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共同进步
楚逸风从京城归来后,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他深知皇帝的信任和期望,决心要做出更大的成绩。
工坊的生意蒸蒸日上,不仅为当地百姓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还吸引了不少外来商人的关注。然而,随着业务的扩展,新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楚大人,我们的工坊产量虽然提高了,但是质量却有些参差不齐,不少客户都有抱怨。”一位工坊的主管忧心忡忡地向楚逸风汇报。
楚逸风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质量是工坊生存的根本,必须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从明天开始,加强对工匠的培训,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楚逸风果断地做出决定。
与此同时,叶锦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村里的学堂虽然已经建成,但是师资力量依然薄弱,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锦瑶,我们得想办法请来更好的老师,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楚逸风与叶锦瑶商量着。
叶锦瑶点头赞同:“我已经在联系一些曾经的同窗好友,看看他们是否愿意来这里任教。”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请到了几位有经验的老师,学堂的教学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
然而,就在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洪灾袭击了这个地区。洪水冲毁了农田和房屋,许多百姓流离失所。
“大家不要怕,我们一起重建家园!”楚逸风站在高处,向受灾的百姓们喊道。
他迅速组织起村民们展开自救,搭建临时住所,分发救灾物资。
楚逸风身先士卒,冲在抗洪的第一线。他穿着一身破旧的蓑衣,手持一根粗壮的木棍,在洪水中艰难地前行。每一步都深陷淤泥,冰冷的洪水不断冲击着他的身体,但他的眼神坚定而无畏。
“大家跟我来,把沙袋堆在这里,挡住洪水!”楚逸风大声呼喊着,声音在狂风暴雨中显得有些沙哑。
村民们纷纷响应,跟着他一起行动。楚逸风亲自扛起沉重的沙袋,步伐踉跄却坚定不移。他的双手被沙袋磨破,鲜血混着雨水流淌,但他仿佛毫无知觉,只是不停地忙碌着。
“楚大人,小心!”突然,一股汹涌的浪头袭来,眼看就要将楚逸风卷入水中。
旁边的村民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
楚逸风喘着粗气,说道:“没事,继续干活!”
他带着村民们在堤坝上筑起了一道人墙,用身体抵挡着洪水的冲击。
“楚大人,这洪灾太严重了,我们的粮食储备也不够了。”负责物资的村民焦急地说道。
楚逸风心急如焚,他一方面派人去周边地区购买粮食,另一方面向朝廷请求援助。
在等待援助的过程中,楚逸风亲自带领村民们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堤坝。
“大家加把劲,一定要在下次洪水来临之前修好!”楚逸风满身泥泞,声音却充满了力量。
村民们深受鼓舞,干劲十足。
叶锦瑶则在后方组织妇女们为大家做饭洗衣,照顾受伤的村民。
“锦瑶,辛苦你了。”楚逸风看着疲惫的叶锦瑶,心疼地说道。
叶锦瑶微微一笑:“只要能和你一起度过难关,这点辛苦算什么。”
经过艰苦的努力,堤坝终于修复完成,粮食也及时运到,缓解了危机。
但是,洪灾过后,疫病又开始蔓延。许多村民相继染病,人心惶惶。
“楚大人,这疫病来势汹汹,我们该怎么办?”村民们纷纷向楚逸风求助。
楚逸风立刻请来医生,研究防疫和治疗的方法。
“大家要注意卫生,勤洗手,不要聚集。”楚逸风挨家挨户地宣传防疫知识。
叶锦瑶也带领妇女们熬制草药,分发给村民。
在他们的努力下,疫病终于得到了控制,村民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然而,楚逸风并没有因此而放松警惕。他意识到,要想避免类似的灾难再次发生,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我们要修建更坚固的堤坝,完善排水系统。”楚逸风在村民大会上说道。
村民们纷纷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资金不足的问题。
“楚大人,按照目前的预算,还差很多钱。”负责财务的村民说道。
楚逸风决定再次前往京城,寻求朝廷的支持。
在京城,楚逸风凭借着自己的真诚和对家乡的热爱,打动了朝廷的官员。
“楚逸风,你的精神令人敬佩,朝廷会给予一定的支持。”一位大臣说道。
带着朝廷的援助和期望,楚逸风回到了家乡。
经过几年的努力,家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抵御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
而楚逸风和叶锦瑶的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他继承了父母的善良和智慧,成为了村里的一名年轻领袖。
“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好好为村民们服务。”楚逸风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道。
就在这时,朝廷传来消息,边疆战事吃紧,需要从各地征调兵力和物资。
楚逸风毫不犹豫地响应号召,组织村民们筹集物资,支援前线。
“国家有难,我们义不容辞!”楚逸风说道。
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