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武帝的恐怖 - 大汉永存 - 朕不帅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汉永存 >

第159章武帝的恐怖

第159章武帝的恐怖

翌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煦。

“铛铛!”兰陵侯府的仆人敲开了司马迁的府邸的大门,这次开门的是一个老婆子,司马迁的仆人,人家大小是个官,仆人还是有的,旁边还有一个小丫鬟,一共两个人,一个负责煮饭,一个负责照顾司马丽。

昨天刘瀚来了之所以没有看到她们,是因为恰好她们买菜去了。

得知是兰陵侯府的人,司马迁亲自迎接了,“这是我们侯爷让送来的钱。”

好几个人搬运,一箱箱的钱,拉了两大马车。

“太多了,太多了!”司马迁很吃惊,想阻止,可兰陵侯府的人不管不顾,直到搬运完,一个人才开口,“侯爷让我给大人您带句话,侯爷说:‘本侯爷不喜欢被拒绝,随便用,不动侯嘛,不动如山,动如雷霆,我很期待你的史记。’”

司马迁无奈只能接受,郑重的一拜:“多谢侯爷好意,司马迁一定不辜负侯爷的期望,山河不足重,重在于遇知己。”

等到兰陵侯府的人都走了,他的女儿司马丽差点跳起来,“阿翁,好多钱,好多钱呀,可以买好多栗子、李子、杏子、梨子、梅子、橙子……还有胡饼,还有蜂蜜……”

小孩子眼中都冒着星星,这哪里是钱呀,都是吃的呀,她想着都流口水了。

司马迁无奈,“铛铛”敲了两下她的头,“一天天的只知道吃,给我抄三遍《春秋》。”

小丫头嘟着嘴巴,用小手拉着柳倩娘的衣袖,左右摇晃起来。

“这是侯爷专门给你阿翁用来写史记的,不是来吃的,去吧,抄写四遍。”

“啊?”

她以为自己娘亲会为她说好话,想不到还加重处罚了。

“你怎么能这样,比阿翁还狠心,不喜欢丽儿啦?”她眼泪汪汪的。

“两遍,写完阿翁给伱买橙子。”司马迁摸着她的头,轻轻的说着,“我还是有闲钱的,这些钱不能动,但给你买橙子的钱还是可以有的。”

“阿翁最好最好,是天下最好的阿翁。”

司马丽破涕为笑,蹦蹦跳跳去抄写《春秋》去了。

“夫君就知道宠着她。”柳倩娘无奈的笑着,随即摸摸自己的肚子,“怪我不争气,没有给夫君你生下儿子,圣人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要不你再纳妾吧?”

“女儿我一样疼爱,哪里有这么多时间,忙着写史记呢,要是这能写出来,我死而无憾,有没有后代,都无所谓了。”

“可是……”柳倩娘还想说什么,被司马迁打断了。

“20年前,我去游行各地的时候,听说民间有歌谣,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卓文君《白头吟》中有言,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女子尚且如此,男子应当如是!”

“夫君。”柳倩娘心头微动,眼眶中有泪珠滚动,“君若不弃,我必不离。”

两人相顾,剩下的一切便不必多说,十几年的感情,早已分不开彼此了……

未央宫内,汉武帝听着绣衣使者和廷尉署最新的报告,

“不动侯?”

“哈哈,这么名字够贴切了,不动如山,动如雷霆,朕听着比兰陵侯好听多了。”

“两大车钱,怎么,他这么年轻,就在乎后世名声了?想让司马迁给他写得好一些,多加吹捧?”

苏文赔笑着道:“这个就不知道了。”

武帝忽然感慨起来,“看来咱们的大司马骠骑将军也是很有钱人呀。”

“那都是陛下的赏赐,要不……”

汉武帝摆了摆手,“唉,算了,朕是强取豪夺的人吗?他的匈奴血都大半献给了朕,好多次打仗他也主动捐赠,就属他捐得多,这才是忠心的臣子,要是国家危难了,朕想他一定不用朕开口,就主动献上钱财吧?”

苏文连忙道:“陛下所言极是,兰陵侯的一切都是陛下给的。”

“也有他自己的努力,十几年了,当得起大汉战神两个字。”

“还是陛下慧眼识珠,当年的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后来的冠军侯,还有现在的兰陵侯,哪一个不是陛下眼光好?”

汉武帝对此很受用,刘瀚还不知道,他差点有被盯上了。

汉武帝可以说是古今中外最会敛财的帝王,奠定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压榨基调,能像他这么折腾,还不亡国的,只有他了。

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不是在求仙,就是在求仙的路上,不是在修建宫殿,就是在修建宫殿的路上……

后世所有帝王,或者掌权者敛财的方法基本都是在汉武帝的基础上略微改动的。

汉武帝在位了这些年,几乎从来就没歇着过,将匈奴踢出漠南,打通河西走廊,漠北决战打残匈奴,开通西域平,东征朝鲜,南定两广西,南平诸夷……

如此巨大的武功,全都是要拿钱来说话的.人家也确实实是所谓的三十税一了,但百姓却也明明白白的在这个如此低下的农业税下活不起了。

用后世电影中经典人物麻子的疑问:“没失过手?”

用师爷的回答:“不动手,拼的是脑子不流血。”

他不仅疯狂折腾,人家还根本没有亡国,一场场封建王朝本来根本无法承受的战争,催生出了一系列的巧戏豪夺在武帝这一朝悉数登台亮相。

如果说秦始皇是所有皇帝的祖宗,那么汉武大帝就是此后这台国家机器零零一号的缔造者,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出现了各种后续型号的国家机器。

他们或许各有特色不同,但全都是在武帝型号上做的增减,大体上谁都没变。

他亡国搬的作死折腾,让千万人乖乖买单,并传唱千古,自古以来不乏武帝般的大折腾,但没亡国的却没有俩仨,甚至可以说穷兵黩武成武帝这样还没有亡国的,他是唯一的一个。

正所谓,眼睁睁就是看着鹅毛被拔秃秃了,但这群傻大鹅们就是不叫,这就千古一帝的水平。

武帝这么弄,大部分是为了打战,特别是打匈奴,武字怎么来的,全是打出来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