家人也没啥关系。
可看姜悦心的样子,似乎对这件事很在意,但又不想让我们知道,所以才会这么小心翼翼。
“这个我不是很清楚,好像没来过吧,爷爷后来都没再提过,我也没在附近看到过其他人。”小姑娘想了想摇头道。
姜悦心听到这话似乎松了口气,她像是知道些什么,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好问出口,否则狗子对姜悦心的成见会越来越深的。
狗子摸着下巴说不大对,照理说这可极有可能是一座金矿,就算是小一点,那也是很值得开采的,即便不是金矿,就单凭有金沙流出来,也是值得看一看的。
张聿跟着点头,他说看这里风水不错,如果不是金矿,那肯定有啥藏宝贝的地方,反正肯定是有宝贝就对了。
小姑娘被他说的一愣一愣的,还什么风水,什么藏宝贝
我一拍脑门,就是,差点把张聿这个神棍给忘了,好像像他们这种都有什么绝学,叫什么寻龙点穴?
张聿朝着我赞扬的点点头,还说他跟师父学这个学了好多年,比我年龄都大,这才能有个小成,有些人学了一辈子也还是半斤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